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输入DC-DC变换器由于其独特的电路拓扑结构,在结合利用诸如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等电源容量及电压级别各不相同的无公害能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功率开关器件在硬开关状态下动作,由此产生的功率损耗及噪音污染成为问题.本文对多输入变换器中最常用的2输入升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部分共振特性进行了探讨,在储能电感处于非连续电流工作状态下,以极其简单的电路方式,实现半导体功率开关的零电压零电流导通,输出整流二极管的振荡电压的消除及零电流关断,从而改善了变换器的转换效率并降低了其所产生的噪音.

  • 标签: DC-DC变换器 部分共振特性 拓扑结构 储能电感 功率损耗 噪音污染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直升机滑跑地面共振特性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其中地面共振检查试验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检测内容之一,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地面共振发生的几率,还保障了直升机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由于技术等因素限制,对直升机滑跑地面共振特性分析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标签: 直升机 滑跑地面 共振特性 分析
  • 简介:火炮空回角是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炮身构造与设计理论进行空回角计算时效率低的问题,在火炮起落部分受力分析基础上,推导了空回角的强迫阻尼振动方程,根据空回角在欠阻尼特性下将产生振动的特点,运用Laplace变换得到解析解。给出仿真算例并研究了不同结构与物理参数对火炮空回角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火炮空回角计算效率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为火炮设计及射击诸元实时修正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火炮空回角 起落部分 射击精度 LAPLACE变换
  • 简介:建立了支承局部共振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利用振动数据进行局部共振频率预测的方法。进行了转子动力学试验,试验转子含有2个盘和2个支承并固定到柔性摆架上,试验中出现单个支承外传力超限,但盘的振动位移幅值较小,且有上升趋势的现象,符合支承局部共振的特征。利用局部共振频率预测方法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理论预测的局部共振频率。进行了模态试验,得出的局部共振频率与理论预测吻合,同时也验证了局部共振诊断。结合模态振型对摆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消除了该处局部共振

  • 标签: 转子特性参数 局部共振 模态试验 故障诊断
  • 简介:本文以中观孔隙结构的Whit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部分饱和孔隙介质模型,利用Biot方程的建立思路和Johnson推导的体变模量,推导了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的纵波方程,并以平面波为例,求取了方程的衰减系数,分析了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地震波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在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地震波在低频段也会发生明显的衰减和频散现象,频率越大,衰减越大;且第二纵波的衰减比第一纵波更为明显;这一结论弥补了Biot理论在描述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波的衰减现象的不足。文中还研究了孔隙度、饱和度和模型内径尺寸对第纵波衰减特性的影响机理,主要表现在在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波的衰减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油气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孔隙内径尺寸小于二分之一外径尺寸时,波的衰减随内径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当内径尺寸大于二分之一外径尺寸时,波的衰减随内径尺寸增大而减小。

  • 标签: 部分饱和孔隙介质 地震波方程 衰减 White模型 Johnson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的CPS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和MRI检查和分析。结果(1)CPS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52.5%)显著〉对照组(20.8%),P〈0.05;(2)CPS患者组中MRI异常占57.5%,MRI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认知功能和MRI异常呈负相关(r=-0.018~-0.286,P〉0.05)。结论认知功能、MRI检查对CPS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 认知功能 核磁共振
  • 简介:随着核电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福岛事故之后,小型反应堆因具有放射性源项小、结构简化与大型压水堆相比有独特优势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相继开发了小型堆技术,我国也相继开发了低温供热堆和高温气冷堆等小型堆技术。目前小型压水堆是各国优先开发的目标。针对世界上众多的小型压水堆技术,我国选取了mPower、NuScale、ACP100和NHR-I4种反应堆技术为代表进行总结并对比其设计特点和设计参数,尤其对四种堆型的安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为后续的堆型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小型压水堆 安全性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磁场会改变次级电子运动轨迹,继而影响剂量场分布,磁共振加速器(MR-Linac) X线束剂量学特性与常规加速器有差别。本项目旨在测量和分析1.5T MR-Linac的X线束剂量学特性。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19年5月安装1台瑞典医科达公司Unity型1.5T MR-Linac,使用磁场兼容工具对其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包括表面剂量、最大剂量点深度、射线质、离轴比曲线(OAR)中心位置、对称性、半影宽度、不同机架角度的输出量变化。结果不同射野面积的平均表面剂量为40.48%,平均最大剂量点深度为1.25 cm。10 cm×10 cm射野面积下,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1.47 mm,对称性为101.33%,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6.86 mm和7.14 mm;y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偏移0.3 mm,对称性为100.85%,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5.92 mm和5.95 mm。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量最大偏差达1.50%。结论与常规加速器不同,MR-Linac不同射野面积表面剂量数值趋于一致,最大剂量点深度上升。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造成对称性变差和半影不对称。不同机架角度下的输出量变化明显,需要修正。

