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及预防构建。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0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单纯应用戴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戴芬联合痛风泰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检指标与尿酸指标比较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检指标与尿酸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计算后均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戴芬联合痛风泰颗粒进行治疗痛风,不但可以达到良好的消炎、止痛目的,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痛风泰颗粒剂 痛风 尿酸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梅等8种中药颗粒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机制。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乌梅、五味子、薄荷、赤芍、黄连、艾叶、连翘、黄芩颗粒悬液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效果(MIC)测定其抑菌前后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改变,检测其对细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乌梅、五味子、薄荷、赤芍、黄连、艾叶、连翘、黄芩颗粒悬液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MIC依次为:3.2、3.2、51.2、51.2、51.2、51.2、51.2、204.8 mg/ml,MBC依次为:6.4、6.4、102.4、102.4、102.4、102.4、102.4、409.6 mg/ml。除赤芍外,其余中药颗粒ALP抑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乌梅和五味子作用后更明显。结论8种中药颗粒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可能是破坏细胞壁、改变细菌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实现的。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抑菌机制 通透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应用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64例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2例实验组(常规治疗+中药颗粒活瘀消肿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与免煎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2 至 2020.02 时期内诊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 130 例,划分为Ⅰ组( 65 例)和Ⅱ组( 65 例)。Ⅰ组采取免煎颗粒治疗,Ⅱ组采取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 PASI 评分和 VAS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Ⅰ组总有效率为 87.69% , Ⅱ 组为 96.92%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 PASI 评分、 VAS 评分明显优于Ⅰ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62% ,Ⅰ组为 16.92%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传统中药饮片汤剂、免煎颗粒虽可起到治疗效果,但前者呈现疗效佳、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可推广。

  • 标签: 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免煎颗粒剂 寻常型银屑病 效果
  • 简介:【摘 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 应用在产科收治的黄疸患儿中探究其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 200 例本院在过去一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微流体中的光捕获和生物微纳米粒子的精确控制提高微系统的分析能力,因为粒子能够传递和控制在传感 /成像位置,而不是依靠简短,短暂的相互作用。力图,在微流体通道中的力可以被用来控制细胞成像位置或者在传感区域聚集生物分子来提高检测极限。另外,基于等离子体捕获可以利用等离子体传感器捕获被分析的粒子。本文论述了光捕获与处理,强调了光流体在加强分析性能的应用,讨论了光流体在生物 /化学分析方面的潜在进展。

  • 标签: 光流体技术,光捕获。
  • 简介:摘 要:从单元教学设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方式和资源以及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过程等方面介绍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里“板蓝根颗粒制备”教学单位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 标签: 药物制剂 板蓝根颗粒制备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主要对絮凝和絮集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砂浆初始扩展度、 30min扩展度、 60min扩展度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以供参考。

  • 标签: 絮凝剂 絮集剂 扩展度
  • 简介:摘 要:复方川贝止咳颗粒是临床中一种应用广泛地的止咳药物,其药物成分分别为瓦布贝母、陈皮、黄芩、紫苑、百部、甘草等,其中其主要的药物成分为瓦布贝母。为有效的明确复方川贝止咳颗粒的药学特征,则需要对分析其药物成分。本文将论述川贝母的药学性质、复方川贝止咳颗粒主药与辅药的药学性质等内容。

  • 标签: 复方川贝止咳颗粒 瓦布贝母 药学特征
  • 简介:摘要:醇沉工艺是中药生产制备的关键工艺之一,是颗粒类中药药剂的主要生活技术,其原理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适当浓度的乙醇进行多次沉降,去除中药中的糊化淀粉物质、粘液质、果胶等杂质,保证药剂纯度。在中药醇沉工艺中,沉降过程极为重要,沉降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中药颗粒制剂品质与药品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针对出醇沉工艺中的沉降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具体醇沉实验操作,分析沉降过程影响因素,目的在于为提升沉降过程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标签: 中药 醇沉工艺 沉降过程
  • 简介:摘要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人们对其造成的呼吸系统影响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近几年,哮喘的患病率较以前明显升高,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及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现就悬浮颗粒物对哮喘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提高人们对悬浮颗粒物的认知及防护意识。

