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越南是亚洲地区除了中国之外最具经济活力的经济体,这归功于其积极的经贸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尤其是加入WTO。由于中国对于越南贸易的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中越贸易的现状,重点是分析了进出口贸易规模,贸易产品集中度的角度。总之,越南自入世以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尤其与中国的贸易举足轻重,其工业化的过程非常依赖来自于中国的进口贸易商品。

  • 标签: 入世 越中贸易 贸易逆差 贸易集中度
  • 简介:美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食品进出口市场和农业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中美之间加工食品贸易和FDI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深化双边农业经贸关系的认识,使我国农业和加工食品部门更好地利用美国资本。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于美资对华农产品和食品投资与中美加工食品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标签: 农产品和食品FDI 中美加工食品贸易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唐朝商人抵达日本后,曾一度被政府安排在指定的宾馆里,只能在有限空间里开展贸易,其住处是专门接待外国使节的"鸿胪馆"还是普通旅馆,需进一步探讨,因为这预示着日本对唐宋及周边国家政策的调整。后来,宋朝商人走出旅馆自建"唐房",两国贸易由"旅馆贸易"转变为"唐房贸易",标志着宋日贸易中宋商经商形态的重大转折,也标志着日本对唐宋关系的转变。这似乎也奠定了以后中日关系的基本雏形。

  • 标签: 鸿胪馆 旅馆贸易 唐房贸易 中日关系
  • 简介: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碳排放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额一系列相关性进行验证,并对我国碳排放进行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与分析,深入探讨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揭示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贸易规模 贸易结构 库兹涅茨曲线 碳排放
  • 简介:自从西雅图事件在1999年底爆发以来,国际学界就贸易自由化与人权保护关系展开多起且前后长达十年之久的跨国且跨学科论战。该论战不仅表明经济全球化之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且预示全球贸易自由化已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不过,在多边贸易体制晚近转型的主流叙事即“从政治到法律”的语境下,论争双方都只把贸易与人权论战定格为一种“制度关系”之争而不去发掘相关制度转型背后内在知识结构的重构,既无法准确理解贸易与人权关系的性质,又没有合理定位人权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应有功能,因而未能给两者关系指明出路。即便如此,这场论战给拥有世界第一大贸易与人口规模的我国以深刻启示:全面认识贸易自由化对人权保护的影响并重新定位人权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功能十分必要。

  • 标签: 贸易自由化 人权保护 多边贸易体制 新自由主义转向 全球贸易治理
  • 简介:1990年12月,中国与老挝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2009年9月19日,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年来,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第158位成员。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中国 老挝 双边贸易合作
  • 简介: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难以量化文化因素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中被长期忽视。利用毕达哥拉斯理论合成方法对中国与42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并构建文化距离引力模型,利用1995-2008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间的货物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的货物贸易流量有着消极影响,文化距离越大,货物贸易流量越小;通过入世前后的对比看,文化距离对贸易流量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入世之前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起到抑制作用,但入世之后文化距离对中国货物贸易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与中国文化距离大的国家双边货物贸易流量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 标签: 文化距离 货物贸易 引力模型 实证
  • 简介: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反倾销、实施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成了三个新的手段。在此背景下,泉州面临的贸易摩擦增加,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通过对泉州出口贸易摩擦进行分析,提出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 标签: 泉州 贸易摩擦 出口企业 对策
  • 简介:汉代集市贸易繁荣,有马市、书市、酒市等专业性的市场。这些集市多自发形成,城市集市则多经人为规划建设。城市集市都是方形,市列纵横。这反映了汉代集市贸易的繁荣和汉代“重农抑商”理念对贸易的阻碍。

  • 标签: 汉代 集市 贸易
  •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中国与印度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着重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对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服务贸易影响力较强。但是印度服务贸易竞争力改善更为显著。在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方面。印度在新兴行业表现出一定的领先性。

  • 标签: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力指数
  • 简介:2012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将加快宁夏对外开放的进程,推动宁夏贸易的发展。本文从加工贸易行业、纺织行业、清真食品行业和航空行业几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依托综合保税区以及宁夏自身的优势促进宁夏贸易的发展。

  • 标签: 综合保税区 加工贸易 清真产业
  • 简介:在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上,人类走了漫长的道路。从最初没有关系的两个领域,环境与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措施后来被很多国家用来影响另一部分国家的环境政策,另外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通过设立环境标准(即通常所说的绿色壁垒)以实现贸易保护。最近几年,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更加突出并日益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和世贸组织第三次部长会议的召开,环境保护、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被提上日程。碳关税的提出,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 标签: 国际贸易 碳关税 绿色壁垒
  • 简介:为更好地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效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和争议,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迅即入驻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不仅初战告捷,站稳脚跟,更使自贸区仲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本文着重研讨一年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贸易仲裁的有益尝试。

  • 标签: 自贸试验区 仲裁 创新
  • 简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两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中印自贸区也将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最大的自贸区。将极大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对中印双边产业内贸易程度以及双边贸易合作的经济效应、影响程度和长期趋势进行分析。而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和趋势预测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直观有效的。

  • 标签: 中印自贸区 产业内贸易 格兰杰检验
  • 简介:如今在广西,吃上味美价廉的泰国水果已是“平常事”。水果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体会到了“东盟味道”,也让东盟百姓体会到到了“中国味道”。

  • 标签: 丝绸之路 广西 贸易 水果 味道 东盟
  • 简介:“眼看着一个集装箱的破铜烂铝就那么‘咔嚓’的一下子被倒在码头边的空地上。然后,一个大磅加我们两口子,这就开卖了。开着破卡车的、骑着农用三轮摩托的,甚至蹬着平板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你捡一堆废铜、我挑一块废铝,生意好的时候,一两天就卖完了;生意不好的时候或者赶上刮风下雨广箱子废料一星期都卖不完,我们两口子就要轮流在这荒郊野外守着,总要有个人在,

  • 标签: 物流模式 废料 贸易 集装箱 平板车 废铜
  • 简介:摘要国际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一直是经贸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角度分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所得,进而提出发展建议,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局势,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利益。

  • 标签: 国际贸易 利益分配 研究
  • 简介:对中国从美国进口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贸易结构和产业总量两方面加以比较,分析2007-2012年间中美进出口产品创造的贸易价值,提出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背景下优化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格局 中国 对外贸易
  • 简介:基于2006—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职工年均工资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额受人均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及货物贸易额等因素影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增加对服务贸易影响显著,而中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在对收入按高、中、低进行划分后,解释了收入增加在中西部地区不能显著刺激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即处于中低收入水平下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尚处于农业阶段或农工业时期,人均收入的增加能够显著刺激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而无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 标签: 服务贸易 职工年均工资 外商直接投资 货物贸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