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河塘上,一朵莲花默默绽放,悄悄凋落。和以往的每一个清晨一样,小镇弥漫着一份静谧与祥和。日出日入,岁岁的枯荣演绎着时光的飞逝,梁柱上一片艳丽的朱红已渐渐淡褪,只留下岁月深深的烙印。时间不曾停下匆匆的脚步,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

  • 标签: 《错误》 郑愁予 改写 演绎
  • 简介:《错误》源自童年记忆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记:您出生于1933年,童年时期正值中国社会风云变幻,那时有什么特殊的经历?郑: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非常漂泊,在北京、江苏、湖北、湖南、河北等很多地方生活过。

  • 标签: 中国诗人 地方生活 汉诗 文学作品 少年时期 汉文学
  • 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现代诗社的主要诗人,他的诗总体数量不多,但在读者中却流传甚广,其中《错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 标签: 予错误 幽婉蕴藉 愁予
  • 简介:郑愁予早期诗歌中的浪游题材具有较为开阔的文化阐释空间。诗人创造性地接受佛理的无常观,在浪游题材文本的营构中,处处渗入自己的“郑氏”无常观。此外,作品中的浪子形象,不仅具有游侠气质,还或多或少拥有儒家传统精神的特质,体现出“仁侠精神”的精髓对诗人创作生涯的深远影响。郑愁予早期浪游题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质是他青年时期文化观在艺术创作层面的一个缩影,对读者理解其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变化历程不无裨益。

  • 标签: 郑愁予 浪游题材 无常观 游侠气质 儒家精义
  • 简介:台湾诗人郑愁予、周梦蝶二位的现代诗充满着深深的古典韵味,但这种古典韵味秉承的却是不同的精神传统:一呈屈骚风骨、一呈庄禅哲理;开掘的是不同的古典境界:一呈有我之境,一呈无我之境.而呈现的美学风格也各不相同:一者文采风流、一者守道以约.

  • 标签: 郑愁予 周梦蝶 现代诗 古典韵味 比较
  • 简介:从文本细读出发,《错误》中古典意象、意境的化用、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密集的铺垫和照应为人称道,并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的爱情力作,也常被视为政治乡愁作品。但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会发现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被压抑的女性声音",表达的是一种男性化的古典想象。《错误》将女性的痛苦经验进行了超然的审美转化,并且在接受中不为一般读者所察觉,存在着值得反思的意识形态基础。

  • 标签: 《错误》 郑愁予 文本细读 文化分析 女性主义
  • 简介:摘要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的诗歌在台湾诗坛中独具一格,现代的表现技巧中,又具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婉约的抒情气质与温庭筠相近,苍凉悲慨的一面隐现辛弃疾的影子。其代表作《错误》就是运用他独特表达技巧重写闺怨旧题。全诗一股浓浓的古风扑面而来。本文将从意象、人物形象、意境三个角度来分析《错误》中的古风古韵。

  • 标签: 意象 意境 浪子 思妇正
  • 简介:摘要多年来,中职诗歌教学延续了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的老旧模式,学生不爱读、不会读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本文从品诗韵、话诗情和寻诗路三条线路探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诗歌教学路径以诗歌语言之情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诗歌人物心灵之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诗思诗哲之妙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中职诗歌教学核心素养
  • 简介:好诗的条件会是什么?一直是历史中争辩不休而未得正解的问题,诗人的见解不免成为主观的诗观的表达,评论者的意见往往又是术语的堆砌,读者接受学的反应,也从未有人真正提出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论文试图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去厘清好诗的基本条件,第一层次在于诗人是否能以自己的心与外物交感互动,成就一首好诗,第二层次在于这首诗是否能够唤醒读者的心与外物(包含这首诗)的交感互动,藉以确立一首好诗的基本特质。并以林亨泰的《风景》组诗、郑愁予的《小城连作》组诗为例证,加以鉴识。

  • 标签: 心物交感互动 林亨泰 郑愁予 《风景》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