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旋转推铅球使教练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运用这种技术铅球推得比背向滑步推铅球推得更远。作为教练所要做的就是估计两种技术的潜力,以及哪种技术最适合于你的运动员。投掷姿势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投掷圈比喻成钟,后部是12点,抵趾板是6点。以右手推铅球的运动员为例,适宜的姿势为图一、二,在圈的前部,两脚开立比肩宽8—10时,脚尖分别指向9点和7点(左脚),左脚尖与右脚跟平齐。两肩与12点和中点的连线垂直,体重大部落在右脚上。球位于锁骨窝处,肘抬起以便上臂与肩平行。左臂屈肘也与肩平行,此时如果让球

  • 标签: 旋转推铅球 抵趾板 滑步 投掷圈 肩宽 屈肘
  • 简介:铅球是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它不仅是一个竞技项目,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经常练习推铅球,能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并能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 标签: 背向滑步推铅球 技术分析 田径投掷项目 锻炼身体 力量性 竞技项目
  • 简介:投掷项目中,推铅球是比较细致的项目之一。在对推铅球正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推铅球进行划分和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及多年运动训练及教学总结,对推铅球分成5个环节进行理论分析。

  • 标签: 推铅球技术 投掷项目 运动训练 教学方法
  • 简介:在1987年的一年时间里,李梅素把铅球纪录从18.93米提高到20.95米。她74年开始从事铅球训练,全蹲160公斤,半蹲240公斤,卧推105公斤,立定跳远2.70米,原地推球17米。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几年来在全国铅球攻关组的支持下,我们一直对李梅素进行追踪诊断分析。结果与分析一、出手初速的提高决定推掷远度的诸因素中,出手初速是第一重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李梅素推19.40—20.30米成绩时的出手初速由86年的12.51米/秒提高到13.51米/秒。先后

  • 标签: 李梅素 推铅球 推球 出手角度 立定跳远 滑步
  • 简介:通过简易背向推铅球教法(以下简称新教法)和传统的背向滑世推铅球教法(以下简称惯用法)在大学普修课进行教学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确定新教法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铅球技术 教法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业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铅球作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各项能力,作为一项比拼连贯性和爆发力的运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以此提高学生铅球。本文首先分析小学体育铅球教学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小学体育 铅球技术 教学方法
  • 简介: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和铅球运动规律,对铅球训练中发展身体素质、技术训练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在教学与训练中的方法、手段及训练要求。

  • 标签: 铅球 技术 教学与训练 青少年
  • 简介:摘要:当前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2到重视,使得中职体育铅球教学也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此,需要中职体育教师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科学设计教学工作,为中职学生铅球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铺垫。本文主要就提高中职铅球教学的实践研究展开分析。

  • 标签: 中职 铅球技术教学
  • 简介:短长滑步推铅球是当今世界最先近的铅球流派之一,是由德国人在八十年代创造并不断改善和发展起来的,由于采用这种新技术,他们的运动员多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我们知道,决定铅球远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铅球出手初速度;(2)出手阻力;(3)出手点高度;(4)空气阻力。以上四

  • 标签: 推铅球技术 滑步技术 滑步推铅球 铅球出手初速 掷铅球 当今世界
  • 简介:对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器械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助跑、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技术动作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榴弹 标枪 铁饼 铅球 共性 技术动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运用三维录像解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17年3月全国田径投掷项群赛(成都站)的铅球比赛现场对孙帅推铅球视频进行解析,从运动学角度指出孙帅在推铅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期为中国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标签: 铅球 最后用力 出手速度
  • 简介:背向滑步推铅球是田径运动教学中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不仅有对运动客体的知觉;铅球和投掷方向的精确知觉;更要求学生对自身运动和正确发力的主体运动知觉。教学中经常出现用力顺序不对或动作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采用动作智能训练手段,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掌握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动作智能训练 视觉表象 运动表象
  • 简介:采用肌电和录像同步的方法,对滑步和旋转推铅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最后用力阶段,旋转推铅球比滑步推铅球动员的肌群更多,腰部扭得更紧,储存的能量也更多。因此,滑步技术动作比较完善的运动员在铅球成绩很难提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旋转技术.

  • 标签: 滑步 旋转 推铅球 积分肌电
  • 简介:摘要铅球是一项力量速度性的项目,推球时要求快速爆发用力。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有足够快的出手速度,尽量高的出手高度,合适的出手角度。在以往的投掷铅球的教学中,往往仅注重下肢和投掷臂的动作,而忽略了非投掷臂的合理动作,非投掷臂在投掷铅球中对维持身体稳固和平衡,保持正确的出于角度和方向,以及最后用力均有很大的作用。本人对推铅球研究多年,对非投掷臂在推铅球中的作用有深刻体会,此论文主要是针对这一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速度 爆发力 技术 能力
  • 简介: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会参与多样化的训练,铅球作为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着重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以此对铅球的训练效果有所改进,也满足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需求,有效的促进铅球能力的提升。本文重点阐述高中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的相关策略,以此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 标签: 高中体育 铅球训练 改进 策略
  • 简介:在体育运动中,什么叫动作节奏?怎样对动作节奏进行定量分析?这是教练员、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感兴趣的问题。张昌亨同志的《铅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与计算》一文,运用力学原理分析铅球动作,得出描述动作节奏的力学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读者定会有启迪作用。由于全文较长,分为有相对独立性的两篇,另一篇将在本刊第二期发表。

  • 标签: 启迪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 分析与计算 技术动作 动作节奏 滑步推铅球
  • 简介: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菊推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在滑步阶段,李梅菊左腿摆动最高速度基本上出现在右腿积极蹬伸的瞬间,但摆动腿垂直分速较大,重心腾起角度大,降低了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在过渡步阶段,由于右腿的迅速退让能力和由退让迅速转为克制的能力较弱,单支撑时间过长,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在最后用力阶段,主要用力点较为突出,加速效果较显著。

  • 标签: 女子铅球 速度节奏 技术动作 铅球速度 重心速度
  • 简介:采用实验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以结构-定向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实验后实验组的技术和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根据“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对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掌握是有效的.

  • 标签: 结构-定向 铅球技术 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