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人工肝大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时患者血中离子(Ca2+)、总(TCA)、甲状旁腺(PTH)和骨(BG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为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36治疗次,每次置换同型冰冻血浆3000ml,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h血中Ca2+、TCA、PTH和BGP的变化.同时,随机抽取体检正常者与置换治疗用血浆标本各10份作相应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即刻Ca2+和TCA浓度明显降低(P<0.01),PT和BGP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1h血清中除BGP外,Ca2+、TCA、PTH已基本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体检正常者比较,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治疗用血浆中Ca2+和TCA浓度极其减少(P<0.01),PTH和BGP无差异(P>0.05).结论大量血浆置换可造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血症,这可通过患者体内PTH和BGP的调节作用短期内自行纠正.治疗中和治疗后应注意监控,以提高疗法的安全性.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 简介:背景:面神经周围性损伤后,首先涉及其中枢神经元轴突的逆行性反应,神经能否再生则取决于神经元胞体的存活及功能状态。目的:检测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中神经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8)。模型组兔建立右侧面神经压榨损伤模型。模型组分别于损伤后1,4,7,14,21,28d各取8只兔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神经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黏附分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无神经黏附分子或胎盘型黏附分子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模型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存在神经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黏附分子阳性神经元,2种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在第14天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后4-28d兔面神经核中神经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损伤后1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损伤后7-28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提示面神经损伤的早期即出现2种分子的阳性表达,其中胎盘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自神经损伤后一直存在,而神经黏附分子表达时间相对较短。在面神经损伤时,面神经核中神经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黏附分子均表达增加,说明面神经再生可能与黏附分子的高表达有关。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型钙黏附分子 胎盘型钙黏附分子 面神经核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骨影响小鼠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血清骨水平和4岁时神经发育的潜在相关性。方法数据基于2008~2009年的2个瑞典出生队列,研究跟踪158例阴式分娩的健康足月儿(51%女孩),监测脐血及生后4月龄、12月龄和36月龄时的血清骨水平,探究其与4岁时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结果4月龄时的血清骨水平与后期的智商总量表相关。骨水平最高四分位数者的智商总量表得分(118.8±8.8)比最低四分位数者(113.2±9.2)高5.6分,且他们的大运动技能得分更高(P<0.05),描划轨迹表现更好(P<0.05)。脐血骨水平与4岁时的处理速度及精细运动发育呈负相关,但12月龄及36月龄时的血清骨水平与后期神经发育无关。结论婴儿期骨水平或与后期智商及运动发育相关,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透析液(LCaD)(1.25mmol/L)对于低甲状旁腺(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磷代谢及iPTH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血清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D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后血清、磷、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较观察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磷乘积水平,升高iPTH水平。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染料木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染料木素以不同浓度加入细胞培养体系,作用不同时间后,用放免法测定细胞骨(BGP)的水平.结果:染料木在1×10-9mol/L范围内48h和72h,1×10-8mol/L及1×10-7mol/L72h提高成骨细胞骨的水平.结论:染料木体外能提高成骨细胞骨的表达.

  • 标签: 染料木素 大鼠 成骨细胞 骨钙素 基因表达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透析液治疗后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激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治疗的8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按照硬币法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透析治疗,实验组低透析液治疗,两组均根据血磷水平服用含钙磷结合剂,根据IPTH水平服用骨化三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治疗6个月与12月时实验组患者血、血磷、磷乘积较试验组均有所下降,而IPTH指标有所上升,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低透析液可以有效减少长期透析患者的负荷,为含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D的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更加有效降低血磷,但是低也可以刺激IPTH(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进展,因此低透析液还应个体化选择.关键词低透析液;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影响中图分类号R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3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C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对高温试验、恒湿变温、恒温变湿以及太阳光照试验,来分析维生C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维生C的稳定性受到贮藏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的影响。结论维生C的稳定性受到温度湿度影响。

  • 标签: 维生素C钙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转换指标骨水平对男性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370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清骨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T1组(骨<9.2 ng/mL,123例)、T2组(骨9.2~13 ng/mL,122例)、T3组(骨≥13 ng/mL,125例),比较3组间DSPN所占比例,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不同组DSPN的发生风险。结果血清骨T1、T2、T3组合并DSPN者分别为50例(40.7%)、29例(23.8%)、49例(39.2%),骨T2组DSPN合并率显著低于T1和T3组;在调整了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糖尿病合并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交联肽(CTXβ)、血25-羟维生D(25-OHD)、骨密度、治疗药物等多项混杂因素后,相对于骨T2组,T1、T3组DSPN风险分别增加133.9%(OR=2.339, 95%CI 1.097~4.988, P=0.028)和134.2%(OR=2.342, 95%CI 1.040~5.275, P=0.039)。结论男性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骨水平和DSPN相关,中等程度的骨转换水平(例如血清骨水平维持在9.2~13 ng/mL)可能对DSPN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骨钙素 骨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D与血清离子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60例)和未病变组(4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病变组和未病变组的血清维生D、离子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血清维生D、离子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未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D、离子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病变组治疗前血清维生D、离子较其与两组均明显较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治疗后其血清维生D、离子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病变组和病变组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维生D、离子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显著正向相关性(r=0.531,P<0.05)。结论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维生D与血清离子等水平变化差异十分明显,且血清离子与血清维生D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血清维生素D 血清离子钙 变化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内皮-1(endothelin-1,ET-1)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碱磷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osteocalcin,OCN)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10,100nM)的ET-1,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牙周膜细胞为对照组,刺激48h后观察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的影响。结果:经ET-1(1,10,100nM)干预后,PDL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内皮素-1 牙周膜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酸及不同口服方式对单采血小板前后献血者血清甲状旁腺(PTH)及、磷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7名,分为未补钙组(n=26)、采前一次口服组(n=19)和采集过程中少量多次口服组(n=12),分别检测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清PTH和、磷离子浓度。并选择献全血组20名。结果单采血小板后57名献血者血清中PTH浓度均明显升高,血清磷明显降低,与采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补钙组与一次口服组单采前后PTH浓度升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P〈0.05);未补钙组与少量多次口服组单采前后PTH浓度升高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3,P〉0.05)。单采组采前PTH浓度高于献全血组(t=2.083,P值均〈0.05),血清、磷的浓度低于献全血组(t值分别为2.069,2.162,P值均〈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单采血小板前献血者口服一定的葡萄糖酸可以降低机采过程中血清PTH升高的幅度,但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少量多次口服并不能降低血清PTH升高的幅度。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葡萄糖酸钙 甲状旁腺素 血清钙磷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中神经的表达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诊断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四色荧光流失细胞仪检测法、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法分析患者骨髓瘤细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原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肺炎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重症肺炎患者视为重症组(30例),将普通肺炎患者视为普通组(30例)。同时选取我院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3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的对象进行血清原、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6的检测,并且对检测结果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分析。结果3组人员均接受检测后,重症组和普通组患者的血清原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且重症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而重症组的白细胞介6水平与普通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过程中,血清原水平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清降钙素原 重症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C-1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PCR和ELISA等方法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对肝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STC-1表达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STC-1表达与AFP等肝癌血清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与肝癌的大小、Admenson分期等密切。结论首次发现STC-1在肝癌中高表达,是肝癌潜在的早期诊断预警指标物。

  • 标签: STC-1 肝癌 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