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2年5月下旬,常宁市烟洲镇大泉村一规模养羊场所饲养的山羊发生了传染性疾病。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基本确诊该羊场发生的是钩端螺旋病。由于处置及时、措施到位,疫情得以迅速控制。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诊治
  • 简介:摘要:梅毒螺旋,为密螺旋属苍白密螺原体(TP)的苍白亚种,是导致人体梅毒的病原菌[1]。梅毒性病就是一种由于感染梅毒螺旋而引起生殖器的一种慢性感染,医学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梅毒感染的主要种类可分为后天性梅毒感染和继发性先天梅毒感染二类,前者感染一般只可单纯通过皮肤直接性地接触进行传染,少数患者还也可直接经由静脉输血、外科创面、以及其他病人自身的伤口意外的受染者等途径进行母婴传播,最后再由胎儿母体内通过前置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抗体 临床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梅毒患者(设定为甲组),选取同一时间段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设定为乙组),入选者均采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对于梅毒螺旋的诊断效果。结果 TRUST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50例,ELISA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58例,TPPA在甲组中检出梅毒螺旋59例;ELISA、TPPA对梅毒螺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相较于TRUST 更高(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梅毒螺旋感染的患者采取ELISA法检测对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梅毒螺旋感染者为入组样本,通过TPPA、TRUST、ELISA检测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结果:经三种检测方法结果表明TPPA、TRUST和ELISA方法中,ELISA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度的测定效果是三种方法中最佳(详见表2和表3),分别达到了85.71%、95.65%、93.3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ELISA法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感染 ELISA法 检测结果 诊断准确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L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感染中得到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螺旋感染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所有患者采用ELL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TURST检查(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LLSA法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分别经过诊断后,从诊断准确率方面比较,ELLSA法高于TURST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灵敏度方面比较,ELLSA法高于TURST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特异性方面比较,ELLSA法高于TURST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螺旋感染的临床诊断中采用ELLSA法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进一步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支撑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蜱携带伯氏疏螺旋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方法2020年4 - 6月,在新疆伊犁、阿拉山口、呼图壁、青河、福海、五家渠6个地区采集312份硬蜱样本,应用巢式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蜱携带伯氏疏螺旋情况,对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巢式PCR产物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巢式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97%(28/312)和11.86%(37/312)。其中,荧光定量PCR法青河阳性率最高,为35.29%(12/34);福海阳性率最低,为2.00%(1/50)。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共26份。基因分型鉴定结果显示,12份与伽氏疏螺旋(Borrelia garinii)高度同源,10份与狭义伯氏疏螺旋(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高度同源,4份与阿弗西尼疏螺旋(Borrelia afzelii)高度同源。结论新疆蜱携带伯氏疏螺旋阳性率较高,且存在3种致病性伯氏疏螺旋基因型,优势基因型为伽氏疏螺旋,其次为狭义伯氏疏螺旋、阿弗西尼疏螺旋

