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器官捐献与法医鉴定的协调与实践,阐明并有效化解公众视角中两者之间的概念与矛盾冲突。方法由于交通事故死亡案件涉及责任认定等事宜,需要法医提供鉴定文书,故使家属对器官捐献产生疑虑,并陷入抉择两难。分析4例因交通事故患者逝世后进行器官捐献的案例。最终导致器官捐献意愿受阻。结果供者临床病历数据资料为法医就原发性、继发性损伤及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器官捐献和法医鉴定两者之间并不冲突也不矛盾。结论建立有效的供者法医尸检管控策略,完善相关法规与流程,并进一步明确器官获取组织(OPO)及法医工作者在器官捐献及相关案件中的工作范畴与职责,为供者家属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司法解析,可以有效消除家属对器官捐献的顾虑及排斥,促进我国器官捐献的发展。

  • 标签: 器官捐献 交通事故 法医 尸检 病理学 鉴定
  • 简介:摘要 探讨MRI在鉴别新旧外伤性、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中临床价值的应用。MRI在急性外伤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肿瘤引起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等鉴别困难时MRI检查可以提供有力参考。MRI在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法医鉴定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压缩性骨折 法医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结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我单位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 10 例 ( 2014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 临床法医鉴定结果。 结果: 法医鉴定后 , 10 例患者Ⅰ级损伤 2 例,占 20.00 %,Ⅱ级损伤 3 例,占 30.00 %,Ⅲ级损伤 2 例,占 20.00 %,Ⅳ级损伤 3 例,占 30.00 %。治疗后, 1 例患者由于多发性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 10.00 %, 9 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轻伤一级 2 例,占 20.00 %,重伤二级 8 例,占 80.00 %。八级伤残 4 例,占 40.00 %,九级伤残 2 例,占 20.00 %,十级伤残 2 例,占 20.00 %,不构成伤残 1 例,占 10.00 %。 结论: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难度较大,需要明确左腹部外伤史,并了解影像学特征,进而排除脾脏疾病及再次受伤的可能,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 标签: 外伤 迟发性脾破裂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伤残鉴定能够为案件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相关人员对案件进行有效处理,因此作为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保证伤残鉴定的准确性。本文将对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伤残鉴定进行研究,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最终达到提高法医临床鉴定中伤残鉴定整体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法医临床鉴定 伤残鉴定 鉴定标准
  • 简介:【摘要】针对法医临床鉴定的基本概念、法医鉴定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体案件的结果,需要提升临床分析的重视程度。结合法医临床鉴定的细则,探究细节问题的处理对策,优化临床鉴定的模式,力求提升鉴定中的细节控制能力,保证法医临床鉴定的准确行权威性。

  • 标签: 法医临床鉴定 细节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实验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6月,共计20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对所选患者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并以三维重建联合胸部CT平扫结果为最终结果。对不同鉴定方法下所选患者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所占200例患者中肋骨骨折共计920处,共计86例患者在外伤后接受胸部正斜片检查,肋骨骨折共计162例,其中有26例患者肋骨骨折56处,在胸部正斜片复查中肋骨骨折58处;60例患者肋骨骨折为110处,在胸部CT复查中肋骨骨折共计200处。外伤后胸部CT检查中114例患者肋骨骨折共计514处,胸部CT复查664处肋骨骨折。结论:检查方法、时间及条件等因素对多发肋骨骨折的鉴定结果均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医学鉴定 胸部CT
  • 简介:摘要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鉴定要点。收治胸部损伤导致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100例,对患者的门诊、住院病历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于阳性或者阴性肋骨骨折的患者,均在外伤 3~ 4周左右进行相应的胸部 CT平扫 +三维重建,并以该结果作为法医临床医学鉴定的最终依据。结果: 100例患者共 460处肋骨骨折,外伤后进行胸部正斜片检查的 43例患者经检查共 81处肋骨骨折, 13例患者原共计 26处肋骨骨折后经过胸部正斜片复查新发现 28处肋骨骨折; 30例患者共计 55处肋骨骨折通过胸部 CT复查后发现 100处肋骨骨折。其他 57例外伤后胸部 CT检查共发现 257处肋骨骨折,经胸部 CT复查后发现肋骨骨折 332处。在多发肋骨骨折诊断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检查位置、检查条件以及检查时间等因素,造成漏诊或者误诊。

  • 标签: 肋骨 多发骨折 法医 鉴定
  • 简介:摘要: 脾脏在人体起着关键的功能作用,然而受到外力作用后往往会出现脾破裂情况,有的病人外伤后可发生脾破裂,这类病人的法医鉴定比较简单,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外伤延迟性脾破裂,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错诊或是漏诊情况。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多,加上运动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促使当前患上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人群呈上升趋势,大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伤害和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明确医临床鉴定的具体价值。

  • 标签: 外伤性延迟性 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 针对外伤后骨折情况的鉴定鉴定者需要从法理临床学出发,依靠自身工作经验,并通过三维重建、 CT 方式来对病人在外伤后有没有发生骨状况进行判断,但是病人发生外伤后其眼眶和胸腰椎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情况,同时老年人的骨质密度降低,其受到轻微外力冲击后极易发生骨折情况,故而必须特别重视对其胸腰椎和眼眶的保护。本文主要分析法医临床学鉴定外伤后骨折的具体应用。

