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快速法中的年数总和法.以倒序年数为逐年递减的依据,各年差距都是年数总和分之一,为等差递减。最高年折旧在快速法中较低,递减方法也易于计算。但是各年递减差额与最低年折旧相同,形成年限数即是最高为最低年折旧的倍数.年限越长递减程度就越大。以挣残值5%为例:第一年是平均年折旧的160%(4年)至196%(45年)最后一年折旧占原值的9.5(4年)至0.092%(45年)。使用年限越长,最后几年折旧越低,低到按年计算,已无作用,它的递减程度也很大,不利于广泛应用。

  • 标签: 选率年限递减法 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核算
  • 简介:双倍余额递减,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的双倍去乘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年度的期初帐面价值,得出年折旧额,再按平均法分配到各月的一种加速折旧法。作为我国仅允许采用的两种加速折旧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较之年数合计法更难于理解和掌握,易被误解。在此,笔者就目前社会上对该法的几种观点谈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 标签: 双倍余额递减法 直线法折旧 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 年数合计法
  • 简介:应用双倍余额递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兴海双倍余额递减是加速折旧方法之一。新财务制度规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及技术进步快的电子、船舶、机械工业企业等,其机器设备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下面就新...

  • 标签: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 预计残值率 年折旧额
  • 简介:本文根据建筑物实际耐用年限的差异性和风险性特点,结合目前国内相关规范和实际操作方法,对耐用年限确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鉴日本耐用年限评定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以耐久性损伤机理作为理论基础,初步对适用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建筑物耐用年限评定法进行探讨.

  • 标签: 使用年限法 建筑物 损耗率 中国 耐久性损伤机理 资产评估行业
  • 简介:一李铁在修经济学博士的时候,一位资深的美国教授曾对他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这个规律说的是:人从多获得一单位物品中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当时李铁初到美国,英文很差,听得云遮雾罩。那教授看他一脸惶惑,便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在沙漠中口渴难耐的时候,你喝第一杯水从中获得的满足是最大的,第二杯水给你的满足就会减少,第三杯水会更少……总之,

  • 标签: 王钢 一杯水 苦水村 给你 李铁 人从
  • 简介:本文分析了钢闸门在运行过程中因锈蚀损伤而引起的应力变化,对钢闸门的使用年限估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就延长钢闸门的使用年限提出了若干措施。

  • 标签: 钢闸门 运行 锈蚀 损伤 应力
  • 简介:尝试利用裂隙演化的非平衡统计理论对岩体断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进行简单描述,借助统计理论和扫描电镜(SEM)手段,对塌陷区围岩断裂失稳的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为塌陷区失稳位置的反演和准确推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减法 小学 数学教学 人教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简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古老故事在很多年以前就被拍成了电影,如今更以歌曲等多种形式令人耳熟能详。人们喜爱三个和尚的故事不只是其情节的趣味横生,更在于其蕴涵哲理的深远。从经济学的角度,三个和尚的故事印证了一个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 标签: 边际收益递减 多种形式 和尚 经济学
  • 简介:如果有一种药物吃了能活一百二十岁,相信大家一定都会去买。

  • 标签: 长寿 限食 中年 药物
  • 简介:1前言焦化厂现有七个配煤塔,上部为直径8米、高7.1米的圆柱形,下部为锥角65°、高7.1米的圆锥形,均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每个容量350吨(见图2)。1993年5月,公司决定对现有配煤工序进行技术改造,新上一套"配煤自动化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要实现配煤自动调控,首先要对现有的圆锥形配煤塔进行改造,解决堵料、棚料和挂料等问题,实现下煤顺畅、连续、均匀。

  • 标签: 截面收缩率 折线近似 圆锥形 摩擦阻力 煤塔 焦化厂
  • 简介: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这都没有错;但有时也需要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老子》第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灾祸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严重的.老子说得很在理.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饱食最美味的食品,穿着最舒服和暖的衣裳,不知节制的人一定会损害福气;挖空心思地积攒财物,以富贵为骄傲,不知道收敛的人一定会招致杀身之祸.

  • 标签: 人生需要 需要减法
  • 简介:本研究提出同音和同音度的概念,作为同音字特性的量的指标,并计算出汉字同音为80.49%,汉字同音度的均值为7.85,且为偏态分布.通过对汉字同音度的研究,揭示出汉字同音音节个数随同音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对此规律的讨论引申到可能的语言发展中的"清晰原则".

  • 标签: 同音字 同音率 同音度 平均同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