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刺络放血疗法在颈椎气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颈椎气滞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行刺络放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感觉分、情绪分及总分相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疗法在颈椎气滞,可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疼痛。

  • 标签: []刺络放血疗法 颈椎病气滞血瘀证 疼痛评分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痛煎剂在气滞神经根型颈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统计本方剂在我科治疗气滞神经根型颈椎过程中的总有效率。方法对符合本次观察要求标准的126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予颈痛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口服治疗,两组同时均配合规律的中药塌渍贴、TDP照射治疗及注射用骨肽静点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的记录,统计分析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1%。结论颈痛煎剂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颈痛煎剂 气滞血瘀 神经根型颈椎病 非甾体抗炎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气滞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气滞颈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接受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葛根汤颗粒治疗。均于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8%。结论颈痛颗粒治疗气滞颈椎疗效显著。

  • 标签: 颈痛颗粒 血瘀气滞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气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针刀组、温针灸组和联合组。其中,针刀组40例患者,温针灸组40例患者,联合组40例患者联合两种治疗方法。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优、治疗效果更明显,与其他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气滞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针刀治疗 温针灸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口服身痛逐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气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经过两家医院中医康复科及针灸科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气滞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身痛逐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VAS、NPQ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8.00%vs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 针灸 身痛逐瘀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气滞颈椎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颈椎复位与经筋推拿手法的效果。方法:本试验收集2020.6至2022.5我院收治的40例气滞颈椎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20例,予以经筋推拿手法治疗)和研究组(20例,予以颈椎复位结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评价指标及中医症候评分指标。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颈椎评价指标(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滞颈椎患者中联合运用颈椎复位与经筋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情况,加快患者颈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经筋推拿 颈椎复位手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气滞颈椎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颈椎复位与经筋推拿手法的效果。方法:本试验收集2020.6至2022.5我院收治的40例气滞颈椎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20例,予以经筋推拿手法治疗)和研究组(20例,予以颈椎复位结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评价指标及中医症候评分指标。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颈椎评价指标(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滞颈椎患者中联合运用颈椎复位与经筋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情况,加快患者颈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经筋推拿 颈椎复位手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刮痧联合中药蜡疗在气滞颈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2.5-2023.5的60例气滞颈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刮痧联合中药蜡疗。比较两组疼痛、颈椎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疗程结束后NDI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滞颈椎疼痛患者给予刮痧联合中药蜡泥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刮痧 中药蜡疗 颈椎功能  颈痛--是否需要更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评估药物罐联合中药热熨在气滞颈椎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住院病历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采用药物罐技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热熨治疗。对比两组颈椎功能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PQ分数、NDI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PQ分数、NDI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药物罐联合中药热熨治疗气滞颈椎效果良好,患者的颈椎功能以及疼痛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罐 中药热熨 气滞血瘀型 颈椎病
  • 简介:目的:采用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颈椎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颈椎模型组和颈椎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颈椎模型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模型制成。通过动物体征、血液流变学、CD62p验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Agc0、Col2a1、MMP-13和TIMP-1的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证实颈椎模型的成立。结果:颈椎模型组动物舌质紫、斑,尾色青;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D62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和颈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gc1、Col2a1和TI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Agc1、Col2a1的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颈椎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模型复合的方式建立了大鼠颈椎模型,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 标签: 血瘀 颈椎病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身痛逐汤治疗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诊断为气滞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联合身痛逐汤治疗,治疗组采取温针灸联合身痛逐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积分、颈椎临床评价量表(CASCS)积分来评价2组中医候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VAS积分、CASCS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积分、颈椎临床评价量表(CASC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身痛逐瘀汤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滞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近一年来接受治疗的气滞患者56例以及48例正常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应用面部血流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收缩波幅(HS)、舒张波幅(HD)、流入时间指数()、流入容积速度(HS/α)、周围阻力指数(C/HS),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再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8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活血药加上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活血药进行治疗,最后根据患者舌苔颜色、面部颜色来确定治疗气滞淤血的有效性。结果患者与正常组在HS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HD、、HS/α、C/HS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滞症,是气机郁滞而致阻所出现的征候,对气滞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去了解气滞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症候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气滞血瘀证 病理机制 病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间至我中心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患者100例,50例治疗组予中药配合牵引治疗,50例对照组予牵引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有效率为9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结论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型神经根型颈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气滞血瘀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 黄芪葛根桂枝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浮针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气滞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院内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35例)行浮针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不同方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大于对照组患者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不同组别患者疼痛程度无差异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d与7d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92.26±1.54)分,大于对照组的(89.3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浮针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方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气滞型)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 浮针疗法 常规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铜砭刮痧联合中药颈枕在气滞颈椎中的应用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的70例气滞颈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铜砭刮痧联合中药颈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铜砭刮痧联合中药颈枕治疗气滞颈椎可减轻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铜砭刮痧 中药颈枕 颈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气滞型患者中应用药物竹罐的效果。效果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80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2,均确诊为颈椎气滞型,将全部病例以双盲法分为甲、乙组对比,各纳入40例。甲组采取常规治疗,乙组在前组疗法上应用药物竹罐。对比2组中医候积分、疼痛评分(VAS)及疗效。结果:统计显示,治疗后2组对比中医候积分、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等结果,乙组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颈椎气滞型患者中应用药物竹罐的效果显著,即可缓解疼痛,改善各中医症候,利于病情康复,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药物竹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气滞腰痛候的改善价值。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将100名腰痛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患者符合气滞候标准,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共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前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后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腰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动针灸疗法治疗气滞型颈型颈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气滞型颈型颈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0例/组。对照组--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运动针灸疗法。比较颈部疼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复发率。 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气滞型颈型颈椎采用运动针灸疗法可以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运动针灸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变通府通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3月收入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变通府通汤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对照组综合有效28例(77.78%),观察组综合有效34例(94.44%),观察组综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8例(22.22%),观察组并发症2例(5.56%),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前,两组对象中医症候积分、病症、血脂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通府通汤可有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患者疗效确切,可推广。

  • 标签: 变通血府通瘀汤 稳定型心绞痛 气滞血瘀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施护对气滞型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气滞型胸痹心痛患者运用临施护的理论,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做出了较全面的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减少了复发率。结论中医临施护对气滞型胸痹心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临证施护 气滞血瘀 胸痹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