  • 标签: 法医临床学鉴定 外伤性骨折 眼眶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在法医临床学中鉴定外伤骨折的方式有很多,因此本文主要对法医在临床学上对鉴定外伤骨折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100例外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 100例患者分步采用影像学检查和法医鉴定方法来对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 100例外伤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 50例患者属于外伤性眼眶骨折,其中有 32例患者属于内壁骨折;单纯眶下壁骨折患者有 15例;眶内壁及眶下壁联合骨折患者有 3例。而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有 50例,其中椎体楔形改变伴有新鲜椎体骨折患者有 37例;缺乏新鲜骨折表象患者有 13例。结果:通过对外伤骨折患者进行法医临床鉴定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资料、受伤情况以及骨折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患者就诊的准确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后骨折 法医临床学鉴定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 5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类似死亡案例法医鉴定提供参考,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收集 5例猝死案例中的解剖和病理资料,对案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而明确死亡原因。结果 :通过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组织学检查、毒物分析, 5例死亡原因均符合心源性猝死。结论 :青壮年心源性猝死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比较少见,需要综合各因素综合分析,排除暴力死亡方能认定。

  • 标签: 法医 青壮年 心脏病变 猝死。
  • 简介:摘要:法医损伤鉴定的最终结论对案件的判定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确保鉴定结果准确性。但目前的法医鉴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存在着法医鉴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法医损伤鉴定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确保法医损伤鉴定工作的最终结论能够准确有效。

  • 标签: 法医 损伤鉴定 主要问题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在法医学临床伤病鉴定中,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势鉴定,本文通过法医鉴定肋骨骨折的结果以及病伤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当地公安局受理的40例肋骨骨折法医诊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法医工作人员通过对肋骨骨折伤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肋骨骨折伤者伤势进行鉴定,并且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法医学检验鉴定结果可以发现,导致肋骨骨折伤者受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伤者本身缺乏钙元素,从而导致的骨质松散,或者是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从而导致骨折。结论:法医在对肋骨骨折伤者进行伤残鉴定时,主要是借助影像学对其进行检查,通过影像学可以直观的对肋骨骨折患者受伤部位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提高法医鉴定伤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标签: 肋骨骨折 法医学检验鉴定 影像学检查 伤病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有了不同的认知,近年来,经常出现医疗纠纷,导致出现紧张的医患关系。在病人家属与医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就是医疗纠纷,这也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公平的进行评判。而法医病理鉴定就是使用专业的知识,提供出精确的数据,使用尸检的方式进行死因判定。

  • 标签: 法医病理鉴定 医疗纠纷尸检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的法医鉴定情况。方法 : 选择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100 例患者 , 收治时间在 2017 年 3 月 -20 20 年 3 月 , 对 100 例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对患者的损伤经过进行了解之后 , 借助 X 线、 CT 和 MRI 检查方式对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结果 :100 例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患者的损伤类型有 : 颈椎段损伤、胸椎段损伤、腰椎段损伤、骶尾段损伤、复合损伤 , 分别例数有 :10 例、 15 例、 50 例、 5 例、 20 例 ;100 例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患者的病情程度以轻伤 (70.00%) 为主。结论 : 脊髓损伤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在法医鉴定过程中要遵循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行判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大小便功能障碍 伤残分析 法医学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损伤患者实施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分析中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共36例,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12月,在所有患者进行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分析中,分别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以上两种方式联合使用三种检查方法,对比分析各自的疾病诊断价值。结果:从三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情况上来看,MSCT联合MRI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SCT或MRI单一使用,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方式下,可以准确的鉴定出脊柱损伤患者的伤残等级,从而获取更多的参考数据,便于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脊柱损伤 伤残等级 鉴定分析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例交通事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法医鉴定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08-202008月诊治的2例交通事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析法医临床检查信息、影像学特征和鉴定信息,总结2例患者的法医鉴定结果。结果案例1为在患有颈椎疾病情况下受交通事故影响而形成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案例2为在患有颈椎疾病情况下受交通事故影响而形成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例患者的主要因素均为自身疾病,次要因素为交通事故外力。结论在交通事故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法医鉴定中需要同时结合患者的头颈部外伤史、影像学信息和临床症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获取到全面的准确性高的鉴定结果。

  • 标签: 交通事故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对法医病理鉴定参与医疗纠纷尸检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同时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 研究方法:对本司法鉴定中心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参与鉴定的60名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总结结果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在对结果进行总结后,发现其中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患者人数为12人次(20%),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的患者人数为9人次(15%),由于心脑血管死亡的患者为14人次(23.3%),由于梗塞疾病死亡的患者为8人次(13.3%),由于感染性疾病死亡的患者有4人次(6.6%),由于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患者有3人次(5%),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患者有10人次(16.7%),全部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在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后能够发现在病理鉴定在参与医疗纠纷尸检工作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能够对解决病患纠纷做出相当的贡献。

  • 标签: 病理鉴定 医疗纠纷 尸检 重要性 常见问题防范
  • 简介:摘要: 面对一些急性疾病出现死亡的案例,如何有效判断其因为疾病原因出现死亡,还是因为医疗事故出现死亡,是法医鉴定的主要目的之一。颅内动脉瘤和心肌梗死是两种危险度相对较高,致死原因相对复杂的疾病类型,也因此使得法医鉴定此类疾病引起死亡原因时有着较高的困难度。本文主要选择 1 例颅内动脉瘤术后二次破裂并急性心肌梗死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法医鉴定找出其具体的死亡原因。

  • 标签: 法医学 死亡鉴定 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