  • 标签: 悬浮颗粒物 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使用中医抗感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68例小儿病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小儿豉翘清热合理治疗,实验组则使用抗感颗粒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 76.47%( 26/34)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221,P< 0.01)。结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采取抗感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感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消炎颗粒中大黄素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3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 ℃。结果大黄素在0.034 6~0.432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制剂中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4.02%,RSD为1.29%(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大黄素 消炎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中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验证金银花、苦杏仁、桔梗及甘草复配是否具有清咽功能。方法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新规范》, 采用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廓肿胀 3种实验方法。分别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3个剂量组 (分别为 1.25g/kg·bw/d、 2.5g/kg·bw/d、 5g/kg·bw/d) 和 1个阴性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 1次,连续 32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一次受试样品, 计算肉芽肿净量、足趾肿胀率和耳廓肿胀率。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肉芽肿净重, 2、 4h中、高剂量组及 6h高剂量组大鼠足趾肿胀率,高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清咽利喉颗粒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

  • 标签: 金银花 苦杏仁 桔梗 甘草 清咽
  • 简介:摘要: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工业上用不熔于正庚烷的组分表示。测试等规指数的方法常用萃取法,萃取时间,试样颗粒大小和丙酮冲洗量是影响等规度测试的主要因素。本次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萃取时间 6 小时,颗粒度为 0.3mm-0.6mm ,萃取结束后加丙酮 30mL 冲洗。因此用最佳的试验条件测试的等规度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准确度也明显提高。

  • 标签: 聚丙烯 等规指数 萃取时间 颗粒度 丙酮
  • 简介:摘要:采用SBR反应器,曝气是主要的控制条件,以垃圾渗滤液中的好氧颗粒污泥为中等品质,并采用SBR反应器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渗滤液处理效果的战略规则。结果表明,在0.080.003m3/h时,两种类型的空气都能成功地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但形状差异很大。颗粒污泥的形成结构气密性高,粒径小,通风性差。颗粒状污泥结构疏松,孔少,但粒径大。当进水量为9001200mg/L时,低曝气系统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3%,高曝气系统的COD去除率可达到80%。在不同的曝气条件下,总磷去除率约为60%。

  • 标签: 好氧颗粒污泥 处理方法 垃圾渗滤液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小儿咳嗽患儿100例作为治疗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安儿宁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组间数据对比P

  • 标签: 安宁颗粒 小儿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接骨续筋颗粒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诊治的骨折患者 96 例作为治疗对象,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 48 例和对照组 48 例,研究组应用接骨续筋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七伤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和骨痂愈合时间。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为 95.83% ,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总有效率 72.92% ,数据对比有意义;研究组骨痂愈合时间短,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中药接骨续筋颗粒治疗骨折疾病可提升愈合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取得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接骨续筋颗粒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颗粒软骨纠正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鼻翼基底过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5例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病历资料。男6例,女9例,年龄16~24岁,平均19岁,皆为单侧唇裂矫正术后并发鼻畸形患者。均取自体肋软骨重建鼻部轮廓,将剩余的自体肋软骨切割成0.5~1.0 mm的颗粒,最后通过切掉前端针乳头的1 ml注射器填充到预先剥离出来的梭形鼻翼基底腔隙内,注射量0.8~1.0 ml。于手术前、后拍摄患者面部照片效果,用Adobe Photoshop CS 6软件进行分析。调查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15例,术后鼻翼基底皆明显抬高,鼻畸形轮廓得到较大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鼻部形态稳定,软骨颗粒未见明显吸收。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分析结果提示鼻基底抬高,患者对整体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颗粒软骨纠正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鼻翼基底凹陷具有可行性,可充分利用剩余的自体肋软骨,减少供、受区损伤,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鼻,畸形 软骨,颗粒 鼻翼基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治疗面部凹陷畸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收治22例面部凹陷畸形患者,男4例,女18例,年龄16~56岁,平均38岁。22例患者均给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面部移植术后与术前图像变化,分析其形态变化。结果22例实施面部脂肪注射填充患者,随访6~12个月,面部凹陷畸形明显改善且患者满意率高,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对面部凹陷畸形治疗效果佳,术后效果持久稳定,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面部 移植,自体 脂肪颗粒 面部凹陷畸形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