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敏皮炎运用“荆防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年限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收治的过敏皮炎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荆防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其血清EOS、IgE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敏皮炎运用“荆防汤”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血清指标的改善,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建议可加强应用力度。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荆防汤” 疗效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皮炎患者可以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主要对该类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作用效果进行相应探讨。方法:选取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两组患者形成对比作用,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过敏皮炎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更高,护理作用效果更加显著,而对比之下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式则不具有良好优势,对过敏皮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并不显著。结论:对过敏皮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具有更高的优势和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过敏性皮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对过敏皮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过敏皮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饮食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皮炎患者护理中饮食干预的运用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时段内收治的过敏皮炎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抽签法纳入常规组、干预组,各组55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联合使用饮食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和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总有效率较高(94.55%>78.18%)、总满意度较高(100.00%>90.91%),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过敏皮炎患者,饮食干预护理疗法可明显增强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饮食干预 临床效果 护理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应用于过敏皮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的90例过敏皮炎患者列为研究对象,较早期收治的列为参照组,后期收治的列为分析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组则使用饮食护理方法,就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经过半年的随访追踪,分析组对象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更低于参照组的13.33%(6/45),组间验证后P

  • 标签: 饮食护理 过敏性皮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过敏皮炎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总计6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过敏皮炎患者,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计算机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化疗基础上,辅以辩证中医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敏皮炎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既能提升治疗有效性,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运用及推荐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方案 过敏性皮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一例PICC重度过敏皮炎的肺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敷料治疗达到治愈的护理体会。 方法 采取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敷料治疗,连续4d使用NS代替常规皮肤消毒液,留取皮肤分泌物化验,对比检验。 结果 患者重度过敏过敏皮炎痊愈,PICC可安全使用。 结论 PICC重度过敏皮炎患者伴皮肤破损,出血时可短时间使用NS进行皮肤清洁,护理综合干预可促使患者PICC过敏皮炎痊愈。

  • 标签: PICC 重度过敏性皮炎 薄型泡沫敷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加减辅助治疗过敏皮炎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玉屏风散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经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97.06%;在临床体征变化情况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玉屏风散加减 过敏性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过敏皮炎患者应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过敏皮炎治疗的患者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35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35例应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较参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症状总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过敏皮炎,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对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桂枝汤方加减 过敏性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过敏皮炎患者在采取饮食干预时的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8月,选取71例我院收治的过敏皮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n=36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满意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饮食干预 过敏性皮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324例过敏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 氯雷他定 过敏性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324例过敏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用抗菌水凝胶II型 氯雷他定 过敏性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气道过敏疾病患儿气传过原致敏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诊断为气道过敏疾病并进行气传过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2557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5岁组、6~11岁组、≥12岁组;按疾病分为过敏鼻炎组、哮喘组、过敏鼻炎合并哮喘组。比较年龄组别和疾病组别共18种气传过原阳性检出率的分布差异。结果2557例患儿SPT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夏秋季杂草花粉类、霉菌类、春季树木花粉类、尘螨类等;强阳性检出率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籽蒿花粉、葎草花粉、粉尘螨、白桦花粉、洋白蜡花粉。≤5岁组阳性检出率为71.5%(539/754),6~11岁组阳性检出率为78.5%(1241/1581),≥12岁组阳性检出率为81.1%(180/222),不同年龄组间气传过原SPT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5,P<0.05)。≤5岁组主要气传过原为藜草花粉(310/754,41.1%)、链格孢(307/754,40.7%)、葎草花粉(295/754,39.1%)、大籽蒿花粉(293/754,38.9%)和洋白蜡花粉(258/754,34.2%);6~11岁组主要气传过原为藜草花粉(853/1581,54.0%)、葎草花粉(769/1581,48.6%)、大籽蒿花粉(768/1581,48.6%)、链格孢(751/1581,47.5%)和洋白蜡花粉(724/1581,45.8%);≥12岁组主要气传过原为藜草花粉(131/222,59.0%)、葎草花粉(119/222,53.6%)、大籽蒿花粉(113/222,50.9%)、链格孢(112/222,50.5%)和粉尘螨(103/222,46.4%)。过敏鼻炎组阳性检出率为73.6%(1164/1582),哮喘组阳性检出率为72.4%(234/323),过敏鼻炎合并哮喘组阳性检出率为86.0%(561/652),不同疾病组间过敏原SPT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8,P<0.05)。过敏鼻炎、哮喘、过敏鼻炎合并哮喘主要气传过原均为藜草花粉。18种气传过原阳性检出率在3组疾病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气传过原在过敏鼻炎合并哮喘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气道过敏疾病。结论在气道过敏疾病患儿中,气传过原致敏谱在不同年龄组和疾病组间存在差异,临床医生需对气道过敏疾病患儿定期监测过敏原并给予预防性治疗。

  • 标签: 儿童 哮喘 过敏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气传过敏原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作为在人生初期出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被发现与多种过敏疾病相关,并可能是影响儿童过敏进程的疾病过程,该研究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状况,与其他过敏疾病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其对儿童过敏进程的影响,对于理解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儿童过敏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食物过敏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哮喘 儿童
  • 简介:摘要为规范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的诊断和管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专家制定了《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现主要就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及诊断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以便临床工作者精准识别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的食物过敏,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辅助诊断,以免因误诊而过度避食、因漏诊而延误患儿病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 临床表现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舌下免疫治疗对5~17岁室内尘螨过敏患儿的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这是一项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来自韩国过敏专科中心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的6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一半接受舌下免疫治疗12个月,另一半为对照组。通过专家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皮肤点刺试验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舌下免疫治疗显著降低了舌下含服组的特应性皮炎平均测量值,从基线(30.2±10.7)降至第3个月(20.7±8.5),且效果持续至第12个月(21.5±12.4)。然而,对照组仅在基线(30.4±11.9)和第12个月(24.3±10.2)之间表现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室内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水平在治疗组中由基线(0.6±0.5)显著升高至第12个月(1.0±0.7),而在对照组中无明显变化。在基线和第12个月之间,舌下含服组对两种或多种过敏原新的过敏反应(2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2%)。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尘螨过敏患儿特应性皮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新的过敏反应。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皮肤病,以往在年龄、严重度、炎症模式等方面的分型较为成熟,而对不同部位皮损特征的关注较少。最近发现不同部位AD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表明不同部位皮损可能具有不同的炎症模式。因此本文提出AD部位异质性的概念,结合生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皮肤的细胞生物学和微生态特点,分析不同部位AD临床表现、多组学研究及治疗应答的特征,探讨AD的发病机制,为AD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身体部位 微生物群落 转录组 治疗 异质性 炎症模式
  • 简介:摘要:失禁性皮炎作为常见的皮肤性疾病,与患者大小便失禁相关。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根据患者病情提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护理方法,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本文分析失禁性皮炎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提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护理方法,为失禁性皮炎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预防护理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