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双耳配戴助听器受试者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不同麦克风模式下的言语识别(speechreceptionthreshold,SRT),探究窄闽方向性技术的优势。方法受试者为20例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每位受试者均双耳配戴助听器,采用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作为测试材料,测试每位受试者在不同麦克风模式时的SRT,比较各项SRT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窄方向性较全向性和方向性约提升1~3dB信噪比(P〈0.01),较特殊方向性约能提升0.7dB信噪比(P〈0.05)。结论窄方向性技术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更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 标签: 言语识别阈 言语噪声 窄阈方向性 双耳
  • 简介:在文件检验甚至各类刑事技术手段中,言语识别作为一门古老的技术手段,能够发现侦缉对象的行踪。该文就一个杀人案件的分析、研究,说明通过研究言语人的言语特点和规律,准确分析言语人的社会群体属性,可以为案件侦查准确提供侦查方向、范围,及早破案。

  • 标签: 言语 言语识别 分析
  • 简介:近年来,文件检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把语言学作为刑事技术手段应用于侦查破案中,为文件检验开拓了新的领域。在办案实践中,充分注意作案人的言语特征,通过对作案人的言语识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和范围,为认定作案人提供客观依据。本文试以运用语言学知识,然后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所办的案件探讨了如何从作案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性别和地域特征等方面,给作案人“画像”。

  • 标签: 言语识别 文检 应用
  • 简介: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新形势下,言语识别技术在侦查以至整个诉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汉语语音的声调特征作简要介绍,探讨和阐述了其在言语识别技术中的重要价值:一是汉语方言中调类和调值特征具有突出的差异性,二是通过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以及外族人和外国人的汉语习得,反映出汉语声调特征具有极强的稳固性。

  • 标签: 声调 言语特征 言语识别
  • 简介:目的通过对110名健昕人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探讨健昕人群的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判断患者是否有听处理障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2×2×2混合实验设计,对110名健昕成人及儿童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结果①健听人群的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在50%左右;②单耳(右耳)的言语识别能力比双耳的言语识别能力高;③人的单、双耳言语识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④女生的言语识别能力比男生的言语识别能力高;⑤学业成绩与时域压缩言语识别能力相关,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言语识别能力高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结论时域压缩言语降低了中枢听处理的外余力,使言语识别难度增加;应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时域压缩言语能力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时域压缩 言语识别能力
  • 简介:言语识别与鉴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应用技术学科。学生语言学等背景知识的不足和课堂学时少一直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言语识别与鉴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慕课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言语识别与鉴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将在线教学引入现场教学,使有限的教学学时无限化,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 标签: 慕课 言语识别与鉴定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通过评估健听儿童的言语识别能力,修订听障儿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的评估标准。方法采用听觉语言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分别对300名健听儿童进行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标准进行修订。结果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岁1个月~2岁12个月健听儿童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都低于90%,3岁以上健听儿童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均≥90%。结论①制定了2岁听障儿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标准。②对于3岁及以上各年龄段听障儿童可以用实际测试得分代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康复 单音节词识别 双音节词识别 短句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反应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纳的32例(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32例(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结果:正常组V波反应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阈,观察组主观听阈与检测听阈相同25例,其中听力正常6例(20.2%),听力下降19例(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5例(15.6%)。结论: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波反应阈 伪聋 识别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 波反应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接纳的 32例( 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 32例( 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 结果: 正常组 V波反应 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 ,观察组主观听 与检测听 相同 25例,其中听力正常 6例( 20.2%),听力下降 19例( 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 5例( 15.6%)。 结论: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 波反应阈 伪聋 识别
  • 简介:目的验证自适应噪声下旬子识别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获得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算法的正常青年男性参考值。方法21名正常听力男性青年(平均年龄21±1.56岁)接受测试。采用嘈杂语噪声下汉语短旬识别测听材料,使用自行编制的自适应算法经言语测昕软件进行噪声下旬子识别测试。受试者每人每耳各测试2表。使用维验将获得的平均识别SNR‰与所采用材料的整体识别SNR50进行比较。结果自适应方法测得噪声下平均句子识别SNR50a为(-5.75±0.92)dB。左右耳识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96)。正常青年男性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7.55dB,-3.95dB)。使用自适应算法获得的噪声下旬子识别略高于正常听力人群中通过多强度测试获得的识别(P〈0.0001)。结论该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算法快速、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价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测听方法。

  • 标签: 噪声下言语识别 信噪比 自适应算法
  • 简介:<正>一、无氧概念的产生远在本世纪初,Douglas及其同事发现,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时,血乳酸可保持在安静时水平而无变化。当运动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血乳酸浓度增加。他们还观察到,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的CO2结合力(主要是HCO3-浓度)下降,呼吸系统受到刺激,CO2呼出量增加。Hill等,于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肌肉运动时乳酸增加,是因为氧不能满足收缩的肌肉产能需要。于是将能量代谢形式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1964年美国Wasserman和Mclroy第一个用无氧AT(Anaerobicthreshold)术语来描述由于运动引起乳酸增加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的发作。几乎与此同时,德国Hollmann也提出了无氧的概念。从此,无氧这一概念被欧洲、美洲等地学者采用。

