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虽然霍布斯意识到了年轻一代“在一个上一代的规则价值已经不再适用的世界里,”艾瑞克-霍布斯,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为自己摸索“新语言方式”艾瑞克-霍布斯,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进行反抗。但在他的判断中“年轻一代的口号,不过是个人心声、私人感情欲望的公开流露。”艾瑞克-霍布斯,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并且认同青少年的反抗目标并非“政治法律”。实际上这正显示了霍布斯对于青年群体进行分析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指出在“家庭”的概念中青年人的革命有效性,以及这种文化在历史延续性层面同“传统”脉络的紧密关联。同时也注意到以此为代表的文化革命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干预下成为这一时期的谋利手段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霍布斯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分析又有意无意间地汇入“个人主义”理论共识中。

  • 标签: 霍布斯鲍姆,文化革命,家庭,青少年文化
  • 简介:霍布斯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国际历史学界新社会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布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改造西方历史学界的社会史观,重视下层社会的研究,形成颇具特色的新社会史观,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界得到发展和创新。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历史的学者,霍布斯在继承传统历史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现实历史发展的进程,对历史、历史学家、19-20世纪历史学发展、历史研究的预测、历史研究的技术等问题发表了新见解,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奠定了他在20世纪国际历史学界的地位。

  • 标签: 霍布斯鲍姆 社会史学派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20世纪史学史 历史学
  • 简介:93岁高龄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出版了新书《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toChangetheWorld:TalesofMarxandMarx.ism,LittleBrown&Company,2011)。在接受英国新锐历史学者、工党下院议员特里斯特拉·亨特(TristramHunt)采访之际,霍布斯畅谈了他对马克思、学生运动、新左翼和米利班德家族等问题的看法。本文刊载于英国《卫报》2011年1月16日,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霍布斯鲍姆 世界 LITTLE World 历史学家
  • 简介:【摘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人生经历对其信仰发生影响的标本。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位亲身经历了20世纪历史的人。霍布斯笔下的20世纪历史就是在保存他生活经历和对世事洞察的记忆。马克思主义是霍布斯认识20世纪历史的方法。个人的经历直接对霍布斯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人生经历 史学观 经历马克思主义
  • 简介:霍布斯的史学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此核心问题着手,就他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科学意义问题展开论述,探讨和呈现他从方法论角度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的证据和历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的关系等.

  • 标签: 霍布斯鲍姆 历史唯物主义 史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 历史证据
  • 简介:周期倍化现象在Logistic方程xn+1=αxn(1-xn)的迭代中,参数α的变化会使定常解的个数出现倍化现象(数学上称之为分岔).由表2(见第3期P26)可将方程的定常解个数(或周期)随α变化情况用图12简示:

  • 标签: 费根鲍姆常数 混沌 周期倍代现象
  • 简介:8月2日,德国著名小号演奏家阿道夫·谢尔(AdolfScherbaum)在即将迎来他91岁生日的前夕不幸去世。这位演奏家从二战以后就活跃在国际乐坛上,与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克伦佩勒、克纳佩茨布施、施米特一伊泽尔斯泰特等指挥大师经常合作,

  • 标签: 演奏家 卡拉扬 小号 指挥 大师 伊泽尔
  • 简介:Q:为什会把发展目标锁定在中国.您对中国拳击了解多少?A:我知道.过去有一段时间中国是禁止开展拳击运动的.所以那时中国人完全没有机会接触拳击。虽然20世纪中叶,拳击在中国也曾经流行过.不过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可以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很少接触拳击。不过.无论怎样,至少我们可以把拳击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重新带到中国拳迷面前。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市场.而且经济发展很快。我真的相信.中国拳击会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

  • 标签: 拳击运动 专访 格斗 20世纪中叶 中国人 经济发展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对传统主客、身心二分思维模式的突破,所以对嘉滕有关美学是感性学、美育是“感性教育”的思想给予了新的阐发。这些论述为美学与美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揭示了审美与美育经验与知识共存的内在特性、“理性类思维”概念直抵审美与美育的深层生命根基的价值意义,对于当代“身体美学”与“结合美学”的兴起起到极大作用。

