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廖强 林贤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23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3年19期
  • 机构:湛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国内医疗纠纷事故频发,特别是在医疗司法鉴定上,医院与家属之间存在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给医患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国内依然是将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两种方式都作为了医疗鉴定的方法,并且在二零一零年关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例中明确了运用过错责任制来明确医疗损害的责任,而且大部分医疗纠纷事故都是让司法鉴定机构来开展相关的鉴定工作。文中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法医鉴定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如何利用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法医鉴定来正确判断医疗过错与医疗损害后果提供了一些依据。

  • 标签: 医疗损害 司法鉴定 法医鉴定
  • 作者: 黄赫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6
  • 机构:330324199008174473
  • 简介:摘要:保证房屋建筑主体工程的整体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需要我国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来执行相关的鉴定。特别是在实际的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建立一个专属的应对系统。由于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裂缝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本文对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识别与处理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 标签: 房屋安全鉴定 裂缝 问题 对策
  • 简介:鉴定意见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在许多案件中对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果法官在审判中不加权衡地直接采纳鉴定意见,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模式依旧停留在鉴定人不出庭的职权主义审查模式,很有可能造成审判“以鉴定意见为中心”.同时,我国法律试图通过增强鉴定人、鉴定机构的中立性来保证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但不仅造成其科学性不足,且中立性还不能保证.为保障鉴定意见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庭审中鉴定意见质证的对抗性以及提升法官裁判文书对鉴定意见采纳的说理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路径.

  • 标签: 鉴定意见 中立性 科学性 质证
  • 作者: 李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生活文摘》2023年5期
  • 机构:黑龙江大学
  • 简介:摘要在如今司法实践中,有关鉴定意见的争议不断,许多学者纷纷质疑鉴定意见的相关问题。主要为:其一,部分鉴定人专业能力不够。其二,鉴定启动难,专家辅助人制度形同虚设,法院拥有对依申请鉴定的决定权。其三,鉴定人出庭作证意愿不强。虽然我国刑诉法规定了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现实中鉴定人出庭率很低使得对鉴定意见的质证形式化。其四,鉴定意见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鉴定意见毕竟只是鉴定人的一种主观判断,我国对鉴定意见的审查要求往往注重形式审查,难以保证其真实可靠。因此,面对上述鉴定意见产生的问题,有必要对鉴定意见的相关制度进行改善,确保其作为法定证据形式受到合理有效的质证,引导法官做出正确判决。

  • 标签: 鉴定意见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 可靠性
  • 简介:我国目前关于精神鉴定启动的设置,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用的当事人启动制,也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官启动制有差异,而是一种扩大化了的“司法官启动制”,即公检法三机关都拥有鉴定启动的决定权,而当事人则仅有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权利。由此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精神鉴定启动难或多次重复鉴定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鉴于此,有必要赋予当事人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初次精神鉴定的申请权与救济权,并应进一步明确强制启动精神鉴定的情形。

  • 标签: 精神鉴定 司法官启动制 当事人启动制 强制启动鉴定
  • 简介:目的找出影响血型鉴定的因素,避免血型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为目前通用的玻片法和试管法.结果影响血型鉴定的因素:(1)冷凝集;(2)假凝集;(3)自身凝集;(4)正定型时抗原减弱;(5)极易误判为冷凝集的定型现象.结论采用科学的血型鉴定方法,血型差错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标签: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血型抗原 血凝集试验
  • 简介:我国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的定义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鉴定的前、中、后程序出现严重违法或瑕疵,使得鉴定意见非法或者不合法,经过法官审查或合法当事人提出,使相应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或者证明力失效的规则。非法鉴定意见排除规则由鉴定前、中、后三个程序规则构成,对诉讼理念、制度、程序与社会等各个层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 鉴定意见 证据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条树进行生药鉴定,为面条树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面条树是夹竹桃科植物灯台树Alstoniascholaris(L.)R.Br.的干燥叶。结论本实验完善了面条树性状、显微及薄层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药学意义。

