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钬激光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的价值。 方法: 52 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成开放组与钬激光组每组各 26 例,开放组采取常规切开取石及切除息肉的方式,钬激光组借助输尿管镜辅助结石清除及息肉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结石清除率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钬激光组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钬激光组较开放组少,术后并发症总发生钬激光组 3.85% 明显低于开放组 23.08%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应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势。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结石清除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输尿管镜或膀胱镜检查、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尿管下段息肉(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2.6岁;病程1个月~4年。左侧9例,右侧3例,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1例,息肉输尿管口部分脱入膀胱4例,随输尿管喷尿节律性脱入膀胱2例)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对输尿管下段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58.3%(7/12)。误诊为输尿管癌3例,膀胱肿瘤2例,误诊率为41.7%(5/12)。其中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1例。病理诊断为炎性增生性息肉9例,纤维性息肉3例。结论超声是输尿管下段息肉的首选筛查方法,对合并阴性结石、逆行造影困难、碘过敏者更具有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息肉 输尿管
  • 简介: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经气膀胱膀胱颈口囊肿切除术术者:李博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腰硬联合麻醉2手术过程精要2.1自尿道外口置入F8导尿管入膀胱。2.2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观查见: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双侧输尿管口清晰可见,右侧输尿管口可见一肿物突入膀胱,喷尿时,可见肿物明显变大,呈条状。2.3直视下自右侧输尿管口置入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导引下置入输尿管镜,见输尿管下段

  • 标签: 输尿管息肉 斑马导丝 囊肿切除术 钬激光 输尿管下段 右侧输尿管
  • 简介: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31例输尿管结石伴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一次性手术成功27例,占87%,其中上段结石治愈7例,中段结石治愈15例,下段结石治愈5例。另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部分结石串返肾盂,予体外碎石。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30-7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d。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息肉
  • 简介:<正>手术名称:左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输尿管息肉烧灼术术者:于江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2特殊器械使用:国产瑞尔通绿激光和顺康连续冲洗膀胱镜3术中精要:3.1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术区消毒。铺单,贴护皮膜,插入Fr10尿管。3.2先行输尿管镜检查: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等赘生物,双输尿管口清晰可见。3.3水扩张F3输尿管支架管引导下输尿管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输尿管息肉 钬激光 烧灼术 截石位 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5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输尿管镜下碎石息肉清除术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出院均全部痊愈,经过追踪观察,无复发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临床效果及术后追踪观察,采用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及严重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尿道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合并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结石性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6例结石性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息肉,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9.3%(25/28);手术时间为(51.26±22.4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13±0.85)d;术后患者肾积水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进行6—12个月随访发现结石均排除干净,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在结石性输尿管息肉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同期处理息肉和结石,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 结石性输尿管息肉
  • 简介: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息肉包裹性结石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12月至2009年6月期间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息肉包裹性结石2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9例,女71例,年龄17~69岁,单侧202例,双侧8例,结石直径0.8~2.1cm。结果手术成功率89%(187/210),结石直径8~17mm,平均手术时间67~24min,住院时间5N9d,结石排净平均时间19.7±11.3d。碎石失败23例,其中结石体积较大导致碎石不理想4例;输尿管狭窄或者扭曲造成置镜失败或者碎石不理想13例;结石移位被冲入肾盂6例。并发症发生率9%,其中,输尿管口或壁段损伤11例,输尿管穿孔或假道6例,肾周积液并感染1例,输尿管完全撕脱1例。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肉芽包裹性结石是一种相对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输尿管镜 结石 包裹性 息肉 钬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合并输尿管套叠的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例左输尿管下段巨大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合并输尿管套叠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过程,随访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中松解套叠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息肉息肉蒂部附着段输尿管,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端端吻合。术后随访2年,息肉无复发,肾盂及输尿管形态正常。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较大输尿管息肉的可行方法。如输尿管息肉合并输尿管套叠,腹腔镜手术应为首选。术前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套叠 纤维上皮息肉
  • 简介:目的评价膨宫机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我科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中发现结石合并息肉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中下段结石34例,25例采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膨宫机辅助组),27例采用挂高水袋配合人工注水扩张法行弹道碎石取石术(传统碎石组);两组术中均常规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均全部成功碎石,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组均无输尿管断裂、撕脱并发症发生,传统碎石组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膨宫机辅助组与传统碎石组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1VS37.0±6.2min(t=-3.68,P=0.0006〈0.05),碎石时间分别为6.5±1.4VS9.4±1.5min(t=-7.19,P=-0.0000〈0.05);传统碎石组有1例上段结石术中上移至肾盂,术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清除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3个月-1年随访,超声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及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膨宫机持续灌注生理盐水扩张输尿管结合一定的弹道碎石技巧能使术野保持清晰,可明显减少总手术时间、碎石及清石时间,疗效确切,在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弹道碎石 膨宫机 输尿管镜
  • 简介:1病例资料临床上,输尿管息肉比较少见。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不到泌尿生殖系肿瘤的1%,而输尿管息肉等良性肿瘤仅占其中的20%[1]。本院收治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炎性息肉,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图1膀胱镜检查示右侧输尿管口肿物图2膀胱镜检查示肿物随喷尿而扩大

