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输血治疗患者50例入组,根据入选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根据入选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25例以常规输血质量管理,观察组25例以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管理,记录两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申请单填写标准率及输血记录完整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申请单填写标准率、输血记录完整性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提升,P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临床输血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质量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输血护理靶向监控中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160例输血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信息化管理前,n=80例)、观察组(信息化管理后,n=80例),比较2组的4h内完成输血率以及输血前15min巡视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4h内完成输血率和输血前15min巡视率均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输血护理靶向监控质量

  • 标签: 输血 信息化管理 靶向监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之间,选取对象为190例同期在我院须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这19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方式进行输血;并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输血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以及两组患者的输血成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输血质量指标的符合率或完整性均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指标和血浆用量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低,血小板治疗量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应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改善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输血质量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成分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输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高输血质量的策略。方法分析文献中输血存在的问题,包括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疾病、输血质量管理等不安全因素。结果输血过程存在很多风险因素。结论输血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对于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尽可能消除输血的不安全因素,降低输血问题率甚至消除输血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输血 问题 输血质量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化管理实施在输血护理中提升护士输血质量所发挥的管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20年2月诊治的输血治疗患者50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实施细化管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士的输血质量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输血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输血护理 细化管理 输血质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风险因素,总结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25名输血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输血科进行现场调查,调取8231例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报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结果HbsAg阳性487例(5.92%),抗-HCV阳性97例(1.18%),梅毒抗体阳性49例(0.60%);护士认为风险评分前三位因素为与患者及其家属配合不默契、护理任务重、复杂成分输血。结论输血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于输血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输血风险事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临床输血前、输血中、输血监控与管理非常必要。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护理 监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输血安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100例申请输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输血检验开展质量控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00例申请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配血问题、职业暴露、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输血检验开展质量控制,可以强化患者输血安全性,减少安全风险。

  • 标签: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血液质量控制 血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提高输血质量输血现状和解决对策。方法对我市4家医院输血科的输血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在准确了解输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输血质量的方法。结果我市4家医院输血输血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贮血冰箱不符合要求、输血科人员学历普遍角低、专业人员少、低龄员工笔比例多、输血人员对输血反应缺乏观察等。结论血站输血科的输血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保障输血安全和提高输血质量的根本要求。

  • 标签: 输血质量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接收的92例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图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方式,观察组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输血质量输血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血质量高于对照组[(91.2±2.0)分vs.(74.8±2.0)分,(95.6%vs.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安全性(23.9%vs.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输血质量和满意度,也可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予以推广。

  • 标签: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输血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6家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进行了调研分析,评估了输血安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并提出通过提高输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工作规章制度体系以及加强与病患沟通等措施提高输血质量。结果:经过对6家医院输血科的调研和对比,发现当前的输血情况存在许多风险和潜在问题,导致输血质量大幅度下降。输血科室人员整体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流程和制度不完善、不严格,输血后的后续工作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结论:为提高和保证输血质量,保障患者血液安全供应,应当制定完善的输血制度,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输血质量 输血现状 对策研究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输血流程及输血查对单在输血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3年 1-12月 690例输血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原制定的输血操作流程进行输血,总结输血流程在临床实施中存在的护理质量缺陷,针对存在的缺陷,设计了输血查对单,规范完善了输血流程;选择 2014年 1-12月 632例输血患者为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输血操作流程进行输血,并使用输血查对单,对照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缺陷情况。结果:改进输血流程及输血查对单应用后,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由 2.5%降为 1.3%,在输血护理质量考核中存在的缺陷由 225例降为 37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规范输血流程、使用输血查对单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护理质量,杜绝输血差错的发生。  

  • 标签:    输血流程 输血查对单 输血质量 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