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致盲率很高,严重者会导致失明,临床常常表现为患胀痛、同侧头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常下降至眼前指数等.目的通过对青光患者进行多方面的精心护理,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进而减轻或是消除手术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方法对于来本科住院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逐项落实护理措施,以便更好的实施。结果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21例患者,均未出现因为护理方面的问题而发生意外和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和及时治疗及相应的健康指导,是提高该手术成功率和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手术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青光手术有47例,依照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有2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有25例,实施舒适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手术舒适护理效果佳,临床需重视。

  • 标签: 青光眼手术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患者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我科2013年月12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青光手术患者,给予行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等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100例青光手术患者进行有效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患者高眼压症状缓解,其他伴随的各种不适症状消失,数次复查患者均眼压正常、自我感觉良好.结论对青光手术治疗患者落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手术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青光;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99-01

  • 标签:
  • 简介:青光是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常表现为眼压增高,视功能障碍,晚期有视神经乳头凹陷及萎缩,急性发作时常与情绪有关,主要表现有剧烈头痛、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青光患者大多需行滤过性手术进行治疗,需要特殊的临床护理。

  • 标签: 青光眼 滤过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青光患者手术期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论密切监测眼压按时使用降眼压药物,一般要求术前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下,因为高眼压下手术危险性大,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多,致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主要观察眼压、前房的变化,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观察有无眼痛,如明显眼痛,要注意葡萄膜炎、高眼压、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青光眼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防6-18个月。眼压从术前平均(55±7)mmHg下降至术后平均(15.5±5.4)mmHg。结论引流阀植入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光(glaucoma)是病理性眼球内压力(intraocularpressure,IOP,眼压)升高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组眼病或临床症候群。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正常眼压值是11~21mmHg。临床上绝大部分青光是因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到房水生成与排出之间的平衡,表现为眼压的波动。各种抗青光治疗手段都围绕着两点,即减少房水产生和促进房水排出,以重新恢复房水循环平衡。

  • 标签: 玻璃体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青光是全球公认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科疾病,随着其病情进展,患者出现眼压升高、视神经节细胞及轴突丢失、视野缺损逐渐扩大等症状.为控制眼内压,保护视功能,目前临床上对药物不能控制的眼压升高或药物不耐受的青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案来控制青光进一步恶化,更先进的手术技术也正在开发过程中.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青光手术治疗最新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提高青光手术治疗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关键词青光;手术治疗;个体化;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青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前后眼压、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青光患者护理前眼压、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围术期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眼压、HAMA及HAMD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组眼压、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治疗 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青光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青光病人,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治疗)、B(n=30,予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两组,并进行手术疗效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结果 B组治疗后眼内压降低情况及裸视力水平改善情况较A组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更具临床优势,可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同时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 青光眼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患者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3例(68青光手术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虹膜嵌顿术、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等不同的术式治疗,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63例(68)病人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3~10)d;术后并发症有浅前房4例(4)、占5.9%,前房积血3例(3)、占4.4%,滤过泡形成不良6例(7)、占10.3%,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前房恢复、积血吸收、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好转,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青光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 标签: 青光眼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应用抗青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青光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青光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 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