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1907年7月,李大钊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此时,中国还是实行封建帝制的满清皇朝,而他毕业之时,已是实行民主体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连学校的名称也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改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他与很多向往西方民主政治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

  • 标签: 李大钊 “粉丝” 袁世凯 资产阶级共和国 青年知识分子 封建帝制
  • 简介: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袁世凯 清廷 满汉畛域
  • 简介:溥仪万万没有想到,宣统王朝的垮台已是指日可待,不止一位野心家正等待着篡夺他的皇位。可为什么要把溥仪逊位和袁世凯登基这两档子好像表面上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如果不是隆裕太后颁布了宣统逊位诏书,袁世凯不可能称帝。辛亥革命爆发前六天,宣统制订国歌溥仪登基的时候,大清国旗是有了,就是人们熟知的那个三角形的黄龙旗,可是始终没有国歌。

  • 标签: 袁世凯 溥仪 称帝 辛亥革命 三角形 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