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EDTA滴定法连续测定精矿中和锌的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硫酸和氯酸钾分解。通过硫酸沉淀与其他干扰元素分离,沉淀溶解于乙酸-乙酸钠溶液中。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氟化钾使铁等干扰元素沉淀并与锌溶液分离。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分别滴定溶液中的和锌。研究中测定了能力验证NILPT(2010)-0211精矿样品10-1和10-2中和锌,结果满意。

  • 标签: EDTA 滴定法 铅精矿 能力验证
  • 简介:利用线性电位扫描(LSV)、交流阻抗(EIS)、循环伏安(CV)和金相组织分析(MSA)等研究方法对四种不同纯铸造的钙板栅合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原料、不同方法冶炼的纯铸造的钙合金在性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用电解精炼矿生铸造的钙合金具有最高的析氢、析氧过电位,能有效地抑制氢气、氧气的析出,其表面腐蚀产物PbO:和钝化膜Pb(Ⅱ)氧化物的生成量最少,电化学性能最优。

  • 标签: Pb—Ca合金 电解精炼矿生铅 再生铅 铅酸蓄电池
  • 简介:以四川某铜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的铜浮选分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影响浮选分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高效环保的药剂组合,进行了铜分离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试验结果,为该矿后续的工业开发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铜铅混合精矿 铜铅分离 组合抑制剂
  • 简介:样品用硝酸溶解,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分离银,过滤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镉、铋、铁、、锑、钯、硒、碲,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8,0.0075,0.0036,0.011,0.010,0.021,0.0075,0.0039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1%~114.3%;RSD小于4.2%,方法能同时准确测定镉、铋、铁、、锑、钯、硒、碲,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 标签: 纯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铜质水龙头被推上台前,并被描述为“含”的罪魁祸首。铜质水龙头“含”到底是什么原因?铜质水龙头含多少为安全值?无水龙头存在吗?7月份,上海电视台某栏目播出了《水龙头“”阴影》节目曝光了国内9大卫浴品牌水龙头超标事件——美标、申鹭达、朝阳卫浴、恒洁卫浴、得而达、摩恩、九牧、高仪、乐家等知名卫浴品牌皆上黑榜。

  • 标签: 水龙头 调查 卫浴品牌 上海电视台 铜质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粗中Cu,As,Sb,Bi4种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选择327.395,193.696,187.052,223.061nm分别作为Cu,As,Sb,Bi的分析谱线,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10μg/mL。方法的回收率在96%~104%,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3%,能满足日常分析对粗中杂质元素的快速检测要求。

  • 标签: 粗铅 ICP-AES 多元素 同时测定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中砷和重金属进行分析。实验过程确定了最佳测量条件,采用标准曲线法为定量依据,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12%~99.5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1.2%,检出限为0.01076~0.03505mg/L,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磷酸二氢铵
  • 简介: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元素测定的质量数,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测定下限小于0.0000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1.0%。方法的建立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硫脲中钙离子的方法。采用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甲基磺酸(16mmol/L)作为淋洗液,测定了硫脲样品中的钙离子,通过分析5批不同的样品,分别得到其钙值在270-410μg/g,加标回收率在97.2%~102.3%。方法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干扰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离子色谱 硫脲 钙离子 甲基磺酸
  • 简介: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高盐水样中痕量的、镉。研究表明,pH值为7时,巯基棉同时富集、镉的效果最好,可成功分离基体元素,以盐酸(1.5mol/L)溶液洗脱,、镉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9.7%。

  • 标签: 巯基棉 ICP-AES 高盐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直接法氧化锌中铝、铜、、铁、镉、锰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溶样方法和分析谱线,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5%~6.5%,加标回收率在92%~105%,测定结果与其它经典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直接法氧化锌中多元素同时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直接法氧化锌
  • 简介:污染、铅中毒、血超标……这些可怕的字眼曾一次次地出现在新闻里。研究显示,体内过量容易患认知障碍症、心脏病、肾衰等疾病。除了杀虫剂、油漆及汽油等的主要来源外,家中一些角落也可能潜藏着可怕的。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近日载文,帮你揪出家中鲜为人知的5大潜在"源"。

  • 标签: 铅污染 生活用品 血铅超标 认知障碍 铅中毒 心脏病
  • 简介:高杂质粗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泥含在8%~20%之间,通过分析在阳极泥中可能存在的状态有可溶于水Ph的化合物、PbSO4、PbO、Pb3O4、Pb、PbSiO3、PbS、PbF2等,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对各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阳极泥中主要以PbSiO,形式存在,从电解生产工艺分析出PbSiO3生成原因为PbSiF6水解所得,通过提高电解液中的H^+浓度抑制水解反应的发生,达到降低阳极泥含的目的。

  • 标签: 铅物相分析 阳极泥 PbSiO3 水解
  • 简介:摘要历届高考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考问题。从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偏易题,但这类题的区分度都比较高。也就是说,题不难,但学生在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

  • 标签: 高考 离子 共存
  • 简介:1问题的提出有这样一道“经典”化学习题: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稀硫酸和稀盐酸,鉴别它们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还是氯化钡溶液?教辅资料甚至中考题中给出的答案是氯化钡溶液。理由是硝酸银溶液遇盐酸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硝酸银溶液遇硫酸反应也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沉淀。事实果真如此吗?氯化银沉淀和硫酸银沉淀外观一样吗?如果两种沉淀外观不同,即便都产生沉淀也可区分开来。

  • 标签: 硫酸根 实证研究 氯离子 硝酸银溶液 检验 氯化钡
  • 简介:围绕提高高功率UPS蓄电池的恒功率放电特性、寿命、可靠性,分析影响高功率UPS蓄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高功率UPS蓄电池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电池内阻、减小压降,减缓电池极化,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通过板栅设计、极板厚度与片数、铅膏组份、固化温度、隔膜选择、装配压缩比、连接压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思路。

  • 标签: 铅蓄电池 高功率UPS铅蓄电池 设计 内阻
  • 简介:介绍了湿法处理阳极泥的工艺,确定了阳极泥氧化焙烧条件。对氧化焙烧后的阳极泥加与不加氧化剂氯盐浸出工艺,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氯盐浸出工艺sb、Bi、cu直收率分别达60%、89%、86%以上;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锑砷产品不好处理。

  • 标签: 湿法处理铅阳极泥 氧化焙烧 氯盐浸出 硫化碱浸出 氧化分离锑砷
  • 简介:目的探讨用酶法与直接离子电极法检测血清钾钠氯离子。方法用真空促凝集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取混合血清分别用酶法和离子电极法,对比重复检测20次,观察仪器及试剂的重复结果。取230例不同患者血清,包括30例有黄疸、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血清,其中胆红素最高在45.8μmol/L以内,三酰甘油在6.0mmol/L以内,观察两种方法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超范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用混合血清样本重复20次比较,钾钠氯各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份随机样本,包括黄疸、溶血和脂血等血清等样本,两种方法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呈直线相关。结论两种方法检测钾钠氯均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非重度黄疸、溶血和乳糜血乳糜等血清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钾钠氯 酶法与离子电极法 结果影响
  • 简介:蓄电池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正负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还是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间产物是否是可溶的。基于此,主要存在两种机理:溶解-沉积机理与固相反应机理。本文从基本电化学过程出发,从电化学科学角度分析电化学反应机理,基于文献现场研究的结果分析每种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化学 原子力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