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囊肿病症患者开窗减压术后应用个性化囊肿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囊肿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开窗减压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囊肿塞进行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疾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颌骨囊肿 开窗减压术 个性化囊肿塞 应用效果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面部大型囊肿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室接诊的86例口腔面部大型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囊肿剔除术、开窗减压术,分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两组比较实验组囊腔缩小体积、术后囊腔密度更大,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面部大型囊肿患者的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口腔颌面部大型颌骨囊肿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牙源性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囊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开窗减压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价患者疗效水平,随访术后24个月内囊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9,P=0.137),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1.457,P=0.000);研究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29±0.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7±0.96)分(t=4.283,P=0.000);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8.89%,4/45)]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12/45)](χ2=4.865,P=0.027);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且术后24个月内囊肿复发率[(6.67%, 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10/4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4.406,P=0.044、0.036)。结论开窗减压术用于治疗牙源性囊肿,可有效减轻患者医源性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水平,预防囊肿病变复发。

  • 标签: 牙源性囊肿 颌骨 骨囊肿 减压术,外科 医源性创伤 疼痛反应 并发症 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囊肿手术出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60位囊肿摘除术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80例在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出院后伤口常见问题,疼痛、麻木、肿胀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两组患者术后随访通话时长的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伸护理 颌骨囊肿手术 微信平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口腔大型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3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全程优质护理运用于囊肿手术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法: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囊肿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颌骨囊肿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和定位导板在正外科上颌Le Fort Ⅰ型截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消除髁突移位带来的术后误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面外科收治的需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术的性错患者。术前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行全头颅扫描,将获得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软件,重建的虚拟三维模型,在虚拟三维头颅上定点测量分析,并虚拟手术模拟上颌Le Fort Ⅰ型截,3D打印上颌及定位导板,手术中采用上颌导板确定截线及上颌前徙位置。将患者术前虚拟设计方案测量数据与术后复查的虚拟头颅测量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行t检验分析2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共纳入8例需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术的性错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8~39岁,平均24.8岁。8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导板和牙支持式板定位准确,应用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稳定,关节无弹响。术前设计方案与术后三维重建的10个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和定位导板,可精准地控制上颌的三维移动,提高正外科中上颌Le Fort Ⅰ型截术的精度,手术效果与术前设计方案高度一致。

  • 标签: 截骨术,勒福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正颌外科手术 成像,三维 打印,三维 测颅法 导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刀在牙龈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接收的58例局部骨病灶切除术的牙龈癌患者,分组采用平行对照法,每组2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切割器械切除骨病灶与超声刀术式切除骨病灶,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张口受限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 标签: 颌骨手术 牙龈癌 超声骨刀
  • 简介:[摘要]:颅面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外形和口腔功能,妨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修复重建是涉及多方面理论和技术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3D打印技术及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给颅面部的缺损的修复重建带来了新的手段,学者们作出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颅面部缺损修复材料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缺损 修复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柱损伤合并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6例距软骨损伤合并囊肿患者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36.2岁;按照Hepple分型:Ⅳ型5例,Ⅴ型21例。关节镜评估距软骨损伤程度和范围,Chevron内踝截暴露距内侧软骨损伤区,彻底清除不稳定软骨,新鲜化处理囊肿硬化壁,取同侧股骨内髁非负重区软骨柱植入至距软骨损伤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年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踝关节Karlsson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为20.6个月(12~3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囊肿复发及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供侧膝关节未见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患侧踝关节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4.3±3.9)分提高至术后1年(89.5±5.1)分,Karlsson评分由术前(60.5±5.5)分提高至术后1年(85.2±6.9)分,VAS评分由术前(6.2±1.1)分降至术后1年(1.8±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94.7±1.9)分,术后1年为(94.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平面Chevron内踝截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并囊肿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和改善踝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 标签: 距骨 软骨 足损伤 移植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测量方法应用于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术后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术后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面外科行双手术的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 d(T1)、术后6~12个月(T2)螺旋CT数据,使用3D Slicer建模并导入Geomagic Qualify拟合配准、测量上、下颌各标志点三维移动距离。对T1、T2期各标志点坐标值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对有明显复发的标志点之间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25岁,平均21.3岁。T1与T2期各标志点水平向坐标值比较,仅在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期为(-50.47±4.44) mm,T2期为(-50.06±4.66) mm(t=2.948,P=0.011)。T1与T2期各标志点前后向坐标值比较,上颌上牙槽座点、左、右梨状孔点、左、右骨折线中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7.7 %(1.36/3.61)、35.7%(1.15/3.22)、25.4%(0.84/3.31)、26.9%(0.84/3.12)、14.0%(0.41/2.92);下颌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左、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36.9%(1.75/4.74)、53.9%(2.45/4.55)、55.5%(2.72/4.90)、61.7%(2.90/4.70)、85.3%(2.20/2.58)、93.4%(2.40/2.57);复发距离与移动距离均显著相关(r值为0.572~0.736,P < 0.05)。T1、T2期垂直向各标志点坐标值比较,上颌垂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期较T1期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结论三维测量方法可准确反映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术后的三维变化,术后上、下颌在水平向均无明显复发,在前后向均存在复发,与手术距离显著相关,在垂直向仅下颌存在旋转移位。

