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167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了定量超声(QUS)研究。结果表明,DM患者SOS、SD值均显著低千健康对照组(p<0.01),且IDDM患者的SOS峰值比NIDDM患者的SOS峰值低(p<0.05),表明DM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钙、磷代谢异常,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OP)。结果还显示,女性DM患者低千男性患者SOS、SD(p<0.05),表明女性DM患者更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矿音量明显降低.因此对DM患者应同时服用治疗OP的药物。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DM 骨量 定量超声 OP S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 利用胫骨定量超声(QUS)对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并对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预测骨折危险性提供参考。方法 用定量超声仪检测1368例健康者右胫骨超声速度(SOS),并分析停经时间、骨折史等因素对SOS值的影响。结果 男性SOS峰值在40~44年龄组,女性在35~39年龄组。男性60岁以上各年龄组SOS下降,70岁以上下降更明显(P<0.01)。女性50岁以上SOS即下降(P<0.05)。40岁以前女性SOS值高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明显低于男性(P<0.01)。随着停经时间延长,女性SOS下降,停经5年以内下降迅速(P<0.01),5年以后下降缓慢。围绝经期妇女中,停经组明显低于同年龄未绝经组(P<0.01)。低于青年组均值2.0SD发生率13.37%,50岁以上为18.19%。结论 老年人胫骨SOS明显下降,老年女性下降更为明显。停经因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2.0SD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较适合本地区情况。QUS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危险性具有快捷无创伤等优点。

  • 标签: 定量超声 超声速度 骨密度 胫骨 骨质疏松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钛膜在拔牙后引导生长保持牙槽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选取62例只拔除1颗前牙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1例)为对照组,拔牙后3~4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第2组(20例)为钛膜组,拔牙后牙槽窝经过修整,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将周围组织拉拢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第3组(21例)为钛膜加人工组.拔牙后牙槽窝即刻填入人工并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膜并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牙槽高度的变化。以上各组分别于拔牙后1、2、3及6个月后进行牙槽骨密度的测量。结果在拔牙后5~6个月时,牙槽平均退缩率分别为(26.42±0.89)%,(14.71±0.92)%,(7.434±0.76)%。第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个月时.第2、3组牙槽窝骨密度均高于第1组(P〈0.01)。结论钛膜可以有效保持拔牙后牙槽.部分病例有拔牙创未能关闭及早期裂开现象,适当处理,未明显影响新生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 钛膜 骨密度
  • 简介: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但是长寿要健康,尤其是到了80岁以后,生活自理的程度、判断理解的能力逐日下降,高年龄老人的骨质疏松症应该引起充分的注意。骨骼是人躯体的重要结构,尤其是背脊梁象一座大楼的顶梁柱,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与会丢失,什么是的质量呢?骨骼里面有上千上万的一根根小梁,如果这些小梁的容量降低,

  • 标签: 高龄老年 骨骼 年龄 骨质疏松症 长寿 骨量
  • 简介:上颌颧骨区域可提供较大量的皮质,这个区域的块非常适合上颌前牙或双尖牙区域的植.因为可以免去开辟第二手术区域;选用正确的超声外科器械可以使取手术简单而安全。如同传统的上颌窦植.术后并发症很少,5个月后植区域即可植入种植体.且稳定性、美观效果均较为理想。

  • 标签: 颧上颌骨 自体骨移植 病例报告 超声 骨刀 手术区域
  • 简介:目的: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BMD)的峰值和标准差值,为开展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及骨质疏松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韩国产双能X线矿测量仪(EXA-3000)对晋城地区1400例21~55岁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左侧前臂骨密度测定,进行非优势侧(左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BMD值测定,并分析其年龄分布,建立晋城地区健康人群前臂远端骨密度的峰值和标准差值。骨质疏松的诊断以峰值的均数&#177;标准差的形式建立,均数的计算采用三次方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男、女性前臂的BMD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可采用均数&#177;标准差(xˉ&#177;s)的形式表示。40岁以前男、女性前臂的BMD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且各年龄段BM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以后男、女性前臂的BMD值开始下降,且50岁以后下降明显(P<0.05)。男、女性前臂峰值均出现在41~45岁年龄段。男、女性前臂远端尺桡骨的峰值及标准差分别为(0.5682&#177;0.0647)g/cm2、(0.4209&#177;0.0689)g/cm2。结论建立了晋城地区健康人群男、女性前臂峰值和标准差,为周围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并开展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尤其是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中轴测量或进行药物治疗。

  • 标签: 峰值骨量 骨密度 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研究表明,人可以通过传导感知到超声,并且一些听力受损患者也有超声感知的能力。传导超声感知在医学中的应用很多,在助听方面的应用尤其突出。为了比较传导超声助听器和传统的传导助听器的助听效果,本文采用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别计算单耳传导超声激励和单耳传导音频激励在头内形成的声场。实验结果表明:传导超声可同时激励双耳耳蜗,且传导能力优于传导音频激励。

