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在儿童中比较多发,属于全身小血管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对肾脏损害较大,其中紫癜肾炎属于重症过敏紫癜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过敏紫癜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因此对过敏紫癜患者,应在发病早期采用激素疗法治疗。如疾病进展至重症阶段,出现肾脏50%以上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时,则需考虑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同时配合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近些年来,血液灌注疗法及血浆置换疗法在重症过敏紫癜患儿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重症 治疗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属于儿童时期常见多发疾病,诱因多种多样,虽经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若护理不当仍能很大程度影响患儿康复。因此,临床护理尤为重要。对出现不同器官损害的患儿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可最大程度帮助患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过敏紫癜发病以及复发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100例过敏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过敏紫癜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复发性扁桃体,其次分别为慢性支气管炎、紫癜肾损伤、慢性肝炎以及肠炎、食物不耐受、类风湿关节炎和过敏药物,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均得到好转。结论部分过敏紫癜容易发作,但只要找到相关诱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紫癜的复发。

  • 标签: 过敏性 紫癜 复发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紫癜患儿50例,对其进行皮肤护理,消化道症状护理,关节痛疼的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通过配合积极治疗,控制住了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小儿过敏紫癜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通过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严格的控制饮食,及时的宣教,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护理
  • 简介:16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瘀斑、瘀点20d,伴腹痛、关节痛1周。皮肤科检查:双上、下眼睑可见片状瘀斑,压之不退色;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瘀点、瘀斑,部分融合,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诊断:过敏紫癜(混合型)。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眼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过敏紫癜的临床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过敏紫癜患者100例,分析他们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所有患儿均有皮肤紫癜症状,其主要症状还包括肾脏损伤症状、关节炎性反应和消化道症状,患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就是皮肤紫癜。经过有针对的药物治疗,痊愈32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充分了解小儿过敏紫癜的首发症状及常见临床症状,可以及时诊断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过敏紫癜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皆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小儿过敏紫癜患儿,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护理干预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家长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长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过敏紫癜患者实施有针对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起到促使临床症状缓解的作用,还能对患者家长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程度起到改善作用。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对过敏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A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过敏紫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中药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疗程7天。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A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血清IgA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紫癜疗效显著,且可能调节IgA1水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 儿童 IGA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于2017年4月—12月收集76例儿童过敏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分层随机原则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抗过敏、抗感染、抗凝、保肾治疗及过敏原干预等常规的治疗干预,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作回顾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显效率及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口服激素可提高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疗效,促进症状缓解,降低不良反应,是比较合理、可行的辅助用药。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儿童过敏紫癜(HSP)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指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39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将其分为4组:轻症观察组(n=76,为轻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轻症对照组(n=84,为轻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重症观察组(n=47,为重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及重症对照组(n=32,为重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抗过敏、抗凝及对症处理,血液灌流为辅助治疗。回顾分析239例HSP患儿病例资料,对2组轻症或2组重症HSP患儿急性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近期疗效指标,以及1年内皮疹复发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2项远期疗效指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就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并与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结果(1)重症观察组HSP患儿腹痛及血便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及皮肤紫癜减轻时间[(4.8±0.6)d、(3.0±0.7)d、(3.4±0.8)d],均短于重症对照组[(5.8±0.5)d、(4.2±0.8)d、(4.5±0.7)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99、7.060、6.040,P〈0.001);对2组重症HSP患儿随访1年的皮疹复发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症HSP患儿上述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观察组HSP患儿治疗第7天时,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20.6±15.0)mg/L、(6.6±0.6)mg/L、(8.0±1.0)mg/L、(0.32±0.23)mg/L、(6.9±1.6)mg/L、(9.6±2.9)mg/L],均低于重症对照组[(38.4±10.4)mg/L、(9.0±1.0)mg/L、(10.2±1.7)mg/L、(3.50±1.40)mg/L、(8.3±1.7�

  • 标签: 血液灌注 紫癜 过敏性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紫癜的治疗方法及对肾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过敏紫癜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82.9%相较于对照组70.7%明显更优(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16(38.1%)明显低于对照组3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红细胞(13.5±2.6)个/HP、尿蛋白(0.4±0.1)g/24h、尿微量蛋白(0.1±0.1)mg/L均明显较对照组(21.7±3.8)个/HP、(0.8±0.2)g/24h、(0.2±0.2)m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紫癜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对肾脏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治疗方法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对小儿过敏紫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过敏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1年后复发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过敏紫癜效果颇佳,有益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降低复发风险,显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 过敏性紫癜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埋籽在过敏紫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过敏紫癜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过敏紫癜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耳穴埋籽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紫癜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紫癜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4.65±1.43)d,(9.43±1.57)d,(14.95±2.67)d均短于对照组(7.31±1.84)d,(14.85±2.41)d,(20.34±3.85)d,两组相比(t=7.826,12.919,7.887;p<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耳穴埋籽方法能够优化过敏紫癜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耳穴埋籽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过敏紫癜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小儿过敏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4±0.49)d、(3.18±0.21)d、(7.15±0.42)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小儿过敏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紫癜合并生殖器受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男性患儿1446例,其中49例合并生殖器受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器受累表现为生殖器肿痛者20例(40.82%),生殖器紫癜22例(44.90%),生殖器肿痛合并紫癜7例(14.29%)。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者(38.78%)最多见,2例以阴囊肿痛起病者极易误诊,其中睾丸炎者11例,双侧6例,左侧3例,右侧2例;附睾炎者2例;睾丸炎合并附睾炎者1例;6例伴有鞘膜积液;生殖器软组织水肿13例。49例患儿均经内科正规治疗后生殖器紫癜在(8.14±2.47)天缓解;生殖器肿痛在(3.93±0.78)天缓解。随访6个月至4年,随访B超均未出现睾丸萎缩,肾脏受累者均未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结论过敏紫癜起病方式多样,生殖器受累临床上易被漏诊、误诊,可同时伴有多脏器损害,激素治疗有效,预后佳。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生殖器受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敏紫癜患儿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过敏紫癜的患儿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行加味犀角地黄汤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长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皮疹缓解、关节肿胀缓解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长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47.06%)相比,实验组临床治疗过敏紫癜总有效率(94.12%)较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儿童过敏紫癜采用加味犀角地黄汤予以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过敏紫癜患儿各个症状缓解时长较短,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犀角地黄汤 加味 儿童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素钠(Heparinsodium,HS)治疗儿童过敏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的护理体会,探讨护士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1月以来发作AP的患儿1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本科患者年纪小的特点,并对这些病例的护理措施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HS治疗AP安全高且使用方便,除了一般的护理要素,掌握该药物的护理要点有十分必要。结论为了使该药物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熟练掌握其药物特性及操作技能势在必行。

  • 标签: 肝素钠 过敏性紫癜 护理 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