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引子话说中华大地,自古因自然环境有千差万别,先民们或耕或牧,不一而足.我这里要说的是,有一个民族从东北到西北,驰骋在祖国辽阔的草原上,写下波澜壮阔的春秋诗篇.这个民族就是历史上的鲜卑人,史称东胡.鲜卑诸部,有白部鲜卑慕容氏者,在鲜卑千百篇春秋史上却占了辉煌的一页.我今天将这一页诗篇翻开来,读给今人听听,或许可作为听者读者诸君的茶余酒后的话题罢.自然诗篇是由人写成,写诗的人又太多,我这里挑选出吐谷浑国十王,以飨读者诸君.

  • 标签: 吐谷浑王 王画传
  • 简介:马骏,吉林宁古塔人,1895年9月12日出生,回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回族人民的好儿女。1912年度,马骏考入吉林省一中读书;1915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马骏先后任天津中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16日,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同年11月,马骏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骏成熟起来,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马骏受党的派遣,回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创建党的组织。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吉林省城后,马骏积极领导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被军阀张作霖严重破坏。

  • 标签: 画传出版 马骏画传
  • 简介:王维是盛唐时的一位艺术大师。他诗、书、、乐无不精擅,而尤以诗才名世。人们研究王维多以绘画的角度谈其诗歌成就,而鲜有将王维的诗、画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比较,得其异同。本文将从王维诗和的意境、禅理、章法诸方面具体阐述王维诗和之共性。

  • 标签: 王维 诗和画共性 意境 禅理 章法
  • 简介: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日月都是九数,故名重九;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九是阳数,故又名重阳。古代到这天,人们携带馥香的茱萸登高望远,饮酒赏菊。唐人杜甫有诗云:“旧日重阳日,停杯不放杯”;

  • 标签: 诗话 阴阳五行学说 重阳节 古代
  • 简介:访《新编芥子园》主编徐震时李果沈鹏为《新编芥子园》写的序言《再现生活的技巧积淀》在1996年第6期《美术之友》上刊出以后,广大读者反响强烈,影响广泛。这不仅因为序言对《新编芥子园》作出准确的概括,而且因为序言指出了一条艺术规律:“真正优秀...

  • 标签: 芥子园画传 徐震时 美术之友 沈鹏 当代画家 人民美术出版社
  • 简介: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 标签: 重阳节 传说 习俗 风俗
  • 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

  • 标签: 重阳节 民族习俗 庆祝活动 纪念意义
  • 简介:雁城重阳游九九重阳,孜孜深情。老人节这天,衡阳市岳屏公园一片欢腾。两万多名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老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衡阳下老人集会──“情系夕阳红”金秋游园会。游园会彩旗猎猎,歌舞翩翩。主会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祝辞犹言在耳,“老少同东”的文艺演出又敲开...

  • 标签: 游园会 离退休老同志 老年迪斯科 医疗咨询 摄影展览 扇子舞
  • 简介:再现生活的技巧积淀──《新编芥子园》序言沈鹏我国古代学,有不少熔史、论、技法于一炉,三者兼容并包,堪称传统学著作的一大特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综之源流、兴废、六法、品评、名家、鉴赏、工用拓写以至跋尾押署、公私印记、装裱著评等论述罗列,虽然...

  • 标签: 芥子园画传 《历代名画记》 画学 张彦远 六法 小山画谱
  • 简介: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认为“九是爻中的阳爻”。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此节重要习俗是登高(登山)赏菊、饮菊花酒、赋诗。历代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 标签: 赋诗 《易经》 重阳节 菊花酒 传统 登高
  • 简介:杜甫诗“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楼。”苏轼诗“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曰重九;九为阳数,又曰重阳

  • 标签:
  • 简介:端午节习称为纪念屈原而设,但事实上端午节由来已久,既是古代民俗节日的重要禁忌日,又是纪念名人的节日,屈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重阳是与端午相对应的节日,端午与重阳有内在的联系.

  • 标签: 纪念 端午节 民俗节日 探源 由来 屈原
  • 简介:我国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为何叫“重阳”或“重九”呢?三国时魏文帝曾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谈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九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原来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是两阳数相重,故云。

  • 标签: 重阳节 中国 民族习俗 传统节日 历史渊源
  • 简介:刘镇伟执导的著名搞笑片《东成西就》中有这样一个荒诞的情节:闭关修炼的王重阳,终于练成先天神功,出关的那一刻,他“千里音”,昭告天下,结果横空飞来一只靴子.一下被砸中脑袋,死于非命。

  • 标签: 靴子
  • 简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青年时代的一首作品。诗中所指的佳节,是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在我国流行较广,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又称老人节或敬老节。其实重阳节的流行与我国固

  • 标签: 重阳节 道教信仰 中国 民俗文化
  • 简介:重阳——敬老节来了。老年节前夕,10月9日,在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牡丹杯”老年人地掷球、桌掷球、保龄球、门球、台球、乒乓球、羽毛球七项小球比赛。参赛者近千人,参赛选手中70岁以上的有四百余名,年龄最大的88岁。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动厦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特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重阳节 “三个文明”建设 老年活动中心 全民健身活动 社会效益 参赛选手
  • 简介:重阳不仅教育思想丰富,而且寓教于乐,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能力,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弟子,并有针对性地劝谕,提高其弟子的审美判断力.王重阳的审美教育思考并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消失,它在全真教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

  • 标签: 王重阳 审美教育思想 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