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强夯置换法是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建筑垃圾等坚固的粗颗粒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连续的强夯置换墩,成墩的同时与桩间土进行置换,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此法主要使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的处理;加之处理后具体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工期短和施工费用低等特点,被广泛的用于地基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笔者有幸参与几个强夯置换工程的监理工作,现就工程施工阶段,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作以阐述。

  • 标签: 强夯置换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内部看,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开拓电力市场,以优质的服务增供扩销,已成为电网企业的中心任务,电力营销的工作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从外部看,广大客户对供电服务期望越来越高,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全方位倾听社会意见,主动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提高服务水平已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95598客服系统是各级供电公司做好优质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电力企业联系客户、服务客户的一扇窗口,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联系与沟通作用。

  • 标签: 95598 电力服务热线提高 人工接听率
  • 简介:1.1海洋层积云微物理特征的观测研究利用海洋层积云观测试验数据库中的气象、云粒子和垂直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海洋层积云穿云过程中云参数的特征及微物理过程。将穿云过程按照降水强度分为晴空、轻度毛毛雨和重度毛毛雨3个类型。结果表明,非降水穿云过程、轻度毛毛雨、重度毛毛雨的云滴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6、247和193;液态含水量分别为0.06、0.15和0.30;滴谱的标准差分别为1.20、1.42和1.98;相对散度分别为0.40、0.34和0.32。对夹卷混合过程的分析表明,海洋层积云中极端非均匀夹卷混合过程占主导,但非均匀夹卷混合并随后抬升过程也占相当比重。分析了非降水、小毛毛雨和大毛毛雨穿云过程的垂直速度标准差与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洋层积云中小毛毛雨时垂直速度的扰动与云参数的关系更加紧密。(段婧)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云微物理特征 降水强度 垂直速度 混合过程
  • 简介:摘要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下简称挖孔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低、所需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受地质条件限制,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容易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等缺点,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工人随时有可能受到涌水、涌沙、塌方、毒气、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的安全威胁,因此被许多地区列为建设领域限制使用的范畴。但由于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单桩承载力与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在局部地区仍在运用,如何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进行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人工挖孔桩的特点及结合工程实践,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安全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西北地区近些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北地区特别是高原地区的公路建设十分重要。高原地区受其气候及气温的特性影响其土壤具有了一定特性给公路施工带来了影响。如何解决高原重盐渍土带来的影响进而满足公路建设需要成为了新时期该领域的研究课题。本文对高原重盐渍土的特性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高原重盐渍土对路基工程的影响进行了简单阐述,并从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出发,提出了一种除盐法与结构加固法相结合的强夯置换法,并提出相应的置换材料选取、加固处理程序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为研究和应用该项技术的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 简介:目前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开发主要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形成的大规模缝网中有相当部分次级裂缝未被填砂,在地层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会发生闭合或者剪切滑移,对储层渗透率改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致密砂岩岩心人工闭合裂缝渗透率随覆压增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裂缝即使在完全闭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比岩心基质渗透率平均增大950.4倍;裂缝错位后的渗透率也比闭合时的渗透率有所增加,其增大程度与错位程度和裂缝壁面的粗糙度有关,错位程度和粗糙度越大,渗透率增加幅度就越大。实验还表明,覆压增大对人工裂缝闭合和错开时的岩心渗透率影响均不大,在6%范围以内。

  • 标签: 渗透率 覆压 人工裂缝 闭合 错位
  • 简介: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数据及各种气象资料文件、报表的储存和备份是气象部门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抵御不可抗力因素对计算机设备和存储资料的硬件设施造成破坏,本文给出一个简单实用的实现自动气象站大量数据自动备份的方法,并结合这种方法阐述了数据备份中的几点策略和注意事项。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数据备份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利用本地易得的砾石为基质、美人蕉为地表栽种植物的两级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模拟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的研究。进水污染物负荷直接影响系统的处理效果,负荷太大,超出系统正常处理能力导致出水水质差;负荷太小,系统地处理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处理效果亦不理想。

  • 标签:
  • 简介:本文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形态和含沙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围填海工程后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和含沙量变化。结果显示工程对潮流和含沙量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工程区附近。围填海工程使原本以弶港为中心呈扇形辐聚、辐散的潮流格局有所改变,形成东沙岛西侧南北向和高泥岛南侧东西向的两条潮流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条子泥南北两侧的水体。工程后含沙量的变化与平均流速的变化基本一致,在流速变大的东沙岛西北侧和高泥岛南侧海域,含沙量显著升高;在流速变小的条子泥南北两侧、东沙岛东侧及西南侧,含沙量显著降低。

  • 标签: 辐射沙脊 围填海 潮流 含沙量 数值模型
  • 简介:通过对察右中旗2011年人工观测与GStar-IC型自动土壤水分仪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观测方法存在的差异,为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投入业务化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自动土壤水分仪 人工测墒 对比分析
  • 简介: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转变后的杉木林表层(0~10cm)和底层(40~60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总氮(D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呼吸(BR)及呼吸商(qCO2)进行研究,来分析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林分中,表层土壤的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高于底层土壤,而土壤表层的qCO2却低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中,天然林转变为杉木林导致土壤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降低,而qCO2却升高了。综上所述,底层土壤的土壤有机碳质量低于表层土壤,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较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则导致土壤有机碳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降低。

  • 标签: 天然林 杉木林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总氮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