  • 标签: 成像,三维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学 截骨术,勒福 截骨术,下颌支矢状骨劈开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开窗减压术在口腔面部囊肿治疗中对并发症影响情况。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口腔和面部囊肿患者中,分为常规组(25名)与研究组(26名)。常规组予以常规剔除术,研究组予以开窗减压术。将两种时机在临床中的手术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6.1%(25/26)显著高于常规组76.0%(19/2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指标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7%(2/26)显著低于常规组28.0%(7/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囊肿 开窗减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探讨上颌囊肿开放术后避免囊肿开窗口闭锁的改进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2020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2例上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含牙囊肿10例,上颌囊肿12例。采用改良泪前隐窝入路,延长下鼻甲前缘纵切口,切除上颌窦内侧壁及鼻腔底壁,将囊肿开放于鼻腔,拔除囊肿内牙齿,使用黏膜瓣消除裸露骨面。所有患者术后囊肿均保持开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骨折(MFF)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为临床MFF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择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不同类型MFF患者共167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差异性口外/口内切口以及相应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16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167例患者中临床疗效优143例(85.63%),良14例(8.38%),差10例(5.99%)。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4.19%),其中包括切口或创口感染发生率1.80%(3/167)、神经损伤发生率0.60%(1/167)、咬合错乱发生率1.20%(2/167)、脓肿形成发生率0.60%(1/167)。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t=16.711、8.693、14.843、11.141;均P<0.001)。结论针对不同类型MFF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以及固定方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可促进其生活质量优化。

  • 标签: 颌骨折 口腔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骨折(MFF)的临床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为临床MFF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择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不同类型MFF患者共167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差异性口外/口内切口以及相应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16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167例患者中临床疗效优143例(85.63%),良14例(8.38%),差10例(5.99%)。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4.19%),其中包括切口或创口感染发生率1.80%(3/167)、神经损伤发生率0.60%(1/167)、咬合错乱发生率1.20%(2/167)、脓肿形成发生率0.60%(1/167)。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t=16.711、8.693、14.843、11.141;均P<0.001)。结论针对不同类型MFF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以及固定方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可促进其生活质量优化。

  • 标签: 颌骨折 口腔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面部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放化疗。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形成大块缺损,较难自行修复;而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严重。因此,如何修复面部肿瘤术后的缺损,同时预防肿瘤复发成为临床上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光热疗法因侵入性小、高效且无不良反应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光热材料也应运而生,并应用于光热治疗。为治疗肿瘤相关的缺损,很多研究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光热功能支架,在修复手术后缺损的同时预防肿瘤复发。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光热材料、修复材料和光热功能支架在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解决面部肿瘤术后缺损及肿瘤复发这一临床挑战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面部肿瘤 光热治疗 三维打印 光热功能骨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药物相关性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上颌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病时的年龄、病变阶段、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发病时年龄为(65.6±11.1)岁。根据美国口腔面外科协会的指南,将患者的病变分成2、3阶段,第2阶段的病变10例,进行部分切除术后严密缝合,其中直接拉拢缝合4个病灶,邻近瓣覆盖4个病灶,颊脂垫瓣和邻近瓣联合使用覆盖2个病灶;第3阶段的病变18例,采用死摘除术,并形成引流通道。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口腔局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第2阶段的病变患者在切除坏死后,随访12~52个月,患者术后疼痛评分[(1.20±2.53)分]显著低于术前[(6.70±0.95)分](P<0.05)。8例患者的病变区黏膜完全愈合,无新的死形成;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就诊时发展为第3阶段。首次就诊的18例第3阶段病变患者,在摘除死后术后随访2~67个月,患者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疼痛评分[(3.40±0.51)分]显著低于术前[(7.06±1.00)分](P<0.05)。结论部分切除彻底去除病变骨质后软组织瓣封闭创口是针对上颌MRONJ第2阶段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上颌第3阶段病变在采用死摘除术建立通畅的引流后,能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上颌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颌骨部分切除术 死骨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趾)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术后病理确诊的25例指(趾)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患者的X线表现。其中缝纫工针头刺伤19例,采石工铁锤致伤4例,搬运工重物压伤2例。病程5~96个月,平均(42±5.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15.0±3.5)个月。囊肿位于左手18例,右手5例,其中小指末节9例,中指末节8例,环指末节6例;右足部2例,其中第3趾趾末节1例,小趾末节1例;囊肿最大直径0.8~2.5 cm,平均(1.7±1.2) cm,其中7例<1.0 cm,16例1.1~2.0 cm,2例>2.1cm。25例骨质均呈囊状吸收,圆形15例,椭圆形10例。10例中心性囊肿壁吸收变薄,囊壁完整;15例偏心性囊肿,压迫壁吸收,囊壁不完整。骨质破坏、缺损的边缘锐利,未见骨膜反应,破坏缺损区内无钙化,15例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10例破坏边缘无明显硬化。本组中18例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结论指(趾)外伤性植入性表皮样囊肿多为单房囊肿;X线显示骨质囊状破坏,边缘锐利,无骨膜反应;中心性病灶囊壁吸收变薄而完整,偏心性病灶囊壁吸收缺损而囊壁不完整。

  • 标签: 指骨 趾骨 植入性 表皮样囊肿 X线
  • 简介:摘要严重性Ⅲ类错对患者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影响较大。正畸-正联合治疗是解决性Ⅲ类错的有效方法。本文报道1例采用正畸-正联合治疗性Ⅲ类错后钛板未取出的病例,经10年随访患者咬合关系和面型保持稳定,牙齿排列基本整齐;提示严重性Ⅲ类错经过合理设计的正畸-正联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稳定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