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施以全程介入护理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86例,随机抽签法施以分组观察,施以全程介入护理的43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施以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比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明显较好(P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全程介入护理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录入180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内患者的护理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再闭塞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老年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支架术后再闭塞患者229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49岁组60例、50~59岁组58例、60~69岁组55例和70~80岁组56例,分析各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闭塞病变的临床特征。结果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80岁组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多支再闭塞病变分别为11.6%、15.5%、21.8%和25.0%(χ2=10.03,P=0.01);冠脉近端+中端再闭塞病变分别为16.6%、21.0%、30.9%和33.9%(χ2=11.83,P=0.005);冠脉再闭塞重度钙化分别为13.3%、17.2%、34.5%和37.5%(χ2=11.56,P=0.006);冠脉再闭塞长病变36~47 mm分别为15.0%、17.2%、21.8%和25.0%(χ2=11.56,P=0.007);冠脉再闭塞弥漫性钙化长病变分别为16.7%、20.6%、32.7%和35.7%(χ2=10.80,P=0.01)。结论老年组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闭塞具有多支再闭塞病变、近端+中端再闭塞病变、再闭塞重度钙化病变、再闭塞长病变和再闭塞弥漫性钙化长病变的临床特征。

  • 标签: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 支架内再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分析管理问题之后接受系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1例39岁男性患者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于前降支置入1枚支架。术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和替格瑞洛90 mg口服、2次/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 d后患者自行停用替格瑞洛,停药3 d后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栓形成,考虑与停用替格瑞洛有关。予患者血栓抽吸,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无残余狭窄,血流恢复通畅。术后继续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门诊随访2个月,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后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 标签: 抗凝药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对冠状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护理方式进行研究,探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所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病人,同时以等分两组形式展开本次研究,对照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措施为围期护理。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对照组病人满意度84%显低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6%,且观察组病人生理、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均好于对照组病人,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于行冠状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病人进行围期护理能促使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以双色球进行随机分组,组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以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定值来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中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事件概率为2.22%,明显低于参照组13.33%(P

  • 标签: 冠心病 综合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的4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患者(2020年9月--2021年9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纳入212例)和观察组(根据术后并发症特点及诱因,实施预防护理,纳入213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并发症风险高,需做好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的2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采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卧床时间以及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干预卧床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经过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采取干预卧床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减轻患者睡眠困难、背痛、导尿以及腰酸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卧床时间 干预卧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采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卧床时间以及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干预卧床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经过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采取干预卧床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减轻患者睡眠困难、背痛、导尿以及腰酸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卧床时间 干预卧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采用并发症护理所展现的临床效果与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中选择从2019年5月-2022年8月期间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246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并做深入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3%)、(0%)、(0%)、(0%)、(0%)、(0%)、(1.63%)},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81%)、(0.81%)、(0%)、(0.81%)、(0%)、(0%)、(2.44%)},护理满意度(99.19%)。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患者采用并发症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护理服务,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大规模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康复科入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6例,干预组8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Heart)、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及出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运动恐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和运动恐惧得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SF-36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挑选本年度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CSMS评分及GQOLI-74评分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结论:通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并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 延伸护理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例,展开分组研究,对两组患者CSMS评分、CQOLI评分进行调查,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观察组在CSMS评分、CQOLI评分统计中,各项数据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实施在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中,予以科学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显著,可大幅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搭桥作为冠心病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医学临床上,传统医学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一般以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评定之一,基于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治疗变得至关重要①。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生存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用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比生存质量、临床指标、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临床指标均优(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不良心态,稳定生命体征,保障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 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康复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6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常规术后干预方式)和研究组(行心脏康复术后干预),各33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6 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参照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术后干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促进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减少心脏危险事件,加速术后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康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冠状动脉内膜剥脱(CE)联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不同抗凝方案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择期行CE+OPCABG手术的15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0例,女34例;年龄39~78岁,平均(62.6±7.2)岁。根据术后抗凝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组(81例,低分子肝素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组(73例,替格瑞洛组)。收集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无输血、48h内心电图及肌钙蛋白动态变化等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指标。结果全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13天出院。启动抗凝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替格瑞洛组血红蛋白最低值分别为(88.3±14.6)g/L和(89.5±11.6)g/L(P>0.05);血红蛋白低于70 g/L者分别有8例和5例(P>0.05),给予输血治疗;术后48 h肌钙蛋白峰值分别为850.55(410.63,1 662.63)pg/ml和1 184.60(667.50,3 169.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内心电图证实两组并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均为2例(2.5%对2.7%,P>0.05)。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凝方案预防CE+OPCABG术后并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效果无明显差异。与替格瑞洛相比,低分子肝素并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水平,这可能与更好的术后远期疗效有关,该结论需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抗凝治疗 早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作用及其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均为2021年1月到12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4.44%和对照组1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整体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