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0-80号,输入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采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ORIF)治疗,手术规范开展后,对比指标:(1)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2)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骨折复位情况;(4)生存质量情况;(5)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在不同手术治疗后,得出如下结果:(1)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2)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高;(3)实验组患者骨折复位率更高;(4)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上述五项指标差异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术后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采用骨固定支架治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骨盆骨折采用骨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为7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盆骨折采用骨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加快创伤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术 骨盆骨折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8-02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实施护理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以4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采用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了解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以上46例患者在采用精心护理之后,未发生并发症,同时功能活动恢复良好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之后,必须辅以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支架固定;护理成效前言目前临床上发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几率较低,然而该类骨折却具有治疗难度大及其病情复杂的特点,治疗过程中多选择的是固定支架固定,但是术后伴随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极为不利,基于此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几率成为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1]目前我院针对该情况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全面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治疗成效较好,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4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采用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3.1)岁,包括了25例男性和21例女性,对其进行分类,Ⅰ类Ⅱ类ⅢA类ⅢB类和ⅢC类人数分别为10例8例12例9例7例2.方法;2.1患肢护理;一是检查固定支架的位移松动情况,钢针的弯曲情况,在患肢活动伴随骨擦音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支架;二是观察针孔和伤口的渗液和渗血情况,将敷料及时更换;三是预防钉道感染,加强对针孔的消毒处理,每天3次左右,对患者的针孔周围皮肤首先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之后往针孔滴酒精四是对患肢的足背动脉搏动感觉状况运动情况及其颜色温度进行密切观察,当感觉减退色泽变暗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则应高度重视,并将有效的措施采取[2]五是将患肢抬高20cm,促进水肿的消退2.2饮食护理;也就是要求患者多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甲鱼汤瘦肉核桃骨头汤绿色蔬菜牛奶等,必要的情况下可将静脉营养实施2.3疼痛护理;以物理疗法音乐疗法药物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促进疾病的治疗2.4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在剧烈疼痛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向其介绍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将治疗的信心树立,并将不良情绪消除,同时积极的配合治疗2.5一般护理;主要包括了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体温变化观察病房环境护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等2.6功能锻炼;这也是促进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具体的方法如下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足趾伸屈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持续10s之后再放松10s,之后再重复练习,每天做4次左右,每次10组从第三天开始做床上蹬车训练或者是直腿抬高锻炼等,以此来加强下肢肌肉长收缩,每次持续15min,每天做3次[3]术后7d则开始训练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在训练强度速度上循序渐进的增加,并且逐渐由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保证运动的适度性之后逐渐训练患者下地行走,开始借助支具,之后逐渐转变为不负重自主行走,最后到负重练习2.7出院指导;也就是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固定支架护理及其保护知识的教育宣传,使其不擅自调节和拆卸固定支架,保证支架不受外力碰撞,并且确保外固定支架及针孔周围皮肤干燥与清洁,杜绝针眼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入院检查,避免骨折移位二结果以上4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接受固定支架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这一系列全方位护理之后未发生并发症,同时功能活动恢复良好三结论临床上要想提升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就必须合理的选择治疗手段,同时加强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关注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这样才能体现出护理干预手段的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患者骨折伤口的愈合住院时间的缩短,并发症的减少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参考文献[1]蔡美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57-5158.[2]刘平涛.单侧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142-1143.[3]徐玉红,刘艳芳,蒋云,赵林侠,王秀华.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1067-6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依次为(61.54±6.81)、(231.26±15.7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15.42±18.73)、(467.52±38.65),并发症发生率是5.71%,比对照组22.86%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是88.57%,与对照组74.29%,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骨折时采用固定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术 创伤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2012—2014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固定。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需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与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总计56例,均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8)和参考组(n=28)。参考组采取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炎症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调研与评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7例,占96.43%)的优良率和参考组(25例,占89.29%)相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参考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IL-1、CRP、PCT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1例,占3.57%%)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8例,占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中分别应用固定与内固定进行治疗均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但固定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整体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创伤性四肢骨折 外固定术 内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固定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照组22例)和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固定固定治疗组(实验组22例)。通过比较两个组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初步探讨两种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差异。结果在踝关节恢复程度优良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固定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优异,是一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询不同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6月至2018.9月间收治的72例胫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均可用于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胫骨 关节外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7月期间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 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 20例患者;实验组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参照组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著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固定可有效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可降低并发症,值得加强临床应用。

  • 标签: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固定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支架及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固定支架及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固定支架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中指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应用固定支架及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扩大应用范围。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术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腓骨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合并尿道损伤的循证护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例应用固定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患者,对其运用循证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着眼,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抢救患者生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防止针道感染、尿道感染和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患者平均住院8周,无一例出现针道感染及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骨盆固定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患者,能稳定骨折,减少出血,为挽救患者生命,也为二期需行骨折固定及尿道会师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盆骨折 尿道损伤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VSD联合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给予术后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患者经VSD联合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并且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后全部治愈,3例患者愈合后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再次治愈。结论:应用VSD联合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严重小腿开放性骨折并配合术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现象,促进患者治疗后的恢复。

  • 标签: VSD 外固定支架 小腿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