  • 标签: 输尿管息肉 钬激光治疗 膀胱镜检查 输尿管癌 输尿管下段 炎性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的患者,共12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的比较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所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67%(1例),对照组为13.3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33%(2例),对照组为5.00%(3例),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的过程中,运用钬激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帮助患者早日实现康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并息肉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腔内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全部43例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电灼术(URS)和/或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下电灼术(PCN)。结果术后35例获得随访,无一例恶变,5例复发。结论输尿管镜作为确诊及治疗手段,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输尿管息肉 输尿管镜
  • 简介:手术名称:左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息肉切除术手术者:陈修德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尿道内插入F10单腔尿管。2先行输尿管镜检查: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等赘生物,双输尿管口清晰可见,置入斑马导丝,斑马导丝引导水扩张下输尿管镜进入左侧输尿管内,进镜约18cm后见输尿管内多处指状息肉,输尿管管腔狭窄,水扩张斑马导丝引导下输尿管镜越过息肉所在处管腔后见一大小约1.0cm×

  • 标签: 息肉切除术 钬激光碎石 斑马导丝 输尿管口 气管插管 手术名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合并炎性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合并炎性息肉37例患者,以确定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上段结石合并炎性息肉9例,中下段结石合并炎性息肉28例。结果经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合并炎性息肉,上段结石9例患者均成功碎石,息肉同时予钬激光消融,2例患者部分结石上移,术后经ESWL治疗,4周内结石排净。输尿管下段结石28例患者,成功26例,成功率92%,2例置镜失败行开放手术治疗。时间15-60min,随访2-6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合并炎性息肉的有效诊治方法。

  • 标签: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炎性息肉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下2μm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治疗结石合并息肉输尿管梗阻32例。结石直径6~15mm,7例术前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站果32例中,30例(93.75%)1次手术成功。另外2例患者中,1例因术中切割息肉过程中结石上移至肾盂,于输尿管通畅后置双J管,1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较好;1例因输尿管迂曲成角,上镜困难,术中改行输尿管梗阻段(含结石)切除并吻合术。手术平均时间30min(18~90min)。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者3例;2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IVU,输尿管通畅,无残石及输尿管狭窄。结论2μm激光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避免开放手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2ΜM激光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病理库中的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病例,由高年资泌尿病理医师对HE切片进行复习,总结其形态学特点,部分病例加做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别诊断,同时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预后,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学及切片资料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男女比3.1∶1.0,中位年龄36(13~80)岁。术前诊断为息肉者23例,肿瘤19例,结石3例。临床症状以血尿(13例)、腰腹痛(9例)及无症状(9例)为主。多发息肉29例,单发16例;左侧息肉32例,右侧13例;上段息肉29例,中段9例,下段7例。无泌尿系相关病史27例,泌尿系结石病史10例,其余患者具有支架、狭窄或肿瘤病史。手术方式多样,以输尿管局部切除断端吻合术最常见(20例),其次为输尿管镜下息肉切除术(12例)。从病理确诊到随访截至2022年3月:4例患者失访,其余34例随访时间为60个月(3~85个月),1例3个月后息肉复发,1例2年后息肉复发,其余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或狭窄,2例复发者均为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纤维上皮性息肉大体表现多样,可为细长形息肉,可为乳头状或息肉样隆起型小肿物,也可为较大乳头状肿物。镜下分为1、2及3型,其中以3型最多见(28例);本组单纯性纤维上皮性息肉41例,息肉恶变为尿路上皮癌2例,息肉与尿路上皮癌伴发1例,息肉被覆上皮为尿路上皮原位癌、间质为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1例。结论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多样,镜下3种类型易与炎性息肉、腺囊性炎、乳头状瘤等一系列输尿管良恶性疾病相互混淆,牢记鉴别要点,必要时辅助相应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输尿管 息肉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与输尿管结石粘连的息肉组织中是否存在结石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探讨了蛋白在结石息肉粘连、结石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省结石病防治中心收治的2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患者,共收集40例息肉标本。根据息肉组织是否与结石粘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为与结石粘连的息肉组织,对照组为没有与结石粘连的息肉组织。对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息肉组织中结石相关功能蛋白(膜联蛋白A1、草酸钙结合蛋白S100A9、骨桥蛋白和尿调素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两组均存在急慢性输尿管炎和局部尿路上皮增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炎症细胞明显增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膜联蛋白A1和草酸钙结合蛋白S100A9均表达于尿路上皮细胞,但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蛋白染色强度显著增加。尿调素蛋白和骨桥蛋白在两组标本中均未显著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膜联蛋白A1和草酸钙结合蛋白S100A9的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尿调素蛋白和骨桥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膜联蛋白A1与草酸钙结合蛋白S100A9表达量存在正相关(r=0.741,P=0.022)。结论与输尿管结石粘连的息肉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膜联蛋白A1和草酸钙结合蛋白S100A9,这两种蛋白既是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也是尿石症中蛋白信号通路的上、下游蛋白,这两种蛋白可能在结石与息肉粘连、结石生长中扮演关键角色。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息肉 膜联蛋白A1 骨桥蛋白质 尿调素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12例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12例输尿管息肉均于术前通过影像学及活检病理分析得以明确诊断,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均为单发。息肉位于输尿管上段5例,中段4例,下段3例。息肉长1.4--11.0cm,平均6.2cm。开放手术治疗3例,输尿管镜手术9例,手术均获成功,近期无尿漏、感染,远期无输尿管狭窄、闭锁,无息肉复发及恶变。12例输尿管息肉术后病理学检查亦均证实为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为良性肿瘤性病变,亦非癌前病变。影像学检查易于发现肿块及周围病变,活检病理可明确定性,手术干预效果良好。

  • 标签: 输尿管 息肉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