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阶梯性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52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阶梯性的进行保守治疗、后路单纯减压术、后路短节段融合术、后路长节段融合畸形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及随访后腰痛VAS评分及腿痛VAS评分。结果腰痛VAS评分与腿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实施个体化、阶梯型治疗可有效减轻腰痛及腿痛症状,治疗需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退变性 腰椎侧凸 椎管狭窄 阶梯性治疗
  • 简介:摘要腰椎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属于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较多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机体年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腰椎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本文将对腰椎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腰椎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此为临床手术治疗腰椎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提供指导。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退变性腰椎滑脱 手术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狭窄全面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32例腰椎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均未出现并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100%。结论加强腰椎狭窄全面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督活血汤加味治疗腰椎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腰椎狭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西医组(2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中医组(20例采用通督活血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西医组患者高,P<0.05。结论对腰椎狭窄患者实施通督活血汤加味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增强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通督活血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探讨腰椎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诊断,调查我院骨科医师对腰椎失稳的认识程度。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6年7月诊断有腰椎狭窄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内容包括疾病诊断、性别、年龄,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前5年组与后5年组,并对腰椎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人数占腰椎狭窄患者总人数比例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五年组与后五年组两组比较,后五年组腰椎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人数占腰椎狭窄患者总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前五年组(P<0.05),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五年组平均年龄较前五年组呈增高趋势。结论由于对腰椎不稳的不断深入研究,我院骨科医师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度显著提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腰椎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患者也日益多见。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失稳 诊断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腰椎狭窄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狭窄患者50例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针灸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距,使其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不存在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腰椎狭窄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成效明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补肾活血法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应用推拿针灸治疗对下肢疼痛、麻木等效果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4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对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推拿针灸法进行治疗,持续治疗7~14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对象应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后其痊愈、有效、无效和总有效分别占72.50%、20.00%、7.50%和92.50%,治疗总有效率就较高。治疗前患者的下肢疼痛、肢体乏力、肢体麻木评分与治疗后7d、治疗后14d分值,三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抽取的腰椎椎管狭窄患者选择应用推拿针灸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疼痛、乏力和麻木的状况,值得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临床治疗中推荐应用。

  • 标签: 推拿针灸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下肢疼痛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X线表现及腰椎关节突关节含水量的MRI特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月诊断的5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单节段滑脱(L4椎体前移),X线片上无椎体变形、旋转及侧方移位,除外非退变性患者。腰4前移的百分比用侧位X线片上腰4椎体后缘相对于腰5椎体后缘前移的距离与腰5上终板宽度的比值乘以百分之百表示。通过轴位MRIT2像分析腰4-5关节突关节的含水量。腰4-5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值通过轴位MRIT2像上双侧关节突关节高信号区(即关节面及关节腔内的关节液)宽度的总和与双侧关节突宽度总和的比值来表示。结果在53名患者中,43名患者的MRIT2像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而MRIT2像未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的10名患者的侧位X线片均出现轻度椎体前移(<Ⅰ度)。MRIT2像出现关节突关节高信号的43名患者的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平均值和腰4椎体前移百分比分别为0.14和18.1%。统计学结果为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T2像腰椎关节突关节含水量值与X线上的椎体前移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MRIT2像腰椎关节突含水量增多应高度怀疑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存在。

  • 标签: 腰椎 退变 关节突含水量 腰椎不稳 MRI X线
  • 简介:目的探讨椎间盘后路镜在治疗腰椎狭窄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10月空军总医院10例腰椎狭窄患者行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62岁。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和Naha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8.3%,Nahal分级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0.0%。结论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狭窄的手术方法,对于症状与狭窄节段一致的患者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后路镜
  • 简介:摘要LSSS(Lumbarspinalstenosissyndrome,腰椎狭窄)指的是由于不同的病因造成的腰椎面积变的狭窄狭窄腰椎会对腰椎根部的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导致各种病症,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该病多发于老年人,也有极少数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腰椎狭小的年轻人,这种病症属于一种慢性病,主要症状为腰部神经胀痛,腰部以下麻痹,长期坐骨的神经病痛以及偶尔跛行。本文采用毫火针与新正骨疗法相结合的医疗手段对治愈LSSS的96个临床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毫火针 正骨疗法 腰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6年收治的5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其中26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6例选择手术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HQOL生存质量和JOA量表的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获得52份HQOL生存质量和JOA评分量表结果,手术组患者的HQOL结果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的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越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但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长,而且住院费用高。对于病情复杂患有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保守治疗。

  • 标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椎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胸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椎管狭窄患者60例,包括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34人。对临床6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41个月进行跟踪回访,发现恢复优良患者有49例,良好有8例,一般有2例,无改善1例,恢复优良的患者占总患者的81.7%。结论胸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诊断时应辅以影像学结果进行判断。治疗胸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中以手术减压较为常见,具体手术方法方式可根据挤压的部位以致压物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胸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用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患者中选出138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应用非手术疗法,B组患者应用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B组短,P<0.05;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JOA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VAS评分高于B组,在SF-36量表的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治疗中手术疗法的住院时间虽然长,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高。但是对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DLSS患者,可先接受非手术疗法,在身体条件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 非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性腰椎狭窄的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比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进行术后腰痛ODI评分为(2.6±0.9)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狭窄能缓解疼痛度,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5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2例。研究组33例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32例患者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JOA改善结果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稍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改善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狭窄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对疼痛改善率高,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获得良好的成效。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的17例病患的资料,从而对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凸Cobb角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十七例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47±2.69)月。术前患者平均VAS评分(6.78±0.93)分,ODI评分(68.84±7.14)%,Cobb角(21.51±9.49)°;术后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2.39±0.94)分,ODI评分(30.74±9.12)%,Cobb角(5.31±3.44)°,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82.35%。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情况,且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

  • 标签: 退行性腰椎侧凸 后路手术 椎管狭窄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