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血液疾病,造血功能障碍会使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或出血。目前对骨髓异常综合患者的治疗多常规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尽管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个别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评价,以便为临床更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将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利用生活质量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客观指标进行评分,以此来检验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交活动,身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病患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交活动以及身体功能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认为使用综合护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2月15例用甲磺酸去铁胺进行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由于进针角度过浅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硬结,后经重新注射后不良症状消失,15粒患者均无并发的出现并痊愈出院。结论用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好、安全性高,且患者易于接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的理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效果显著,且小剂量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质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地西他滨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兖矿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3例MDS患者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给予小剂量地西他滨15mg/m2/d,持续静滴1小时以上,连续应用5天,4周为1疗程。根据治疗过程及结果记录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共完成76个疗程治疗,中位疗程3个,平均3.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78.26%。截止到2016年12月1例患者失访,8例死亡,14例存活。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可以有效治疗MDS,在MDS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令人乐观。

  • 标签: 地西他滨 骨质增生异常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分为参照组沙利度胺治疗和联合组在参照组上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用药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P<0.05);用药后联合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相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有效改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沙利度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探究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9月收录的8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以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铁蛋白水平及与疾病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地西他滨 全程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铁蛋白水平
  • 简介: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也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在各地差异甚大,但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食物匮乏和/或肠道寄生虫致机体失血,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在英国,有10%的健康妇女有某种程度的缺铁。当血红蛋白水平中度下降(Hb>lOg/d1)时,

  • 标签: 白血病潜伏期 贫血症 急性白血病 FAB 血液病 综合病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 标签: 骨髓增生 综合征
  • 简介:<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引起周围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部分MDS患者可逐渐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故又称之为白血病前期。但是,近年临床发展,一半

  • 标签: 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前期 巨核细胞系 骨髓增生 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前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多数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M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骨髓微环境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

  • 标签: 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的近期疗效。方法24例患者均接受CAG化疗方案,具体如下阿克拉霉素(ACR)10~14mg•m-2•d-1,于第1~4天,第9~11天或6mg•m-2•d-1,第1~8天或第1~14天静滴;阿糖胞苷(Ara-C)10mg•m-2,于第1~14天皮下注射,每12h1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1,于第-1~14天皮下注射。当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时暂停G-CSF。完成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失败患者则退出观察,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疗程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AG化疗方案,临床有效18例(占75%),其中完全缓解(CR)9例(占37.5%),部分缓解(PR)10例(占41.7%),5例进展为白血病。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结论CAG方案治疗MDS-RAEB行之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CAG方案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治疗方式非常有限,主要根据个体化差异和不同的风险等级(通过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随访观察、红系造血刺激剂治疗、祛铁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来那度胺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治疗策略的局限性是未来临床试验重要的探索方向,目前关于治疗MDS的多个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中,但仍有必要对MDS的分子和遗传数据进行整合,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优化治疗方法。文章对MDS目前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环孢素 A和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3例)和治疗组( 14例)。对照组给予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剂量化疗、干扰素等治疗,疗程 6个月;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环孢素 A治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维持 3~ 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效率 78.57%( 11/14),对照组总效率 46.15%( 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沙利度胺 环孢素 A 亚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 标签: 骨髓增生 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