  • 标签: 血乳酸浓度 无氧阈 运动强度 无氧代谢 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 简介:在有氧训练中,'无氧'理论与'个体乳酸'理论,是对运动员血乳酸浓度这一重要指标的阐述.通过对两个理论的比较,认识到'无氧'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个体乳酸'理论科学的认识到,乳酸的堆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有氧训练中运用个体乳酸理论来指导训练,使训练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 标签: 乳酸 拐点 无氧阈 个体乳酸阈
  • 简介:目的分析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neuropathyspectrumdisorder,ANSD)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方法利用普通话版噪声下听力测试(MandarinHearingInNoiseTest,MHINT),分别测试30例ANSD患者,16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NHL)患者和12例听力正常者在安静情况下和信噪比分别为15,10,5,0dB的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结果ANSD组在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SNHL组和听力正常组(P〈0.05);ANSD组在安静条件下与信噪比为15dB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信噪比为10、5和0dB条件下言语识别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情况下及噪声条件下,SNHL组和ANSD组言语识别能力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ANSD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较SNHL患者显著降低,大多数ANSD患者安静条件下言语识别尚可,但噪声情况下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噪声条件下言语测试对ANSD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听神经病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言语感知
  • 简介:由武汉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三峡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协办的“言语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28日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内地、澳门、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土耳其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论文提要60余篇。

  • 标签: 言语义 言语表达 言语应用 “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摘要老年性听力损失,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不仅造成患者听力下降,还会导致日常言语交流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大量研究表明,助听器对ARHL患者的言语识别、心理和认知功能具有改善和保护作用,但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梳理近年来助听器在言语识别、心理、认知三方面对ARHL患者的影响,在介绍国内助听器使用现状的同时,对未来推动助听器在ARHL领域的应用提出思考和建议。

  • 标签:
  • 简介:目的编制普通话版的噪声下言语识别速测表(QuickSpeech-In-Noise,QuickSIN)并进行等价性筛选。方法从嘈杂语噪声下的普通话儿童短句库中抽取90个句子组成15张噪声下旬表。每张表6句话,每句包含5个关键词,表中各句的信噪比依次为+15,+10,+5,0,-5,-10dB。选择15名18~25岁听力正常人为受试者,每位受试者依次测试15张表,计算各自的信噪比损失。对15张句表的信噪比损失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TukeyHSD检验进行表间两两比较和等价性分析。结果15名受试者的信噪比损失为(0.84±1.77)dB。经统计学分析,15张句表中有12张表相互等价,表5、8、14不等价。单侧80%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小于+2.32dB,95%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小于+3。74dB。结论普通话版的OuickSIN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地评价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测听方法,并为助听装置的选配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噪声下言语识别 信噪比损失 助听装置
  • 简介: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使用着一套独特的程式符号。这套程式符号之于戏曲文本的关系,就如书法艺术之于文学文本的关系一样:戏曲程式符号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自足的审美对象。于是中国戏曲就拥有了双重意义:符号意义与故事意义。相应的.中国戏曲具有双重的审美层面。区分这双重意义并阐发双重意义不同的性质,是我们揭开中国戏曲美学精神之谜的基本保证。

  • 标签: 中国戏曲 戏曲程式 舞台表演 书法艺术 曲文 独特
  • 简介:下广告是在消费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产品的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刺激物呈现给消费者的一种广告技巧,消费者对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的警惕与反感给下广告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下广告通过操纵消费者的潜意识为广告带来了巨大的说服效果,但其在使用上也存在着法律、道德、实效性等一系列的限制性因素;应争取做到充分利用下广告的说服效果,但又不伤害消费者的情感。

  • 标签: 阈下广告 心理阈限 说服效果
  • 简介:<正>众所周知,Vo2max(最大吸氧量)是反映最大有氧能力的有效指标。但在一个运动员Vo2max所限定的项目内,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专项成绩,除了与Vo2max有关外,还与长时间更有效的利用氧的能力有关,即与最大有氧利用率有关。也就是指在没有血乳酸激剧堆积时,运动中的实际耗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Vo2max%)。(Costill科斯蒂尔)在1976年对马拉松项目的两名世界冠军和一名优秀运动员进行测定,测出他们在最好成绩下的Vo2max和Vo2max%。从材料中可看出两名世界冠军的Vo2max都没有另一名优秀运动

  • 标签: 最大吸氧量 有氧耐力训练 血乳酸水平 游泳运动员 无氧阈 优秀运动员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识别能力已成为影响患者言语功能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从汉语特殊的发音、音韵结构、学习方法、汉语拼读规律来分析汉语言语识别方法,从临床角度理解汉语语言康复面临的问题和展望,并为其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人工耳蜗术后 汉语听力 言语识别能力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