  • 标签: 鲍姆嘉滕 美育 感性教育
  • 简介:他,被英国《泰晤士报》140万名读者推崇为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画家。榜单前五名的可是世界顶级大咖毕加索、塞尚、莫奈和杜尚,他名列第三。

  • 标签: 克里姆特 蒙娜丽莎 布洛赫 阿黛尔 赏析 黄金
  • 简介:正义一直被看作是一个规范伦理学的概念。玛莎·努斯是美国当代伦理学家的杰出代表。在对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努斯引入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概念。文章分析了努斯"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提出的背景及其思想历程,指出努斯的目的在于超越功利主义对正义的狭隘理解,重拾亚里士多德正义中的人的目的维度,从诗性正义走向能力正义。

  • 标签: 功利主义 诗性正义 能力正义
  • 简介:由塞巴斯蒂安·加特恩(SebastianBaumgarten)执导,科恩·舒茨(koenSchoots)执棒的新版《白马旅店》虽然长达3个半小时,对于轻歌剧来说显得有些长,但还是得到了柏林喜歌剧院观众们的肯定——这是一部成功的演出,它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新视觉和新听觉的舞台感受,观众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滑稽的表演逗得几乎从头笑到尾,这也是该剧得到好评的一个重要体现。

  • 标签: 轻歌剧 旅店 观众 歌剧院
  • 简介:设计一种实验装置,能显示非线性电路中振荡周期分岔与混沌现象;同时,测出了该实验装置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利用该装置介绍一种测量费根常数(FeigenbaumConstant)的方法.

  • 标签: 非线性电路 混沌现象 伏安特性 费根鲍姆常数
  • 简介:在审美研究中,当行文者需要向读者阐明本学科来源,解释作为学科名的Aesthetica的涵义时,德国哲学家嘉通的定义便无一例外地会被提及。不过,此种提及似乎只是行文时候的一种习惯,嘉通为美学到底创建了什么,也许并未被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有意见认为,嘉通只为审美研究取了个名字,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独立的学科,故而是美学的"教父"而不是真正的"父亲"。笔者认为,无论嘉通在学科史上地位如何,了解氏在Aesthetica暨审美理论研究上的最初建设意向,对我们今日对美学学科本性的理解是不无裨益的。故本文对氏自造出以之为学科名称的Aesthetica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一番考察;而对涉及美学学科建立的词汇做的考察,与其说是试图为氏正名,不如说是对一些和美学自身规定性有关的理论问题做一点厘清。

  • 标签: Aesthetica 美学学科 美的思维方式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完善
  • 简介:本文是关于霍布斯政治哲学巨著《利维坦》中关于国家理论的初步探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自然状态下人性的分析出发,提出了确保自我保存的和平的共同的善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于是假设所有的人便都同意这一点:和平是善。在这样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下,为了获取和平和安全,人们主动地创造了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庞然大物——利维坦,而创造的目的就是通过服从它的统治,实现自我保护。为了实现国家的权威和臣民的安全,霍布斯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分别规定了权利和职责。从现代意义上讲,霍布斯国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集权政体或者是专制政体,在治理国家问题上,面临的首要的、相同的问题是政治稳定。只有稳定的政治局面,才能推动现代化,造福于民。

  • 标签: 国家 利维坦 政治稳定
  • 简介:<正>关于霍布斯是哪个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国内外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霍布斯不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思想的真正代表,而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拥护者和辩护士,是“地道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拥护者,是“极端保王党人”。第二种观点,认为霍布斯是名符其实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之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霍布斯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三种观

  • 标签: 政治思想家 大资产阶级 君主专制制度 拥护者 封建君主专制 霍布斯
  • 简介:霍布斯是自由主义的先驱,他认为自我保全是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在此基础上,他重新诠释了正义、道德、国家职能,他认为这一切都应该服务于人的自我保全的自然权利。但是他的学说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 标签: 霍布斯 自然状态 自然权利 自我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