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若回忆一九九三年初冬,回忆结扎队进村的情景,那是我人生的一起事故。但是现在看来,它什么也不是了,它只是一个玩笑,一场闹剧。

  • 标签: 回忆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 简介: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于根部结扎肠系膜下血管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30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例资料,手术时于根部切断结扎肠系膜下血管,注意保护内脏神经的腹主动脉丛和上腹下丛,分析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淋巴结转移者8例(26.7%),其中肠系膜根部有转移者3例(10.0%)。合并梗阻者一期切除吻合后有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引流等非手术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从根部处理肠系膜下血管合理可行。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肠系膜下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 究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新生儿水肿脐带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 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的 100 例水肿脐带新生儿进行研究 。通过不同 脐带 结扎 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50 例,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 )和对照组( 50 例,常规结扎)。 对比两组 的结扎效果 。结果: 观察组断 脐成功率比 对照 组更高, 脐部出血、感染例数以及脐带脱落时间比 对照 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 水肿脐带新生儿结扎中实施双血管钳配合气门芯结扎法 的效果更好, 成功率高,出血、感染风险低且能够保证脐带快速脱落。

  • 标签: 双血管钳 气门芯结扎 新生儿 脐带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贯穿缝合结扎止血法在唇颊血管瘤切除术中有效的预防出血。方法2001年3月~2012年3月,共16例唇颊部血管瘤患者,手术前在切除区的四周栅栏式贯穿缝合结扎,以阻断该区的血液供应,在结扎区按计划或部分地切除肿瘤。结果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无大出血发生。结论贯穿缝合结扎止血法在唇颊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切除术中能有效止血,防止大出血。

  • 标签: 贯穿缝合止血 唇颊部血管瘤 切除术中
  • 简介:摘要目的微血管多普勒(MVD)及显微技术在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3例精索静脉曲张显微镜下结扎术中,使用MVD,根据超声辨别静脉和动脉。结果本组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操作时间1小时30分~2小时,术后7~10天可正常工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阴囊血肿、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术后阴囊内曲张静脉均明显消退,临床症状消失。随访3月到一年,复查超声多普勒,均未见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医疗资源占有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微血管多普勒的应用,使手术时间缩短成为可能。

  • 标签: 微血管多普勒(MVD) 显微外科技术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在精索静脉结扎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7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了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用于游离结扎精索静脉,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游离出来的静脉数目、动脉数目,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患者术后精液改善百分率。结果67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8 min,游离静脉9.2条,侧支3.6条,保留动脉1.1条,术后没有并发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病例,没有复发病例,精液改善率是85.1%。结论显微镜下血管鞘膜内分离技术在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及有效的,可降低手术难度,保护动脉,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镜手术 血管鞘膜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检查了解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间对侧颈总动脉形态、血流参数及左心室形态、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kg。结扎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结扎前、结扎后第3天和结扎后第6周末,分别应用超声检测兔左心室及左侧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3d各项指标.其中左侧颈总动脉最大内径[(1.67±0.26)mmvs(2.18±0.24)mm;P〈0.05]、左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12±9.71)cm/svs(68.44±7.04)cm/s;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6周末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短期内,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有所增加。经过较长时问后,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不再出现明显地增加.同时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在结扎前后始终没有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 结扎术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在内结扎法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脾相关血液病患儿28例,均行内结扎法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探测脾蒂血管解剖类型、走行及与胰腺的关系,并将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与术中记录脾血管分支类型(X^2=1,P〉0.05)及与胰腺的关系(X^2=2,P〉0.05)基本符合。28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超声多普勒血管显像可明确脾蒂血管解剖分支类型、走行及其与胰腺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弥补腹腔镜缺乏手部触觉功能和三维视觉效果的局限,指导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

  • 标签: 脾切除术/方法 外科手术 腹腔镜 结扎法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样本选取中,将患者的时间点设定在2018.12-2020.03之间,从中抽取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5%,对照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仅为82.5%,差异显著,p

