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预防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宫颈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皮肤凹陷、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肢体肿胀、皮肤凹陷、乏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小腿淋巴水肿、大腿淋巴水肿及总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下肢水肿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干预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及情绪的影响。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9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宫颈病人作为研究主体,以手术治疗为条件筛选共计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40例。常规组开展基本护理,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的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宫颈患者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少病人下肢淋巴水肿,稳定情绪,建议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预防性护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施以肌内效贴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宫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肌内效贴护理。对比宫颈术后患者肢体水肿情况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人数比对照组多,水肿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肌内效贴 宫颈癌术后 下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用于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80例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临床护理)和观察组(40例,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下肢淋巴水肿症状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其下肢淋巴水肿症状表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常规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内下肢淋巴水肿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护理中可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治疗后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9-2019.09 期间所接实行 宫颈治疗后出现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0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40 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探究分析。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对宫颈治疗后继发性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实行护理时,优质护理所起到的干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宫颈癌 下肢 淋巴水肿 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宫颈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威胁妇女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1。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病例13.5万,约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2。宫颈根治术后的治疗受分期及危险因素的影响。对于分期早,如IA1期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但此类患者极少;大部分术后患者具有中危或高危因素,需要进一步治疗,中危因素即参照2015年指南Sedlis标准(肿瘤较大、侵犯宫颈间质、淋巴脉管间隙阳性)患者术后加用盆腔外照射放疗。本文就宫颈术后辅助放化疗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术后 同步放化疗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手术完成后为了避免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并发症出现,早期开展联合干预方式(信息支持疗法+健康教育)重要性。方法:从2023.1~12时间段取30例常规干预对照组、30例联合干预观察组,均为宫颈患者,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显著偏低,各项ESCA评分值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宫颈手术完成后配合联合干预方式(信息支持疗法+健康教育),能够避免下肢淋巴水肿的出现,提升患者自护能力。

  • 标签: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信息支持疗法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疫苗在预防宫颈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宫颈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组装成和天然病毒相同的病毒样颗粒,进而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治疗性疫苗是以一定的形式增强T细胞反应,进而清除已有病毒。本文简单介绍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相关结构知识,以及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种类和机制。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癌疫苗
  • 简介:[摘要]:宫颈是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区域、人种等差异,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病毒感染、性行为、早产多产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宫颈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预防宫颈的最有效措施包括HPV疫苗及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病变。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 avirus,HPV )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WHO建议全球实施HPV疫苗的推广。通过开展适宜的筛查技术提高了宫颈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从而降低了宫颈的发生率,全球各国通过不断加强完善宫颈前筛查三级预防体系,宫颈有望逐渐被人类消灭。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癌前状态 高危因素 三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宫颈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宫颈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温水足浴、抬高患肢、温针灸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同时采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GCLQ)、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下肢功能量表(LEFS)对2组患者下肢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大、小腿周径、GCL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分别为(34.0±4.5)cm和(30.6±5.3)cm]、GCLQ评分[(2.55±0.61)分]及FIM评分[(100.7±13.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能显著改善宫颈术后患者下肢淋巴水肿,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肌内效贴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 作者: 彭琛 谢印通 张昕 谢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济南 2501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山东省临沭县中医医院影像科,临沂 276700,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影像科,临沂 276000,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
  • 简介:摘要宫颈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复发或晚期宫颈预后较差,且往往接受过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加棘手,即使经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晚期宫颈治疗失败率仍较高。得益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及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宫颈维持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靶向维持治疗、免疫维持治疗、多药联合维持治疗是目前宫颈维持治疗的热门领域。

  • 标签: 宫颈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维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大多发现于妇女疾病普查或晚期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时,从目前的医学调查中可以发现,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从临床中可以发现,进行定期筛查以及注射HPV疫苗对宫颈能够达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早期进行宫颈治疗的治愈率也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对宫颈发病因素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早期预防治疗的有效性,现就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数据。对宫颈发病因素与早期预防研究进行进一步进展分析。

  • 标签: 宫颈癌 发病因素 筛查 早期预防 HPV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对宫颈预后的判断主要基于普通的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间质浸润深度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生物标志物被证实与宫颈的诊断、预后密切相关。血液学指标和其他内科疾病也一定程度影响着宫颈患者的生存。

  • 标签: 宫颈肿瘤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宫颈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并且逐渐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治疗方式主要依据临床分期,相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预后差异较大。影像组学因其无创、定量、快捷、动态、可重复的特点,可以为宫颈的诊断、预后等提供便利,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决策。笔者将从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在宫颈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影像组学 子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