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哈萨克民间斯坦是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内容丰富,诗句优美,是哈萨克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其中的比喻修辞方式特别发达,包括显标比喻、隐标比喻和混合标比喻等多种类型。同时,在喻体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民族极具特色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思维方式。

  • 标签: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 比喻 民族特色
  • 简介:一我想,我是被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给下了蛊了。我第一次看《伊斯坦布尔》时,是2007年的晚夏,我在当时的读书笔记里这样写道:“乌云沉沉,疾风阵阵,远处有雷声。暴风雨前的风有一种寒气,透过脚尖往上走。空气里一种腥甜的味道。天的另一边,最后几朵亮云与乌云遥遥相对。

  • 标签: 伊斯坦布尔 2007年 读书笔记 帕慕克 暴风雨 雷声
  • 简介: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乌兹别克斯坦的手工艺品十分有名,尤其是黏土娃娃,深受游客欢迎。当地人擅长刺绣,他们的床单、枕套、衣帽等都绣有美丽的花纹。他们手工烧制的盘子也十分精美。

  • 标签: 乌兹别克斯坦 手工艺品 多民族 游客
  • 简介:1940年3月,钱伟长来到加拿大多伦多留学。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原来是学中文的,成为一名文学家,是他从小最美丽的梦想。但是,在他进入大学刚刚第二天,他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了东三省,使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到日寇铁蹄之下。一时间,全国青年纷纷游行示威,要求抗日。

  • 标签: 钱伟长 爱因斯坦 东北三省 不抵抗政策 游行示威 “九一八”事变
  • 简介: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身上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下面就是他和他司机问发生的事。

  • 标签: 爱因斯坦 司机 物理学家 相对论
  • 简介: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沙漠所覆盖。人们从1954年开始修建卡拉库姆大运河,如今,这条运河长达145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给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便利。

  • 标签: 土库曼斯坦 大运河 世界
  • 简介:摘要塔国水电站装机470万千瓦,占塔国总装机的85%以上,是塔国的水电基地。但这些水电站都位于远离负荷中心的山区,电网建设滞后,外送容量不足的矛盾凸显,夏季水电富余电力无法有效外送,严重制约了塔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巴基斯坦夏季电力缺口巨大,本文分析项目的目的就是建设新的电力外送通道,实现电力外送,创造经济效益。

  • 标签: 塔吉克斯坦 水电站 巴基斯坦 电力 外送
  • 简介:一渡船离港以后,渐渐就被浸入红海可怕的闷热里。从亚喀巴上船的人几乎都是加沙人。他们从约旦南下,过海后沿着西奈半岛东岸去埃及的拉法口岸,再从那儿回到加沙。

  • 标签: 巴勒斯坦 诗论 尊严 西奈半岛 加沙
  • 简介:2018年6月26—28日,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姜彤和气候变化室苏布达赴巴基斯坦,参加了巴基斯坦气象局在伊斯兰堡组织召开的“中国和巴基斯坦山地河流的径流组成预估和归因”项目双边研讨会。来自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巴基斯坦洪水委员会、国际非盈利组织负责人,以及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双边交流。

  • 标签: 巴基斯坦 合作交流 中国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 气候变化 风险管理
  • 简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严肃、白色爆炸头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他最为出名的却是一张吐着舌头的“搞怪”照片,这张照片甚至成为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形象符号之一。这张照片究竟是在什么情境下拍摄的?是摆拍还是抓拍?这篇文章将为你一一揭秘。

  • 标签: 爱因斯坦 形象符号 物理学家 20世纪 照片 影响力
  • 简介:终于有一天我们亲手烧掉了祖父和外祖母土地上迎来了我们的新娘子和春天远方的亲人来访,彻夜饮酒轻歌

  • 标签: 诗歌 土地 新娘子 彻夜
  • 简介:2017年12月4日,法国飞轮船与道尔签署了一项关于LNG供应的战略协议。根据协议,自2020年起,道尔将为飞轮船每年提供30万吨的LNG,以满足后者多艘新建22000TEU集装箱船的燃料需求。此次战略协议的合作期为10年。

  • 标签: 协议 法国 集装箱船 LNG 轮船 燃料
  • 简介: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即一种“语言批判”,而“语言”之所以需要“批判”,是因为它一再地诱导我们提出一些同样的,但却是错误的“哲学问题”——这样一种观点,从宗教的角度看,即可视语言为“原罪”,“语言批判”的工作即一种摆脱诱惑的过程。“生活形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宗教信仰是在某一生活形式中生长出来的具体样式,宗教语言在特定的生活形式中获得意义。宗教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命的要求与生活方式之间的错位是心灵苦恼产生的根源,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变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宗教 语言批判 生活形式 生命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维特根斯坦曾告别哲学,到偏远的山区当小学教师。我们可将维特根斯坦的这一经历,视为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20世纪3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弗雷泽《金枝》的批评,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人类学的关切。在维特根斯坦对《金枝》的批评中,他认为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功能性的,而是人类愿望的表达和满足。人类学的视野使维特根斯坦认识到了语言的多样性,并促成其中后期哲学的转向。而与语言的多样性相伴随的,是价值的多样性。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中,在某种程度上持有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但这里的'相对主义'与其说意味着'怎么都行',毋宁说是对绝对主义的批评。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人类学 仪式 语言 价值
  • 简介:语言政策为政治服务,语言政策的改变表明政治意图的改变。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经历了多番变化,大体可分为独立前和独立后两个阶段。独立前俄语独大;独立之后,首先推行了哈萨克语和俄语并行,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为通行语的政策,哈语地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自2012年提出更改哈萨克语文字以来,哈语地位逐步提升,2017年底哈萨克文拉丁化正式开启,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还有利于增强全球哈萨克人沟通交流,推进哈萨克语计算机化蓬勃发展。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语言政策 文字拉丁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