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透析的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使用金宝8L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11.3ml·mmHg^-1·h^-1(1mmHg=0.133kPa),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使用金宝17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57ml·mmHg^-1·h^-1。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吸中段流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中的V50分别为(2.57±0.53)、(2.67±0.44)、(2.65±0.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0.44)、(2.25±0.48)、(2.28±0.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长期应用高通量透析能够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机体营养状况。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研究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时炎性因子hsCRP、IL-6的表达水平以及机体营养指标ALB、PA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sCRP、IL-6表达水平,ALB、PA浓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周时,研究1组患者的hsCRP、IL-6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ALB、PA浓度均有所升高,研究2组ALB、PA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微炎症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各项检测指标透析前后下降率为BUN值为(69.2±5.3)%,SCr值为(63.1±5.4)%,P值为(58.1±15.9)%,β2-MG值为(1.39±0.62)%,PTH值为(71.3±15.3)%;CHD组BUN值为(68.8±4.9)%,SCr值为(62.8±5.9)%,P值为(56.2±14.7)%,β2-MG值为(33.5±8.4)%,PTH值为(16.5±9.4)%;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BUN、SCr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 简介:火山活动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火山区不仅在火山喷发期能够释放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向大气圈中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区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对于识别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碳排放的相对规模、为国际碳排放谈判积累基础数据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火山区温室气体的排放方式与特征、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并综述了中国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指出深入研究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对于估算火山来源温室气体的释放规模、建立火山未来喷发预测-预警体系、深入理解岩浆脱气过程与机制等问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火山区 温室气体 通量 观测 土壤微渗漏 新生代
  • 简介:短时交通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交通信息、诱导交通与制定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础.基于小波分析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SVR模型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将交通量原始信号分解为逼近信号和细节合成信号,利用SVR对2种信号分别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合成预测结果.应用该方法可实现时间间隔为5min的交通量预测.实例分析表明:与直接应用SVR模型相比较,小波-SVR模型各项评价指标更优,其为交通量实时准确预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 标签: 公路运输 小波-SVR模型 交通量预测 小波分析
  • 简介:可燃材料在火灾中的受热程度直接决定其实际的火灾危险性。材料表面的入射热通量是表征材料受热程度的关键参数。在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受热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材料表面入射热通量的计算方法,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正确评价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和模拟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建筑火灾 可燃材料 入射热通量 净热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则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血浆清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三酰甘油、血尿素氮、和血磷、钙)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 标签: 老年 慢性肾衰竭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16-02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的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的7个品牌的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的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的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的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的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的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的菌群组成与地域性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的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的细菌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的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的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血液透析病人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高通量组(n=53)采用FreseniusFX60高通量透析器,普通组(n=50)采用FreseniusF7HPS透析器,比较两组病人透析前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检测值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高通量组在单次透析和透析6个月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磷值低于普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通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病人对治疗依从者占92.45%,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清除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降低尿毒症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高通量透析器 血液透析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对照组患者(n=16)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液灌流联合低通量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n=17)为2014年7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患者,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AST、BUN、Cr、CK、CR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AST、BUN、Cr、CK、CRP下降更加显著(P〈0.05).两组所需净化时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蜂蛰伤可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少尿期持续时间,对炎性介质和大分子毒物的清除优于血液灌流联合低通量血液透析.

  • 标签: 血液灌流 高通量透析 重症蜂蛰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高通量透析和普通血液透析在治疗6个月及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BUN、Cr指标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2-MG、IPTH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大、中分子物质及毒素清除率高,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并发症,远期疗效良好,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普通血液透析 尿毒症 血脂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大型节点立交(协睦立交)工程概况、交通量预测范围、预测对象、预测年限、预测方法、交通生成及出行方式划分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得出交通量预测对大型节点立交等设计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

  • 标签: 大型节点立交 交通量 预测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离免疫细胞进行高通量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变体(TCR),组库分析的区别及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纯化CD3阳性T细胞和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制备TCR测序所需样品各1例,提取DNA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DR3区域,将扩增得到的PCR产物纯化后构建免疫组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免疫细胞提取DNA后均能够满足TCR免疫组库建库需要,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互补决定簇3(CDR3)区域长度呈高斯分布,来自健康志愿者的TCR具有丰富多样性,肿瘤患者TCR多样性呈寡克隆分布。结论纯化的T细胞或者直接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均可用于免疫组库构建及后续TCRCDR3受体库高通量测序分析,TCRCDR3多样性可能直接反应机体免疫状态。

  • 标签: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互补决定簇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5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高通量组病人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子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均有一定疗效,跟常规血液透析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更有利于改善病人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 随机对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58-01
  • 简介: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据IPCC(2007)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增加1.1~6.4℃[1]。由此,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增温控制实验,预测各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但是目前野外增温控制实验主要集中在温度受限制的中高纬度地区的草原、农田、冻原和森林生态系统[2-3],在30°N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野外增温实验很少见[4-6]。

  • 标签: 控制实验 CO2通量 全球平均温度 森林生态系统 全球变暖 中高纬度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低通量透析30例(HD组),高通量透析30例(HF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N组)。HD组和HFHD组每次血液透析时间、透析液成分、透析液流速均相同。HD组和HFHD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常规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CD4^+/CD8^+百分比的变化。对照组也用相同方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组)(P〈0.01),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比较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及HFDF组患者透析后CD3^+,CD4^+及CD4^+/CD8^+较透析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HD组CD3^+,CD4^+及CD4^+/CD8^+较HD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T细胞亚群 高通量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