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中,有数百处似长城非长城、用石块砌成的古代建筑遗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人认为这些遗迹是东周时期的楚国长城。于是,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发现之初,考古工作不深入,出土材料不丰富,关于这类遗迹的性质,一直争议较多,其中较主流的看法是这类遗存就是文献记载的“楚长城”,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

  • 标签: 建筑遗迹 考古工作 重大考古发现 鄂西北地区 东周时期 方城山
  • 简介:宣恩地处长江中上游,具有山地、水系、气候等方面的区位特殊性,利用1959~200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宣恩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近51a来宣恩平均温度(除冬季)1980年代中期前降温,后增温,冬季呈持续增温趋势。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相似,不同的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增温幅度要大于平均温度。不同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呈持续升高趋势。年平均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加,冬、夏季日较差减小,而春、秋季却呈增加趋势。分析认为,小城镇的增温现象不可忽视,宣恩最低温度变化受人为影响更加显著。

  • 标签: 山地 温度变化 MANN-KENDALL法 湖北宣恩
  • 简介:摘要:FY1井是在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带的一口超深预探井,该井对鄂西渝东下组合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井钻探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复杂地质、工程难题。本文通过FY1井钻探情况分析四川盆地鄂西渝东超深钻井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分析相应对策。

  • 标签: 四川盆地 超深井 技术难点 对策
  • 简介:摘 要: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是我省变质岩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为全面掌握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依据“竹山县城关镇地质灾害调(勘)查”项目的开展实施,运用统计方法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区内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为后续地质灾害有针对性进行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鄂西 变质岩地区 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简介:湖北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鄂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旅游资源丰富。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旅游产业,这对于发展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资源和带动效应等方面着手,探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民族文化
  • 简介:为了评价鄂西建始地区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勘探开发潜力,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低温N2吸脱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析了其储层特征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隆组页岩储集空间以矿物溶蚀孔、有机质孔为主,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孔隙度为0.65%~2.79%,渗透率为0.0008~0.4621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质量分数为1.62%~13.60%,具有良好的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过成熟晚期阶段。现场解析法测得富有机质页岩含气质量体积为0.741~3.703m3/t,平均为2.714m3/t。页岩吸附气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和有机成熟度均呈弱的正相关性。建始地区大隆组页岩具有较好的页岩气生烃和储集条件,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

  • 标签: 页岩 储层特性 有机地球化学 含气性 大隆组
  • 简介:摘要鄂西地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下二叠统孤峰组和上二叠统大隆组中发育有薄层硅质岩。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层状硅质岩属于正常海水中生物化学和化学沉积;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茅口组灰岩中燧石结核不属于典型的热水沉积相,但受热水作用的影响,而孤峰组硅质岩受热水作用明显。鄂西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是四周被古陆或台地环绕的半封闭深水相滞流盆地。鄂西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是由裂陷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台地内部的盆地滞流还原环境。

  • 标签: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深山剿匪鄂西南战役结束后,我师奉命改为恩施军分区,由李人林任政委兼地委书记,我任司令员,江贤玉任副司令员,张难任副政委,熊光武任参谋长。遵照中南局、中南军区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的指示,军分区边战斗、边分散占领城镇,并组织武装工作队迅速分赴农村,发动群众,肃清匪患,建立基层政权,准备土改。恩施地区,北起巴东,南至来(凤)咸(丰),西起利川,东至鹤峰,上通巴蜀,下临潇湘,境内群山起伏,逶迤连绵,山势险要,地形复杂,历史上就是草莽出没、群寇称王的地方。当时鄂西土匪多是由国民党加委的“军、警、特、宪”的组合产物。据不完全统计,在巴东、房县有李殿臣;利J!I有王冠南、曾照品;建始、鹤峰有钱甫堂;宣恩

  • 标签: 军分区 土家族 来凤县 土匪 部队 恩施地区
  • 简介:雷子和青竹雷子先前不是我们村里人,是六十里开外的清潭公社雀山冲人。上高中时,与我家东院儿的青竹是同学。他来到我们这儿落户,是为了和青竹的爱情。

  • 标签: 《鄂西人物》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 简介: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聚落形式主要有城市和村落两种类型,其发展演变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两个阶段。土司时期,城市稀少,城址多在盆地(或坪坝)或临近长江之地,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政治、军事职能较强;土司村寨的分布大势是北少南多,村寨的规模相对较大,非土司区村落分布稀散。改土归流后,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多,城址的分布渐趋均衡,但城市的规模仍不大,内部结构较土司时期复杂,城市除仍具有政治、军事功能,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有所增强;村落多集中分布于原土司区,村落的数量增多,但规模较小。影响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分布与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民族因素。

