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气管镜检查前使用穴位神经刺激(Han'sAcupointNerveStimulator,HANS),对术后咳嗽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气管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配到2组对照组为术前常规利多卡因雾化麻醉,治疗组为在利多卡因麻醉基础上术前30分钟使用HANS,频率2/100Hz,取穴一侧合谷-列缺,对侧内关-外关。采用咳嗽症状积分表及视觉模拟尺(visualanaloguescale,VAS)在术后即刻、30min、1h分别评估患者咳嗽与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即刻、30min的咳嗽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也能显著改善术后即刻、30min恶心呕吐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两组间咳嗽、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使用HANS,能有效降低气管镜检查患者咳嗽与恶心呕吐症状,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 标签: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气管镜检查 咳嗽 恶心 呕吐。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引导下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I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神经刺激定位 单独应用以及联合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30 例。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神经刺激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上肢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取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行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异感定位,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3.2±0.6)min,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1.3±1.3)min,麻醉的总有效率为83.67%,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痛觉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能够降低对血管神经的损伤,且操作简单、有效,可保证麻醉的质量,促使麻醉医生实行准确的定位,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正中神经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在促醒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实施同样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28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加用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进行正中神经刺激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修订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评价其治疗后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所致的意识障碍方面的促醒作用。结果正中神经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Glasgow评分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采用穴位正中神经刺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促醒率,缩短疗程。

  • 标签: 正中神经电刺激 脑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拟行腋路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I组采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0.4ml/kg。结果I组4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38例(成功率为95%),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 B 超联合神经刺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 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或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选取的 83 例实施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运用 B 超引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利用 B 超联合神经刺激开展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临床有关时间指标。 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 P < 0.05 ) ;实验组阻 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麻醉操作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 P< 0.05)。 结论:在开展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中 B 超联合神经刺激 的实践效果较为斐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B 超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应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麻醉科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1例上肢手术患者(治疗组),同期选择41例上肢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术中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方案,但治疗组加用神经刺激,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治疗组阻滞成功率92.68%,对照组63.41%,对比发现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环节应用神经刺激可以取得显著麻醉效果,可推广。

  • 标签: 上肢手术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行上肢或肩关节手术患者30例,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待麻醉完毕后进行VAS疼痛评分并观察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满意,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定位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通过神经刺激,给予患者实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以科室病例进行调研,共有64例,均是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择期上肢手术治疗,根据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分成不同小组,对照组32例单数患者给予传统异感定位法实行神经阻滞,所有双数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患者开展神经刺激作用下开展神经阻滞,在查看患者30分钟后对臂丛神经阻滞情况及手术时间、阻滞效果成功率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对此次臂丛神经阻滞情况分析,对照组相对较差,而且该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对此次阻滞效果成功率调查,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于此次患者实行神经刺激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不仅能够缩短操作时间,保证阻滞成功结局,值得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每组各3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异感定位,两组患者采用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20毫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良患者31例(阻滞麻醉成功率93.94%),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患者25例(阻滞麻醉成功率75.76%),观察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辅助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要更加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异感定位 臂丛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组45例及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电刺激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别为20、40和80Hz(各15例),30min/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电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中80Hz治疗强度者阳性率高于其他频率治疗者,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80Hz刺激强度的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刺激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04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单用神经刺激操作)、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操作),两组各25例。结果研究组阻滞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可以大大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实施上肢和前臂老年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组(US组);传统方法对照组(C组)。记录各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要的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观察各组穿刺操作的并发症。结果US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上短于(C组)(P<0.05);US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组和超声联合刺激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刺激组、超声联合刺激组总有效率为83.33%、100%(P<0.05);刺激组、超声联合刺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3.33%(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膝部以下手术的患者6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阻滞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的方式,实验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的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操作时间方面,实验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起效时间(5.64±1.7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3.29±2.99)min;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满意情况,实验组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腘窝坐骨神经、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单、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对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更好的麻醉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 腘窝坐骨神经 股神经和隐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