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革兰氏染色经典的四步法与改良的两步法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上的实验效率与性能结果。方法对标准菌株质控品为(G-菌和G+菌)、血培养分级报告阳性标本、痰标本的总计120例样本采用革兰氏染色经典的四步法与改良的两步法进行实验比对,其中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两种革兰氏染色方法一致符合,有28个革兰氏阳性细菌和32个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痰直接涂片标本通过两种革兰氏染色方法结果有两株细菌在两步法染色判读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而在四步法染色中结果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表明两种血培养瓶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得出结论,革兰染色二步法完全可以替代四步法,操作简易、染色快、效果好,大大缩短了标本处理的时间。

  • 标签: 革兰氏染色 四步法 两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革兰氏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阴道分泌物涂片621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观察上皮细胞、白细胞、杆菌、球菌、念珠菌及滴虫活体形态;判定清洁度。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检查革兰氏染色后观察是否有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以“-”“+”表示。结果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621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清洁度高者(Ⅲ°/Ⅳ°)为326例,念珠菌81例,滴虫75例。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621份阴道分泌物涂片中检出病原体分布情况,念珠菌122例,线索细胞79例,滴虫64例,革兰阴性双球菌42例。结论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大大提高阴道炎病原体的检出率,有必要建议临床医生把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做为阴道炎检查的常规项目。

  • 标签: 革兰染色检查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补充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内毒素定量测定对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可疑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患者同时采取血标本及无热源污染血标本各一份,分别作细菌培养和血内毒素定量测定。血内毒素测定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测定,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血内毒素含量(105.56±147.4pg/ml)与无细菌生长组(8.89±12.86pg/m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7.059,P<0.001)。以20.0pg/ml作为血内毒素定量测定判断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的cutoff值,其准确率84%、灵敏度81.08%、特异度85%。结论血浆内毒素对于早期判断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有一定意义,有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时对症处理。

  • 标签: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一经诊断应给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

  • 标签: 肺炎球菌肺炎 治疗
  • 简介: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是一个不容忽视且令人关注的问题,肺炎链球菌携带所致的疾病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病原学、感染致病情况、流行现状并结合肺炎链球菌的携带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肺炎链球菌以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建议。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肺炎 携带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情况,分析产酶菌耐药谱特征。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氏阴性(G-)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酶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30株(7.5%)。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G-杆菌产ESBLs、AmpC酶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G-)杆菌 ESBLs AmpC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四联疗法与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4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1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69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14天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四联疗法疗效明显高于二联疗法(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愈合率高,且复发率低。

  • 标签: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呋喃唑酮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原体液体培养基澄清变红、微混变红、混浊变红三种情况下的阳性结果,为提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疑为支原体阳性结果的液体培养基采用培养和形态学进行细菌和真菌检测。结果281份标本经液体培养后有137例阳性,其中澄清变红65例,微混变红25例,混浊变红47例,其中澄清培养基转种后未培养出细菌和真菌;微混培养基分离出2株念珠菌;混浊变红培养基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尿肠球菌2例、大肠埃希细菌2例、普通变形杆菌5例、白色念珠菌15例。结论对支原体液体培养结果要详细分析,澄清变红的液体培养基没有检出真菌和细菌,说明没有细菌和真菌污染;微混变红和混浊变红的培养基都能培养出细菌和真菌,说明有细菌和真菌污染,对这种情况要进一步鉴定,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支原体液体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确诊为淋球菌的125例患者,对其同时用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的检测。结果直接涂片法、培养法、PCR法进行淋球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9.6%(87/125)、74.4%(93/125)、97.6%(122/125),男性患者的阳性率75.7%(56/74)、68.9%(51/74)、100%(74/74)。结论直接涂片和培养法的阳性率相比较PCR法的阳性率比较低,但是直接涂片法不需要特殊的条件,简便易行;培养法需要CO2条件;PCR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技术难掌握,临床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 标签: 不同方法 淋球菌 结果
  • 简介:2011年3月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某羊场羊群出现渐进性消瘦、关节炎、脑膜炎等症状,并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0%左右。笔者对造成这次羊群发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次疫病可能是由于华纳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葡萄球菌感染 羊群 链球菌 呼吸衰竭 调查结果 渐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见球菌性皮肤病的防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是选用有效而又足量的抗生素。

  • 标签: 治疗 脓疱病 甲沟炎丹毒
  • 简介: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链球菌感染多种海水和淡水养殖鱼类并引起暴发性疾病的报道呈现增加趋势,无乳链球菌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就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性特征、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病 罗非鱼 淡水养殖鱼类 暴发性疾病 链球菌感染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脑膜炎等多种侵袭性疾病,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有的一个重要病原,WHO估计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感染此菌而死亡,其中70万~100万为5岁以下儿童。且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抗生素长期的过度使用,许多肺炎链球菌菌株能够同时耐受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正在朝着“超级细菌”方向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家致力于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研究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以及疫苗的开发,以期寻求理想的解决方法。本文对国内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现状及其耐药基因相关检测方法和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药物耐受性 基因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140例HBsAg阳性孕妇根据乙肝携带状态分为大三阳组及小三阳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婴儿乙肝状态。结果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孕妇;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大三阳组孕妇(19.14%)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孕妇(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含量>105copy/mL时新生儿感染率显著高于HBV-DNA<105copy/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乙肝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有关,孕妇血HBV-DNA含量越高,新生儿感染率越高。对这类孕妇应加强阻断HBV病毒宫内传播,减少新生儿乙肝感染。

  • 标签: 乙肝 母婴传播 新生儿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就诊自愿检测HIV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者采血标本由县疾控中心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HIV抗体确诊试验,本文对确诊阳性病人从病人年龄、性别、感染率等方面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自愿检测HIV的27400份标本中,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230份,经HIV确诊实验室确诊阳性206份。206例HIV阳性病例即HIV感染者中,其中青壮年占56%,男女比例为1.9∶1。结论HIV感染率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且分布广。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均进行HIV抗体筛查,同时提示需加强医务人员生物安全和自身防护意识,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HIV抗体 医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