  • 标签: 超声 骨传导 助听器 时域有限差分
  • 简介:【摘 要】现代人加大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对自己的牙齿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牙科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种植牙技术不断发展,原有的种植牙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也被消除,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也变得更好。在牙种植的活动中,牙槽不足一直是一种处理难度比较高的问题,现结合当前的技术研究成果,探讨应对患者存在的牙比较少的情况的可靠方法,确定种植牙相关的技术研究成果。

  • 标签: 种植牙 骨量不足 修复方法 处理方法
  • 简介:目的:最大限度地预防和保存种植位点的三维.是种植美学修复的治疗关键之一。材料和方法:在上颌前牙区唇侧和舌侧均有牙槽突板折裂的单牙种植病例,结合临床情况应用CBCT进行术前诊断和治疗设计。采用复合PRF技术的种植位点保存技术,择期手术行种植同期轮廓扩增的GBR技术.二期手术行微创切口。采用暂时冠技术行穿龈轮廓的诱导后.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同期进行了邻牙的根管治疗和贴面修复。结果:初步获得患者满意的美学效果和随访期内种植体周围健康。结论:序列治疗的种植修复,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

  • 标签: 种植美学 序列治疗 保存技术 骨量 美学效果 上颌前牙区
  • 简介:人到35岁以后,身体中的骨质总量就逐渐减少,约每10年减少10%-15%,女性绝经、男性60岁以后更是明显减少。骨质减少在早期的表现,有身高缩短、牙齿松动脱落,进一步可发展到全身痛,且因为骨质减少,骨质的脆性增加,易骨折。生活中,上下楼梯或转身等稍不注意即造成股骨骨折,严重的可造成畸形,表现为驼背、变矮、下腹壁突出,

  • 标签: 骨折 骨量 预防 骨质 可发展 身体
  • 简介:目的为既利于骨折愈合,又不浪费,以避免供取出过多及降低供区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合适的植(取)。方法选择自体髂骨植术的45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测量缺损和游离碎块的体积。根据植(取)缺损的比例将患者分为1.0倍组、1.5倍组和2.0倍组3组,每组15例。植(取)分别为缺损的1.0倍、1.5倍和2.0倍。随访12个月,观察3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倍组骨折愈合率为86.67%(13/15)。显著低于1.5倍组(100%)和2.0倍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5倍组和2.0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浪费和提高愈合率,选择1.5倍植较适宜。

  • 标签: 骨折愈合 植骨量 颗粒植骨
  • 简介: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了24%[治疗组平均为(86±6)d,发现LIUS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38%[治疗组平均为(61±3)d,国际上对LIUS在促进愈合融合方面的研究在持续进行中

  • 标签: 低强度 强度超声 愈合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诱导材料对保存的作用效果。方法选用8条健康成年雄性犬拔除双侧上下前臼齿各一颗。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填充诱导材料;另一侧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三个月取标本,检测相关数据。结果从牙槽的形态、高度、宽度的对比以及X光片密度的显示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诱导材料对的保存作用明显。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前臂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Stratec周围型双能x线矿测量仪(pDXA)测量了183例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健康志愿者非优势侧前臂远端桡+尺骨(distalradius+ulna)、近端桡+尺骨(proximalradius+ulna)以及近端桡骨(proximalradius)的BMD值,以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并测定了尿吡啶酚、血清雌二醇、甲状旁腺激素、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结果绝经后妇女前臂不同测量部位的BMD值均随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的延长呈加速下降,尤其是绝经后头十年内下降速度明显,此后逐步趋向缓和,其趋势与中轴测量结果一致。绝经早、绝经年限长、怀孕次数多和哺乳时间长等因素是绝经后女性丢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与非OP的绝经后健康妇女相比,绝经后患OP妇女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钙水平较低,血PTH和尿Pyd/Cr等明显升高,表现为高转换型。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减缓绝经后早期丢失,但使用人数比例仅为9.3%。结论妇女绝经后前臂丢失规律同中轴改变,可采用周围型双能x线矿测量仪测量前臂BMD用于社区高危人群筛查。绝经年限、生育状况和雌激素使用情况等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量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周围型双能X线骨矿测量仪 密度 骨质疏松症 绝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kFortI型截术上抬上颌,下颌自动旋转后颏前点的变化与上颌上抬的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F0rtI型截术上抬上颌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的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与下颌颏前点前移和上抬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_+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颏前点前移与A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与P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颏前点上抬与A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与PNS点的上抬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颏前点的位置变化与上颌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 标签: 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骨术 上颌骨上抬 下颌骨自动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