  • 标签: 鄂西南民族地区 聚落 城市 村落
  • 简介:峡江地区自古即为联系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湘西北环洞庭湖流域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地带。作为其中一部分的鄂西峡区,其西周时期考古遗存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本文试图对过去的研究作一总结,指出其在文化分期、分类、文化因素分析及族属推定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方面研究的深化提出建议。

  • 标签: 鄂西峡江地区 分期 文化因素 族属 回顾 展望
  • 简介:我国鄂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而少数民族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对策 民俗
  • 简介:水平井技术和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与该地区地应力分析是分不开的。结合建111井、河页1井以及建页HF-1井三口页岩气井开发情况,通过鄂西渝东地区地应力剖面的建立,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分布方向,并根据地应力分布方向确定了水平井井眼方位、优化了射孔方案,并根据分层地应力大小,优化了施工规模,选择了合理的支撑剂,从而指导了该地区页岩气的开发,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地应力分析 压裂 页岩气 水平井 地应力剖面
  • 简介:木文据耀岭河群变质火山岩中,获得的Sm—Nd等时线年龄值Rb—Sr等时线年龄值,单锆石206Pb/238U的年龄值并结合Pb、O同位素研究认为本区因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同位素均一化,Sm—Nd及Rb—Sr部分等时线年龄偏低,而单锆石的年龄值,证明兴凯运动早期曾在本区产生热事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区耀岭河群的年龄应在711—805.8Ma之间。

  • 标签: 鄂西北 耀岭河群 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鄂西地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十堰市及周边地区老人进行口腔检查、发放调查问卷和宣传口腔保健知识。结果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差,存在口腔卫生习惯欠佳,牙科就诊需求低等问题。结论老年人普遍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口腔健康知识,政府逐步建立和健全初级口腔卫生服务体系。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健康 保健行为
  • 简介:摘要:鄂西北红坪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勘探工程,工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跨神农架林区、十堰市房县两个地区,两个地区以高山山脊为分界线。工作区主要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主要目的层,勘探目的层段的埋深1500m~2000m之间,开展地震数据解释,并研究关键层位的识别与解释,查明地下层位分布特征和构造格局,为调查井井位选取奠定基础。

  • 标签: 鄂西北地区 页岩气 二维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解释 区域地层特征
  • 简介:往往,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就在月白风清的秋夜,悄悄地潜入了我们的心底。实际上,恋乡情结始终就藏在日子里,就像我们始终淹没在日子里一样。故乡始终流动在回望之中,就像我们的血液始终流动在身体里一样。

  • 标签: 《鄂西乡路叙事》 甘茂华 作品欣赏 散文
  • 简介:鄂西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这里推行“以夷制夷”的羁縻政策。元朝开始发展为土司制度,历经明朝,至清雍正13年,鄂西土司全部纳土,改土归流顺利完成。鄂西土司制度的历史沿革鄂西地区山高水深,气候多变,交通闭塞,语言风俗与内地不同,历来就被称为溪峒蛮夷之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唐王朝对“溪峒蛮酋归顺者,世授刺史,置羁縻州县,隶于都督府,为授世职之始”。①唐朝曾在鄂西设立“清化郡”(即清江郡——引者注),辖清江、建始二县。②“宋参唐制,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其酋长皆世袭。”③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施州

  • 标签: 唐王朝 世职 都督府 以夷制夷 宣慰司 清江郡
  • 简介:<正>大溪文化在四川东部巫山县大溪镇发现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在川东、鄂西、湘北等地相继发现并发掘了数处大溪文化的原始社会部落遗址。已知大面积发掘的遗址有中堡岛、关庙山、清水滩、红花套、毛家山、桂花树等。这些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认为,大溪文化是一独具风格的原始文化。认真研究这一文化,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长江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物质文化的面貌以及研究南方楚文化的起源等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又在鄂西地区相继发现了不少的大溪文化遗址。如秭归县朝天咀,大坝沟、龚家大沟,宜昌四渡河;宜昌市紫阳河;宜都县古老背、孙家河;长阳县桅杆坪、

  • 标签: 大溪文化遗址 鄂西地区 中堡岛遗址 长江中游 原始社会 原始文化
  • 简介:鄂西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之一,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会战既歼灭了日伪有生力量(据官方统计,鄂西一役,共毙伤敌官兵25718名,马1384匹,毁灭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舶122艘,仓库5所),使鄂西广大国土未遭日寇铁蹄的蹂躏,又保住了陪都重庆的门户,它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影响极大.身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和湖北省政府主席之职的陈诚,是这一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于战役的胜利有直接关系,在督率将士抗日守土方面,功不可没.

  • 标签: 陈诚 鄂西会战 抗日战争 中国 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