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双骨汤对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 2014 年 7 月 ~2015 年 7 月间收治的 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50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50 例 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各 25 例 。 给予常规组患者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 双骨汤治疗。 通过 X 线观察两组患者 骨折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骨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实验组 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 总有效率为 80.00% ,明显高于 常规组的 64.00% ( P<0.05)。 实验组 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PICP、 BGP以及 BAL P水平均高于 常规组 ( P<0.05)。 结论: 采用 双骨汤治疗 绝经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明显提高 骨折愈合水平,改善患者骨生化指标。

  • 标签: 双骨汤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 愈合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降低及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而在低能量外力作用后发生的骨折。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骨折骨折的防治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仅少数患者接受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评估和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暴露在极高的再骨折风险中;另外医务人员对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防治的临床管理归属(包括随访)问题认识不清,防治策略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为规范治疗、提高疗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共同制订了《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制订遵循改良Delphi法,形成10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防治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直接相关,在骨质疏松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数量不断增多,相应地骨折骨折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指初次骨折,由于骨骼的密度及质量没有改善,骨骼受到低能量外力作用再次发生新的骨折。再骨折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骨折愈合、康复训练、自理能力、心理预期及依从性等临床指标均有很多危害,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防治再骨折管理逐渐成为国内国外关注的热点。目前,在这一防治领域,临床医生、社区医生都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临床管理存在短板的问题,如再骨折防治管理规范不明确、各级各类医生分工不明确、提高患者依从性措施不明确。对此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骨折、再骨折防治管理等特点,提出和阐述再骨折防治管理核心要点,需明确防治管理的相应内容、固定团队、专有数据库或专有台账等,为进一步完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防治临床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RAX对社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社区绝经女性6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骨折绝经女性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测试,对比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年龄、体重结果、身高变化量、体重指数、既往骨折历史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素;观察组妇女的风险因子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能够作为社区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工具使用。

  • 标签: 社区绝经后女性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Osteocore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本地区417例绝经女性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近端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50组,其余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绝经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性,应该注意预防。

  • 标签: 骨密度 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将实行常规治疗干预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经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26.67%,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表示存在意义。结论将特殊治疗干预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老年患者日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基于全身骨骼在骨质疏松疾病状态下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其病变的实质是骨强度的下降。骨强度受到骨骼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以及肌肉负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等多方面的损害,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即使成功的手术治疗也无法阻止骨质疏松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损害进行阐述,强调明确并重视这些骨骼病变及其风险,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提高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干预的临床疗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骨强度 骨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骨折主要是指骨结构出现部分断裂或者连续化的完全断裂的情况,骨折的问题在老年人与儿童这两类群体之中比较多见,部分中青年也可能出现骨折的情况,大部分病人存在的都是一个身体部位的骨折,但是多发性的骨折也是存在的,一旦发现骨折问题,必须要立即处理,以免因延误治疗,而提升骨折治疗难度或者给环节留下后遗症问题,本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解析,给出治疗建议。

  • 标签: 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临床治疗 治疗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妇女常见的骨代谢失调性疾病,许多国家已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列入重要保健课题之中。中药在防治绝经骨质疏松方面具有其优势和特色,根据绝经妇女体内雌激素缺乏导致骨密度降低的病理性特点,同时结合防治PMOP中药的使用频率,就近几年中药对PMOP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 标签: 绝经 骨质疏松 雌激素 中药
  • 简介:绝经骨质疏松是指女性绝经以后出现的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绝经5-10年左右。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隆疾病。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 选药 骨质疏松症 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盖息临床治疗中老年女性患者绝经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11年3月到我科就诊的骨科患者70例,采用肌肉注射密盖息针剂治疗,前两周每日一次,每次一支;两周隔天一次,每次一支;一月连续三周每周注射一次,每次一支。同时服用维生素与补钙药物,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后进行适当的腰背的锻炼,两月后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测试仪再次测出患者双侧股骨颈骨密度,做前后比较。结果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比例减少了35.71%,转为中度或者骨量减少一级,相应的导致中度骨质疏松患者降低了36.00%,而骨量减少的人数由6人,增加到29人,增幅达383.33%。增长的部分多来自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少部分来自生度骨质疏松患者。从患者对疗效的评价来看28.57%的患者认为非常见效,45.71%的患者认为见效,18.57%的患者认为效果一般,只有7.14%认为疗效不佳。结论密盖息用来治疗中老年女性在绝经出现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相应增加骨密度、治愈骨折,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密盖息 绝经后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