  • 标签: 剂量学特性 磁共振加速器 洛伦兹力
  • 简介:摘要感染源控制是腹腔感染治疗的核心,准确定位以及有效引流是控制感染源的要点和难点。笔者基于膜解剖理论及对腹腔感染状态下解剖结构异常的理解,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探索性提出腹腔感染分区概念,旨在引导判断并定位感染源,同时规划精准、安全的引流路径,以期提高腹腔感染的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感染 腹腔分区 膜解剖 膜间隙 解剖结构异常
  • 简介:摘要:研究了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和甲醛合次亚硫酸钠为主要原料的氧化还原引发剂和2-咪基丙烷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本文对聚合反应中引发体系成分、组分浓度、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以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得到了具有高粘度的聚丙烯酰胺引发体系。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的药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合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其特性粘数可达到21.37ml/g。

  • 标签: 冰溶液 聚合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复合引发体系 特征粘数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态势,提升早期病灶检出率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有效诊疗方案,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 bod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B-MRI)对早期肿瘤病灶检出及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具有巨大优势。WB-MRI具有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弥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辐射剂量大、软组织分辨率低的缺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WB-MRI可应用于肿瘤早期病灶检出、影像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同时可敏感检测出转移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情况及血液性肿瘤的骨髓浸润。综上,本文针对WB-MRI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骨转移肿瘤检出以及肿瘤高危人群筛查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身磁共振成像 肿瘤学 早期病灶检出 医学影像诊断 临床分期 临床疗效监测 高危人群筛查
  • 简介:对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和版纳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和含水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竹不同年份的竹材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有一定差异,竹秆生物量最高,含水率最低;在地上部分各指标中,秆质量、秆高以及胸径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勃氏甜龙竹 马来麻竹 版纳甜龙竹 生物量 华安县
  • 简介:通过以在载玻片上自组装二氧化硅薄膜为基底,采用射频溅射镀膜的方法制备了SiO2/Ag微米银帽状结构,对其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所得到的微米银帽状结构其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会随着金属壳层的厚度不同而在近红外光区产生移动.这种复合结构敏感的光学特性在近红外光等离子共振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磁控溅射 二氧化硅 核壳 表面等离子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影像的诊断特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底脊索瘤患者25例、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18例、垂体瘤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肿瘤的T1加权和T2加权信号强度,分析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特性,结果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等情况,但MRI在显示侵犯部位和范围上更加明显。颅底脊索瘤T2加权信号强度显著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CT和MRI影像可为肿瘤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为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颅底 脊索瘤 CT 核磁共振
  • 简介: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取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196℃液氮保存半年,37℃复苏并传至第7代。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冻存复苏后传至第7代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为未冻存的第7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MTT绘制其生长曲线;添加成脂、成骨诱导液进行诱导,油红O、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分别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力旺盛。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44、CD90,阴性表达造血细胞相关的表面标志CD45。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形,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脂诱导14d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诱导2周时茜素红染色阳性,ALP表达活性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冻存后的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及多向分化潜能未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表型 成脂诱导 成骨分化 低温冻存
  • 简介:1.核磁共振驰豫时间(T1,T2)当氢原子核被置于固定的强磁场中时,会分成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方向排列,而形成两种能级状态。这时若用无线电波来照射这些氢原子核,各氢原子核会因周围环境的差异而吸收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能量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这种现象称核磁共振(NMR)。使氢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ω=26753H0式中H0表示氢原子核周围磁场的强度,ω表示使该氢原子核产生共振跃迁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比例常数26753,是氢原子核的旋磁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氢原子 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 无线电波 驰豫时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2-03
  • 简介:为了在广告视觉传达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关于色彩对于广告视觉传达的作用,色彩在表现广告视觉传达的情感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情感共振
  • 简介:文章以山西交城方言为例,探究长时共振特性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价值;以普通话和山西交城方言为语料,4位男性和4位女性长时共振峰均值特征、长时共振峰分布特征、长时共振峰FFT功率谱特征、长时共振峰线性预测谱LPC特征共四方面的长时共振特性进行比较,得出长时共振特性在普通话和山西交城方言之间进行语音同一性检验的鉴定价值不高的结论。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单独作为认定同一的价值特征,长时共振峰线性预测谱LPC特征不可用于交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同一性检验。

  • 标签: 长时共振峰特性 话者识别 方言 普通话
  • 简介:130:97667用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对磷矿石进行间接的生物溶解;130:97682n稳定化的过氧化氢组合物;130:98599c影响镀锌钢板快速磷化的技术条件;130:98606c含有锰和磷的IF型钢材当用熔融锌进行润湿时热还原条件对它的影响;130:98609f镍—磷—聚四氟乙烯三元化学镀层表面的抗张拉力研究;

  • 标签: 文摘 聚四氟乙烯 磷矿石 芽孢杆菌 生物溶解 过氧化氢
  • 简介:呈现良好过滤性能的磷石膏的制备方法;由卡拉塔乌(Karamv)磷矿制湿法磷酸并生产饲料级磷酸-铵盐;一种含有磷酸盐的抗菌阻燃剂;含磷酸铝盐的无机粘结料的制备;耐高温不定型耐火配合物的生产方法……

  • 标签: 文摘 制备方法 湿法磷酸 生产方法 过滤性能 磷酸铝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