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时候,我班上有一个同学。有一年春节之后,他养了一只。他养干什么呢?他想养一年下来,把这只卖了买新衣服。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总面积35.66×104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9.37%。近年来,随着移民项目加快实施,三江源区部分生态移民进驻聚居点后,牦牛、也由原始传统的游牧饲养方式逐步转变为全舍饲或半舍饲,从而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移民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生态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 标签: 青海省 半舍饲 高寒牧区 藏羊 牦牛 生态移民工程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围绕脾胃虚弱型、湿滞型、湿热型、脾肾两虚型等常见的藏腹泻病类型,对运用中兽医手段治疗腹泻病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但愿能为养殖业的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 标签: 中兽医 藏羊 腹泻病
  • 简介: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民族语言教学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回顾了青海省民族语言政策的沿革,分析了青海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与类型、双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对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双语教师 藏汉 语言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 藏族学生 汉语教学
  • 简介:腐蹄病多数是由坏死性梭菌或其他致病菌共同感染蹄部,而导致臧羊蹄部组织及深层软组织出现坏死症状,为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此病典型症状:蹄部组织坏死,角质层被破坏,有腐败恶臭的气味。此病常年流行成年,是导致跛行的主要诱因。文章介绍了此病流行病学后,提出了其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藏羊 腐蹄 防治
  • 简介:选择体重相近的藏系2岁羯羊15只,成羯羊15只,组成示范组,以暖棚舍饲的方式复壮、育肥:在周边牧户选择二岁羯羊15只,成年羯羊15只,组成对照组,自然放牧。结果:示范组经60d育肥后,2岁羯羊平均增重9.3kg.比对照组提高5.7kg;成年平均增重14.65kg。比对照组提高11.54kg。示范组比对照组2岁羯羊增收42.4元.成年羯羊增收126.75元。结果表明,开展家庭育肥,可加快畜群的周转,提高出栏。增加牧民收入。

  • 标签: 藏羊 舍饲育肥 增重效果 示范比较:玛沁县大武镇
  • 简介:通过对青海藏族地区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进而分析藏族传统饮食习惯、以及‘餐’这一概念的创造与变化;探讨不同地区藏族餐饮的味道、制造与食用方法、原材料和新佐料如何影响藏族人眼中的藏餐特征。通过这一过程讨论饮食文化所带来的符号对藏族民族认同的不同影响。

  • 标签: 藏餐 饮食人类学研究 青海藏族 符号学
  • 简介:青海区作为我国除西藏以外区面积最大、藏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几年来,随着青海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经济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总量依然很小,跨境收支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5%,且外汇管理在全省区几近空白;而全省非区的外汇管理与服务则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外汇管理在青海区与非区间呈现的"此长彼短"不平衡现况,对青海区涉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梳理青海区涉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外汇管理短板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在青海区实施有效外汇管理的路径。

  • 标签: 青海藏区 外汇管理 涉外经济 短板 战略取向
  • 简介:如今,人们对青海毯并不陌生,它像传说中的“飞毯”。漂洋过海,远销世界上22个国家和地区。借助这个特色产业,地处高原内陆腹地的青海又一次亮出了阔步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青海的“金名片”;借助这个特色产业,也为世代生活在贫困山区、高寒草原的广大青海农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换句话说,我们举全省之力打造的藏毯产业,一头伸向了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另一头则连着千千万万户农牧民。

  • 标签: 藏毯产业 青海 特色产业 贫困山区 国际市场 农牧民
  • 简介:摘要:包虫病,主要由多头囊尾蚴寄生在脑、脊髓中所致。一旦此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将会给养殖业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制约养殖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包虫病危害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藏羊 包虫病 危害 防控介绍
  • 简介:摘要:的养殖是高寒地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高效养殖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由于高寒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养殖业一直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所以为了增强的养殖效果,根据高寒地区的特点,在保护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对养殖的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养殖的进程。

  • 标签: 高寒地区 藏羊养殖 高效养殖 技术应用
  • 简介:内地会传教士连福川集其在青海区20余年之布道经历,著成《生锈的铰链:青海区的门户初开》一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文诸角度,尤以深厚的地理学涵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代青海区的社会概貌。虽然连福川运笔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重读其文字,不仅可以重新审视近代基督教在青海区布道之历史,增进对近代青海区社会的认识,亦可在对青海区自然与人文社会影像的认识的再认识、理解的再理解中,窥知在传教士将西方的知识和观念带到东方的过程中,因文化和族际差异产生的交流与碰撞。

  • 标签: 连福川 《生锈的铰链》 青海藏区
  • 简介:文昌信仰本是汉族民间信仰及道教信仰的组成部分,青海区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入。文昌信仰逐渐成为汉、、土等民族的地方保护神,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 标签: 青海藏区 文昌信仰 文昌庙
  • 简介:新中国建立前,青海区社会发展总体上看还处于封建领主制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结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党和政府特殊的政策支持,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培养和塑造各族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实干精神,是推动青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标签: 青海藏区 社会变迁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二庄油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以来已历经近五十余年的勘探开发。随着勘探开发程度提高,老区潜力挖掘愈发艰难。本文通过对二庄油田构造演化历史进行再梳理、再总结,明确了赵北断层、友谊断层的发育史,分段解剖了各个历史时期断层活动特征。通过控砂机制分析,明确了外源顺向供砂、侵蚀-调节沟槽输砂、多阶断裂坡折控砂三种控砂模式。根据区域上构造脊、多期不整合面控制油气横向运移,优势断面控制油气垂向疏导,不同断裂组合与储层匹配形成差异分流疏导,将该区油气成规律划分为主干断层优势断面垂向疏导型和深层构造脊-油源断层匹配立体疏导型这两大类型。为下步二庄油田勘探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羊二庄油田 构造演化 控砂机制 油气成藏规律
  • 简介:摘要:本试验以种母羊为试验对象,利用对比试验方法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随机分组为A组、B组、C组,分别饲喂不同比例的基础日粮和粗粮燕麦青干草,A组饲全部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每组种母羊80只,对不同组别的母羊饲喂不同比例的基础日粮和粗粮燕麦青干草,在保证系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观察3组种母羊的繁殖性能情况。试验结果显示A组的繁殖性能最差,C组的藏种母羊的繁殖性能情况最好,B组的繁殖性能一般,试验A组、试验B组和C组的母羊受胎率分别为65.00%、56.25%、43.75%。说明通过饲料中添加粗粮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对于种母羊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藏羊种母羊,营养水平,繁殖性能,影响
  • 简介:研究表明:在高寒地区种植青海中华茅生育期110~115d,第二至第四年产草量和种籽产量较稳定,第五年开始下降。地上部分产量前期增长缓慢,后期增长迅速,抽穗至开花期,是中华茅地上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地下部分的产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缓慢,地下根系的增重与地上恰成相反趋势。在青海中华茅茎叶比中叶和花序占30.65%;开花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是刈割牧草的最适时期。

  • 标签: 青海中华羊茅 发育节律
  • 简介:青海省养业发展动态仿真模拟结果与分析霍义,来喜艳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810003)青海省农牧业综合区划研究所(810003)一、养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的基本思路如何在新形势下,调整种结构和羊群结构,使种群结构趋向合理,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繁荣牧...

  • 标签: 养羊业发展 畜牧业生产 仿真模拟 饲草料 地理研究所 节粮型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