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危险因素分析是制定各种疾病干预措施的重要基础。就近视的危险因素,已经提出了大量的证据,但对于各种混杂的危险因素,目前并未进行系统地分析。为了有助于设计近视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应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明确因果联系,阐明机制。统计分析往往由于变量的相对变异而变得复杂,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或随机临床试验来证明某个因素与近视之间的因果关系。当采用这种严格的分析方法后,就可以系统地分析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措施与近视的相关性。然而,Meta分析表明,更久的近距离工作与更严重的近视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较弱且不一致,而更长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更低的近视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临床观察结果与此结果较一致。对近距离工作和户外活动时间的评估,传统上是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的,但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可穿戴客观监测设备来进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证实了受教育年限增加与近视发病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随机临床试验证实了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对近视进展具有保护作用。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将限制屏幕使用时间作为控制近视流行的干预措施,但屏幕使用时间增加与近视的相关性证据并不充分也不一致。尚需对提出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验证其对这些变量是否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近视 预防 昼夜节律 患病率 饮食 危险因素 教育 近距离工作 户外活动时间 屏幕使用时间 孟德尔随机化 随机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 标签: 近视 近视,退行性 预防医学 述评
  • 简介:摘要: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这是现代医学对近视的解释;在中医学上是这样解释的: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人数接触的都是关于现代医学近视方面的知识,而对中医学方面却不是很了解。本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从中医学方面对近视病因病机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从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学理论指导当代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近视 中医 病因病机 治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龄孩子近视高发生率、低龄化、重度化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证明导致近视问题严重的原因是1、用眼环境的变化。2、用眼要求的变化。3、近视虽然可以预防但是目前的近视预防方式都有着“坚持、认真、准确、长时间”等高人性限制的要求。

  • 标签: 不近视“疫苗” 《湿蒸护目宝》 近视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用眼习惯和父母近视近视进展的关联情况。方法以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用眼习惯和父母近视对一年后近视进展的影响。结果用眼习惯评分与视力呈正相关[β=0.010,95%CI:(0.002~0.018),P=0.016];父母近视与视力呈负相关[β=-0.046,95%CI:(-0.073~-0.019),P=0.001]。按父母近视的分层结果显示,健康的用眼习惯与父母不近视儿童的视力呈正相关(P=0.040)。结论健康的用眼习惯有助于改善初一学生近视进展情况,特别是对于父母不近视的学生。

  • 标签: 近视 轴长度 视力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儿童近视的比例逐年递增,近视预防引起重视。我国近视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患病高发人群以儿童青少年群体为主,已成为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低龄儿童学龄前就患上近视,戴上眼镜。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近视眼的形成,如:学习压力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且严重的问题,降低了全民的健康素质。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近视,促进青少年的视力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大家了解和参与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家校结合 防控 儿童近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和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轴长度 近视 预测模型 儿童 青少年 近视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处可见的眼镜店和宣传广告在无形中证明了一个问题——近些年我国社会的近视人数越来越多。其中,小学生占据着十分庞大的比例,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在未来对其学习、生活、工作造成束缚。因此,小学教育应适当做出改变,摒弃传统只关注学生学习的刻板思想,将注意力适当投放在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方面,主动研究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 标签: 小学生 近视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