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立足于方言式微现状,从方言情感层面和语言学层面的价值来分析方言保护的意义,并通过浅析方言如何在与普通话的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以及“从娃娃抓起”两方面谈方言的保护。

  • 标签: 方言 方言现状 方言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清人王维言的《方言释义》是对汉代扬雄所作《方言》进行校勘、注释的一部著作。该书以戴震《方言疏证》为基础,校勘更精、释义更密,且训释材料丰富、方法多有可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戴震《方言疏证》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王维言 《方言释义》 训释特点
  • 简介:本文分类描写了河南确山方言中的代词,把确山方言代词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其内部特征分为若干小类,并比较了与普通话代词用法之间的差异.

  • 标签: 确山方言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
  • 简介:新宁方言是湘方言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宁方言的领属结构有三种类型,具体表现为:领有者+被领有者、领有者+个ke35+被领有者、领有者+指示词+被领有者三种类型。其中“个”标记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领属标记,无标记和指示词标记,有一定的使用条件。本文对新宁方言不同类型的领属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

  • 标签: 新宁方言 领属结构 领属标记 “个”
  • 简介:“囖lo^33”在台山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常常附着于句末,与普通话“了2”的语义及其功能相似。本文通过研究“囖”在各种句类中的分布规律,对其在各句类中表现出的不同但具关联性的语法意义进行整合,得出“囖lo^33”的核心语法意义是“对处于某种进行阶段(即将发生、出现并持续、已然完成)的事态的肯定,并指向当下语境”。

  • 标签: 句末助词 句类分布 肯定语气 当下事态
  • 简介:对湖南永兴马田镇方言音系作了简要描写并与周边方言进行了比较,对其音系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和说明。通过分析马田的行政区划变迁、移民史、语言接触、方言特征词等材料,认为马田话是一个以湘语为底层、带有到西南官话、湘南土话成分的赣语方言

  • 标签: 马田镇 方言音系 方言归属
  • 简介:方言》“党”之郭注“党朗”,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历来有不同意见。戴震等主张“党朗”是一个叠韵词,但没有文献用例能够证明,与此相关的“爣朗”等词除了表示“敞亮”“朦胧”之义外,也没有表示“清楚”“明白”等“懂得”义的文献用例可征。通检《方言》郭注用例,如以“党朗”为一个联绵词,则与训释格式用语的通例不符。文章认为,语言史料证明,“党”即后世之“懂”,“朗”有解悟之义,“朗”可以训“党”,“党”与“朗”之义都是形容解悟之貌,故郭注“党朗也”当理解作“党,朗也”。

  • 标签: “党朗” 《方言》郭注 词语考释 词汇史 文献语言学
  • 简介:"将"在左云方言中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用法,文章旨在探讨"将"的性质和功能。立足于左云方言事实,对"将"的用法进行共时描写,具体论述它作为副词、动态助词及介词的用法。作为副词的"将"可以表达多种语义,作为动态助词使用是"将"独具特色的虚词用法,而介词"将"则是处于半虚化状态的一个词。把左云方言"将"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中的"将"进行简单对比,通过全面分析,加深对"将"多功能性的认识。

  • 标签: 左云方言 “将” 多功能 动态助词
  • 简介:对汉语方言本字的考证有助于研究汉字和词义的变迁。以古今音变规律为主要依据,结合运用音理探究、字形分析、方言佐证、文献佐证等方法,考证河北无极方言口语词的本字问题。

  • 标签: 本字 无极方言 音变 读音层次
  • 简介:黄孝方言各片的母亲称谓不一。东片主要用“嬭”,西片主要用“母、母妈”,中片主要用“恀、芈”且兼用东、西片的称谓。“嬭、芈”是该方言固有的古老称谓,“侈”是南宋以后江东移民带来的称谓,“母、妈、母妈、娘”来自共同语或权威方言。黄孝地区处南北之交,导致了其母亲称谓南北兼收的现状;其特殊的母亲称谓“嬭、芈、恀”,则跟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同类称谓有着密切的音义联系。

  • 标签: 黄孝方言 母亲称谓 类型 来源
  • 简介:洛阳方言中存在大量“儿化”形式的儿缀词,从洛阳方言儿缀词的语音类型、音节、义类及词性分布、儿缀词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对洛阳方言儿缀词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总体特征,并与普通话进行相应地比较研究。

  • 标签: 洛阳方言 儿缀词 语音 结构 功能
  • 简介:在太原方言中,带“圪[k]”的词语及其变式广泛存在,“圪”的构词形式繁杂,“圪”的运用是太原方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通过对太原方言中含“圪”字的结构以及在“圪A”结构的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变式分类进行周遍的描写,发现“圪”作为词缀,无论在词义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不断地弱化,甚至完全虚化.“圪”字经历了由表义的有效“构词成分到”不表义的无效构词成分这一虚化过程.可见,“圪”在太原方言中具有极高的构词类化性与能产性.

  • 标签: 太原方言 “圪” 结构变式 构词成分 虚化
  • 简介:常山方言属吴语处衢片,其方言语法较为独特。在汉语方言中,“框式状语”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并不多见,而常山方言中框式状语的使用却较为发达。从语义角度看,常山方言的框式状语可以分为表示追加、继续,重复、重新,领先、优先及程度的加深四大类。基于语义及语法功能对其进行历时分析与共时比较发现,其现今共存的多种同义结构代表了不同历史层次。

  • 标签: 常山方言 框式状语 程度副词 历史层次
  • 简介:该文讨论广西荔浦方言的几个本字,从音义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其本字,并说明其来源.

  • 标签: 荔浦方言本字 忤逆
  • 简介:盐城方言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沿革和移民情况有关。新石器时代盐城境内有淮夷部族聚居,他们与中原民族不断接触,到汉代使用一种属于古吴语的方言。永嘉丧乱后,大批北方移民迁入,移民方言与当地方言相互融合,形成了盐城方言的最初面貌。明代的移民,又使得盐城方言具有了南北方言过渡类型的特征。

  • 标签: 盐城方言 移民 方言融合
  • 简介:河南属于中原官话区,在河南话中“得劲”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而又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通过查阅有关的方言词典,发现里面对中原官话中“得劲”的解释极少且不全面,通过搜集具体语料①,发现在河南方言中双音节词“得劲”的衍生途径,即通过短语词汇化与跨层次结构词汇化两种方式,且有五种义项院舒服、合适;高兴、得意;顺手、自然、灵便;满足、尽兴;干净、整洁、有序。同时对该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与分析,得出该词具有的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与其他词的共现情况,最后将该词与河南话中的常用同义词“得”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两者在使用中的差异。

  • 标签: 得劲 语义 语法
  • 简介:“的”是长治方言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并且用法丰富的词汇。“的”字在长治方言中可以用作结构助词、语气词,还可以用作动态助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介词。“的”字不同的词性表示不同的特殊意义。

  • 标签: 长治方言 “的”字 用法
  • 简介: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可”具有动词,助动词,副词等用法。本文就鹿邑方言词“可”做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做了详细阐述,指出它的独特性。

  • 标签: 鹿邑方言 语气副词 程度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