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内皮-1(ET-1)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国药东风公司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TO病变患者15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56例。按Rentrop分级标准对患者的侧支血管情况进行分级,Rentrop0~Ⅰ级视为CCC形成不良(n=73),而RentropⅡ~Ⅲ级视为CCC形成良好(n=8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R)、白细胞计数(WBC)、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结果CCC形成不良组的糖尿病比例、WBC、hs-CRR和多支病变比例高于CCC形成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CC形成良好组的LVEF和右冠状动脉闭塞比例明显高于CCC形成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C形成不良组和形成良好组的血浆ET-1水平分别为(81.2±10.1)pg/ml和(67.5±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ntrop0级和Ⅰ级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均高于RentropⅡ级和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ET-1水平升高是CCC形成良好的危险因素(OR=2.24,95%CI:1.35~3.72;P<0.01)。其他影响CCC形成的因素包括糖尿病、hs-CRP和右冠状动脉闭塞等。ET-1预测CCC形成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72~0.88,P<0.01);最佳截点75.3pg/ml,预测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79.0%。结论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血浆内皮-1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密切相关,且高水平的ET-1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内皮素-1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慢性完全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浆内皮-1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川崎病(KD)患儿根据病期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和非冠脉病变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内皮-1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组间的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ET-1和IL-6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冠脉病变组急性期水平又明显高于非冠脉病变组(P<0.01)。结论血浆ET-1和IL-6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和发展,血浆ET-1和IL-6水平变化反映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的受损程度。

  • 标签: 川崎病 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3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6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查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6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查为正常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1(ET-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CRP(7.92±6.64)mg/L、ET-1(84.35±23.52)ng/L以及TNF-α(24.91±5.91)ng/L均高于参照组(2.08±1.29)mg/L、(46.58±19.34)ng/L、(7.79±4.76)ng/L。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上述任一指标均参与到OSAHS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血清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疗效及对血内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治疗的78例AOP早产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2组,各组39例,对照组行氨茶碱治疗,观察组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组间疗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4%比对照组74.36%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ET、NO及β-内啡肽水平均比治疗前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ET、β-内啡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NO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能显著调节体内ET、NO及β-内啡肽含量,改善呼吸暂停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内皮素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内皮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内皮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白介素6(IL-6)、白介素23(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脉血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血内皮-1(ET-1)、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和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扩充患者心室容积,明显改善心室射血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标签: 瑞舒他伐汀 慢性心力衰竭 内皮素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卡尼汀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及对内皮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测定血清内皮(ET),并由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师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两组Hb和HCT均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AD、LVDs、LVDd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浆内皮水平,有效改善或抑制左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预防心衰的发生,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内皮素 左室重构 左卡尼汀
  • 简介:1例58岁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确诊肺腺鳞癌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血常规和血生化正常,给予吉西他滨(1.8g,d1,d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30mg,d1-7)+卡铂(0.4g,d1),同时给予护肝、护胃和止吐等对症治疗。临床药师结合诊治指南并与医生积极沟通,应关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的使用剂量及疗程,同时在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出现不适症状,嘱其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

  • 标签: 肺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超说明书使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表明,本品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化疗联合使用可以控制和稳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性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在临床治疗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恩度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恩度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梭形探讨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spindlecellhemangioendothelioma,SC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1例足底原发性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并文献复习。结果组织病理示皮下可见肿瘤由海绵状血管区和梭形细胞实性区组成的团块,在实性区内可见小簇状分布的组织细胞样圆形空泡状细胞,似印戒细胞形成血管腔。免疫表型血管内皮细胞表达FⅧ、CD31、CD34等内皮性标记物均阳性;梭形细胞除Vim阳性以外,FⅧ,CD34,CD31梭形细胞均阴性,诊断为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结论SCHE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病变,其生物学行为取决于其肿瘤的体积,生长方式及细胞异型性;其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有一定特征性。

  • 标签: 血管内皮 梭形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虾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O22mmol/L)、虾青+H2O2组(0.1,1,10μmol/L虾青预处理48h后,加2mmol/LH2O2处理1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和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2O2能明显造成HUVEC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虾青可以降低H2O2引起的细胞死亡,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率减少,Caspase-3和p53的表达下调。结论:虾青对H2O2引起的HUVEC细胞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虾青素 氧化损伤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患者与血浆内脂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检测28例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参加体检的2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浆内脂浓度。观察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探究各组血浆内脂、血脂等生化指标差异,分析血浆内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内脂水平为(27.43±11.13)ng/mL,对照组血浆内脂水平为(17.04±6.08)ng/mL,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1)。