  • 标签: 面条树 形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路边菊进行生药鉴定,为路边菊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研究资料。方法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路边菊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indica(L.)Sch.-Bip的新鲜或干燥全草。结论本实验完善了路边菊性状、显微及薄层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药学意义。

  • 标签: 路边菊 形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 简介:目的对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鉴定时间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定期复查的肋骨骨折鉴定案件的CT表现和时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26例被鉴定人外伤后2、4、6wCT检查所见的肋骨骨折部位数量有增多趋势,外伤4w后检查所示骨折部位数量趋于稳定。复查发现的肋骨骨折有79.3%表现为肋骨内侧或者外侧局部轻微的骨皮质断裂不完全性骨折,20.7%未能观察到骨折线,仅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和骨痂生长。结论对肋骨骨折鉴定案例,在外伤4w后复查CT再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可以有效避免损伤认定发生遗漏或鉴定意见出现错误。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司法鉴定 肋骨骨折 鉴定时间
  • 简介:本文通过鉴定一起人像同一性的实际案例,介绍了人像鉴定的基本过程,以及人像鉴定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指出了人像鉴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一些困难,本文就实际鉴定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些在人像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 标签: 人像鉴定 人像同一性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常用笔迹鉴定研究方法展开分析,包括统计分析法、观察分析法、经验积累法、量化分析法等,通过研究梳理笔迹鉴定步骤、做好鉴定经验整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等注意事项,其目的在于积累笔迹鉴定经验,提高笔迹鉴定结果的合理性。

  • 标签: 笔迹鉴定 观察分析法 经验积累法
  • 简介:摘要:笔迹是人类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个性特征的文字符号,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大量手工书写的检测越来越少,而签名和其他的鉴别手段则逐渐成为主流。而模仿签名笔迹的检测是鉴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案例都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摹仿 签名笔迹 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中药材是“中药质量之源”。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为保证中药质量、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显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还在进一步拓展。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多家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共同开展了中药民族药数字标本平台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传统中药材鉴定方法与数字化和智能化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首要的是建立一套从宏观形态到微观结构的中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数字化研究规范。

  • 标签: 中药材 显微鉴定技术 鉴定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中药材是“中药质量之源”。中药材类型和微识别是独特的药物质量分析方法,对药物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微型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药物物质和微型技术的研究范围也在扩大。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评估研究院与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合作,特别是将传统的药品认证方法与数字技术和信息相结合,建设外科民俗区和数字平台。首先,是建立药物状况规范、宏观经济和微观结构的微观数字。

  • 标签: 中药材 显微鉴定技术 鉴定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经验鉴定法和现代技术鉴定法对中药饮片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20种中药饮片各取一份,一份作为现代组,另一份作为传统组,主要包括乳香、黄柏、车前子、杜仲、海金沙、秦皮、白头翁、菟丝子、桔梗、龙血竭、漏芦、降香、藏红花、白花蛇舌草、石斛、苏木、牡丹皮、胖大海、葶苈子、青黛,逐一鉴定。结果:传统组采用传统经验鉴定鉴定后其药品的鉴定准确率达90.0%,错误率为10.0%,而现代组采用显微技术鉴定后其准确率为100%,无错误率,二者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鉴别中药材时不论是采用现代技术还是传统经验技术二者无太大差别,但由于传统经验鉴定法投入成本较小,操作便捷,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基层医院。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中药材鉴定效果
  • 简介:在医疗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医疗事故鉴定成为其中争议很大的一个环节。在有关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诉讼中。医学鉴定公正性受质疑。医学鉴定实际上被规避。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馈担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加重。本文拟通过对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和医学鉴定程序的比较.寻求两种鉴定程序的异同。并进一步提出司法鉴定机构介入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的设想。通过改变目前诉讼中医学会专属鉴定的现状。缓和目前医疗纠纷民事赔偿诉讼中的一些矛盾。

  • 标签: 医疗纠纷 法医学鉴定 医学鉴定 医疗事故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