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尽量使用正常肌注针头时,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成功率方法两组医患同时注射240万单位卞星霉素,两位患者的臀部每侧注射120万单位,同样使用的22号的针头,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结果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短的成功结论尽量减少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减少针头堵塞的可能性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注射
  • 简介:随着AIDS的全球性流行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大,马尔尼菲青霉病将有可能从区域性地方病向更广大的范围扩散。因此有必要对该病进行系统的认识以便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与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以及鉴别诊断诸方面对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特征进行阐述。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 深部真菌病 机会性感染
  • 简介:设计思想在一次健康活动之后,孩子们引发了关于疾病从哪里来的话题,我们一起讨论:如何预防疾病,生病了该怎么办?孩子们知道了细菌和青霉素的不同作用,于是便生成了这节活动。通过启发式提问,孩子们梳理了以往的经验,加以大胆想象,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帮助幼儿塑造形象,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

  • 标签: 青霉素 细菌 预防疾病 健康活动 设计思想 孩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arbapeneminactivationmethod,CIM)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能力。方法收集12l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C1M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所含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方法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12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68株对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其中65株菌PCR显示携带OXA-23基因,66株菌CIM试验为阳性。5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其中49株菌OXA-23阴性,52株菌CIM试验全为阴性。1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CIM试验阴性,OXA-23阳性。CIM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2%和98.1%。结论与PCR方法相比较CIM试验操作简便,成本小,结果易读,易于在实验室开展。应用CIM试验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失活法 OXA-23型碳青霉烯酶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或受损的病人越来越多,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后常不佳,而早期有效地用药对遏制疾病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治疗 综述
  • 简介:大家都知道青霉素是一种常用抗菌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螺旋体等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 标签: 青霉素 弗莱明 发现 抗菌素
  • 简介: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其准确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论述青霉素超敏反应、皮内敏感试验影响因素,提出应尽快使用标准青霉素抗原皮试剂。

  • 标签: 青霉素 皮内敏感试验 超敏反应 影响因素 合理用药
  • 简介:1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为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有力武器,迄今为止青霉素仍然是医学及兽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根据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特点,可将青霉素类抗生素分为六类.

  • 标签: 青霉素类药物 使用技术 感染性疾病 兽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自从Woodward报道了青霉烯核的化学和生物特性以来,

  • 标签: Β-内酰胺酶 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舒巴坦 联合用药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为预防和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临床需做皮试。传统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步骤烦琐,需用时间较长,且在配制过程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易造成剂量不准。我科自2005年6月至今对传统配制法和改进后的配制法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试液配制方法 青霉素 临床应用 广谱抗生素 变态反应 配制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青蒿素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神药”。最近,上海又传出喜讯:交大教授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青蒿素 青霉素 抗疟药物 工业化生产 科研团队 人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