  • 标签: 腹腔镜 脾动脉结扎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
  • 简介:摘要我科采用痔上动脉结扎配合剪口结扎术治疗内痔103例,治愈率100%,疗程7~12天,无狭窄、失禁,无粘膜外翻、肛门狭小及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随访2年无复发。

  • 标签: 痔上动脉 剪口结扎术 内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折结扎切除法与输卵管折叠结扎法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绝育手术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双折结扎切除术,n=33)与观察组(采取输卵管折叠结扎术,n=33),观察两组术后妊娠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腰痛、腹痛、下腹坠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带增多、痛经、闭经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折叠结扎法术后并发症少,妊娠率低,且操作简单,价格合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绝育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折结扎切除法 疗效 输卵管折叠结扎法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结扎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对第48小时残脐干燥情况,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情况,第15-20天脐带小窝完全愈合情况、残脐血肿以及脐带扎断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残脐出血的例数,第15-20天脐窝愈合以及残脐血肿例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效果较好;而两组脐带扎断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结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与传统高位结扎术在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选取我院2014.1-2016.1接收的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而为对照组患者,则行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手术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对比两组术后情况发现,观察术后阴囊水肿、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精液质量改善人数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极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镜 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 传统高位结扎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血管结扎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17例儿童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伴脾大内科治疗效果差,就诊于我院外科。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0.3~15.3岁,平均8.3岁。所有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脾血管结扎术。术后定期随访,用AW Volume Share 5软件对腹部增强CT的脾脏影像进行体积测量,评估手术前后脾脏体积。迄今随访3~38个月,平均19.8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5~50 ml(平均15 ml),无术中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术后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功能性脾脏体积较术前脾体积明显缩小[(307.393±177.634)cm3比(581.242±270.260)cm3,P=0.000];其中10例随访1年以上者测量了术后功能性脾脏体积,最近复查时的功能性脾脏体积较术后1个月的功能性脾脏体积显著增大(P=0.004)。脾梗死指数(即术后1个月脾梗死体积占术前脾脏体积的百分比)为0.31~0.99(平均为0.53)。术后无一例需继续输血治疗。结论腹腔镜脾血管结扎术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式,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腹腔镜 脾血管结扎术 儿童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除常规护理外还全程引入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病人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月输卵管结扎手术者400例随机分成甲乙2组各200例。甲组除常规护理外,全程引入心理护理,乙组仅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术前、术中心理状态和手术合作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受术者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不良反应等明显优于乙组。结论对输卵管结扎手术病人除常规护理外还全程引入心理护理,在缓解紧张情绪、术中配合、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输卵管结扎术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行输卵管结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结扎受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受术者给予开腹输卵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受术者给予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受术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对受术者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开腹 输卵管结扎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锈钢结扎丝和弹力结扎圈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锈钢组与弹力组,每组91例。不锈钢组使用不锈钢结扎丝固定治疗,弹力组使用弹力结扎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口腔舒适度、结扎和拆除时间、矫正后口腔微生态环境及矫正满意度。结果不锈钢组总有效率(97.80%,89/91)高于弹力组(79.12%,72/91),P<0.05;不锈钢组口腔舒适度(35.16%,32/91)高于弹力组(13.19%,12/91),P<0.05;不锈钢组结扎和拆除时间长于弹力组(P<0.05);矫正后,不锈钢组口腔细菌检出率(7.69%,7/91)低于弹力组(31.87%,29/91),P<0.05。不锈钢组矫正满意度(98.90%,90/91)高于弹力组(79.12%,72/91),P<0.05。结论与弹力结扎圈相比,不锈钢结扎丝固定应用于口腔牙齿矫正中治疗效果突出,能改善患者口腔微生态环境,提高口腔舒适度和满意度,但结扎及拆除用时较长,临床可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治疗方式。

  • 标签: 口腔牙齿矫正 不锈钢结扎丝 弹力结扎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抽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预后理想,值得普及。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交通支结扎 大隐静脉曲张 效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