  • 标签: 血浆内脂素水平 心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脑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5例,随机分组实验A组和对照B组。A组患者接受全脑调强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治疗,其中A组内根据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b、c三组(每组10人),B组患者仅接受全脑调强治疗。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VEGF-2的浓度变化,按照RESIC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76.2%,临床获益率89.4%;B组临床总有效率65.3%,临床获益率75.8%。A组、B组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为(79.8±6.7)%、(67.2±7.6)%(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7.2%(P<0.05);而中位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11.3个月、10.9个月(P>0.05)。血清中VEGF-2浓度变化分别为(0.23±0.04)、(0.09±0.12),(P<0.05).但VEGF-2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406,P>0.05,A组中不同给药时间的三组中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血管内皮治疗肺癌脑转移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无明显副反应。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血管内皮抑素 全脑放疗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恩度)联合 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16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80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联合 SOX方案化疗治疗。对照组 85例,采用 SOX方案治疗。至少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 CR 1例, PR 42例, SD 25例, PD 12例。对照组: CR 0例, PR 36例, SD 26例, PD 23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 RR)分别为 53.8%和 42.4%( P=0.188),疾病控制率( DCR)分别为 85%和 72.9%( P=0.188),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PFS)分别为 15.0 个月和 12.0个月( P=0.000),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炎。结论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恩度)联合 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单纯 SOX方案化疗相对安全,疗效肯定。

  • 标签: 血管内皮抑制素,替吉奥,奥沙利铂,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度在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局部灌注给药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60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恩度单药间断给药组(A组60mg/次,第1,4,7天),恩度单药连续给药组(B组30mg/次第1-6天),对照组(C组单纯胸腹腔置管引流),评价近期疗效、患者生活质量(QOL)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CR4例(1/5,20%),PR5例(1/425%),SD6例(3/10,30%),PD5例,(1/4,25%);B组CR6例(3/10,30%),PR10例(1/2,50%),SD3例(3/20,15%),PD1例(1/20,5%)。客观缓解率A组45%,B组80%,B组较A组客观缓解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水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A组47天,B组63天,B组较A组胸腹水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A组50%(1/2),B组为85%(17/20),B组较A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结论恩度胸腹腔灌注给药能较好地控制恶性胸腹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腔内化疗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的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商品名:恩度)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的泛靶点靶向药物。近年来,恩度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回顾了恩度在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胆系肿瘤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发现患者有效率、生存期均有所提高,且毒副反应并未增加。期待更多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恩度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rh-endostatin,商品名:恩度)是一种广谱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和迁移来抑制肿瘤生长。近年来,恩度用于治疗女性恶性肿瘤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本文就近年恩度在女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恩度 乳腺癌 宫颈癌 卵巢癌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分别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胰岛对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口服药组和胰岛组各40例,调整药物用量,血糖达标后继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胰岛及C肽浓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及两组间差异,分析胰岛治疗与口服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1)口服药组:治疗后FPG、PPG以及HbA1c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MT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组:治疗后FPG、PPG以及HbA1c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空腹胰岛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CAM-1水平、IMT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间比较:治疗后胰岛组的空腹胰岛水平、ICAM-1水平高于口服药组(P〈0.05);治疗后胰岛组的NO水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水平低于口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治疗的T2DM患者,血清中过高的胰岛水平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血管炎症反应,以加重血管病变。

  • 标签: 医源性疾病 胰岛素 内皮功能障碍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于我院 2015 年 6 月至 2016年 11月入院肺癌胸腔积液患者 104例,按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进行单纯 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给药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 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 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 均得到控制,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6.15 %明显优于对照组 82.69 %,差异明显,不良反应不存在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未见提高 。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效果明显,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肺癌胸腔积液 可行性
  • 简介:患者,女,62岁,因"反复头昏5年,加重伴胸闷、乏力3d"。于2014年8月19日9∶00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2014年8月22日9∶00,给患者给予"天麻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2070532)0.6g+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G114060306)100ml"静脉滴注后,2014年8月25日早晨9:00查房时患者诉全身冒汗,双手掌大鱼际皮肤发红、疼痛不适,右手掌局部皮肤少量小水泡,无畏寒、发热、咳嗽、心慌、吐泻等,查体:T36.5℃,P72次/min,R20次/min,BP138/90mmHg;一般情况尚可,咽部无充血,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2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