  • 标签: 伯氏疏螺旋体 PCR检测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0年福建省钩端螺旋(钩)病流行状况,为钩病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和2015-2020年17个监测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对捕获的鼠脏器进行钩培养,鼠血清、健康人血清和医院送检的患者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分析鼠间和人群钩病感染状况。结果2015-2020年福建省钩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共报告176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双峰分布。病例以农民为主,占49.43%(87/176),年龄以30~69岁组为主(85.80%,151/176),男女性别比为3.51∶1(137∶39)。空间自相关分析提示钩病有高值或低值聚集区存在,整体聚集性较明显。2015-2020年监测点鼠的捕获率平均为6.96%(1 519/21 838),黄毛鼠、黄胸鼠和针毛鼠为主要鼠种,鼠血清钩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8.64%(252/880),感染菌群爪哇群占56.75%(143/252)、秋季群占17.46%(44/252)。健康人群血清钩抗体阳性率为16.13%(254/1 575),感染菌群秋季群和澳洲群占71.65%(182/254)。医院送检患者钩病的确诊率为2.23%(188/8 431),感染菌群秋季群占56.38%(106/188)、七日热群占19.68%(37/188)。结论2015-2020年福建省钩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地域聚集性和季节性,高值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西及闽中地带。鼠类感染菌群主要为爪哇群和秋季群,健康人群血清钩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秋季群和七日热群是福建省人群钩感染的主要菌群。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感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的研究当中,来对患有梅毒螺旋感染的孕妇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胎儿宫内感染率进行试验与检测。方法:在实验中,抽取的是我院进行检查的并且确诊患有梅毒的孕妇患者117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TPPA的实验来检测患者孕妇当中存在的梅毒螺旋抗体,在对这些患者孕妇中存在的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检测。结果:通过实验能够得出在对这些患者孕妇进行TPPA实验检测,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比率为百分之百,并且包含有不同梅毒抗体滴度的孕妇,其中的胎儿宫内感染率也是不同的,检测的感染率结果分别是78.13% 、92.59%以及96.67%和100.00%,从实验结果中能够了解到,患者孕妇与原倍滴度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相比较其感染率高出许多,并且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和关联检测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感染 梅毒抗体滴度 胎儿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6~2022.4期间我地区各部所收治的患者个血清标本为例,采用CLIA即磁微粒发光法、TPPA即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检验,以TPPA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对CLIA检测特异度与敏感度统计。结果: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检测法的特异度为,敏感度为。结论:在检测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中检测法的有着较高的特异度与敏感度。

  • 标签: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特异性梅毒螺旋抗体试验联合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Syphilis 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行收治87例梅毒患者,梅毒分期:I期34例,II期21例,III期15例,潜伏期17例。计算TPPA、RPR单独及联合诊断对不同时期梅毒诊断效能。结果 TPPA、RPR对梅毒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而联合检测对梅毒I期、II期、潜伏期及总检出率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梅毒螺旋抗体试验联合RPR对梅毒早期诊断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对血液病患者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当中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应用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方法:在此次的研究当中,选取的是来我院进行治疗并且被诊断为血液病患者同时具有梅毒螺旋抗体的样本数52例,选取其中患者注入人免疫球蛋白一共42例,剩下的9例血液病患者则是不使用人免疫球蛋白。通过对这两组人员在使用和没有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后体内梅毒螺旋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相互的比较。结果:根据两组人员体内梅毒螺旋抗体检测数据结果分析能够了解到,在52例样本当中,经过梅毒螺旋血凝实验检测出具有阳性的一共有10例,被注入人免疫球蛋白的42例患者,经过三种试剂的检测程阳性的概率分别为:强生试剂检测下的阳性率为78.6%、万泰试剂检测下的阳性率为88.1%、索林试剂检测下的阳性率为66.7%,并且在经过梅毒螺旋血凝实验检测都为阳性。而剩下的9例患者在没有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逐渐的转变为阴性,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人免疫球蛋白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门-静脉分流(IPSVS)的多层螺旋CT(MSCT)与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12例行MSCT及超声检查确诊为IPSVS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8个月)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超声随访,回顾性分析本病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83.33%(10/12),2例误诊为多发血管瘤。超声诊断准确率66.67%(8/12),2例误诊为肝囊肿,1例误诊为肝内胆管扩张,1例误诊为肝内动-静脉畸形;IPSVS影像表现为门脉分支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间的低密度影/无回声,增强门脉期肝内低密度影强化程度与沟通血管相仿,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及由门脉流至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5例患者口服普萘洛尔,随访超声显示3例囊状扩张缩小,分流血管逐渐闭合,2例病变缩小,静脉端分流口流速减小。2例未行临床干预仅定期随访,超声显示病变大小及肝静脉端分流口流速无明显变化。结论IPSVS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肝性脑病风险者病情多进展缓慢。MSCT对IPSVS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但后者对血流方向及流速的判断更精确,且检查费用低,可作为本病随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 计算机体层摄影 超声 影像表现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中读写脱离,阅读机械化,做题模式化,写作套路化等教学现状,力求通过分化每单元写作专题,通过微型写作,以点带面,以读促写,使得各类写作技巧得以综合运用。以“写人记叙文”为例,可将教学任务初步设定为通过学习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再者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以此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合提高。

  • 标签: 写作教学 微型写作 写人记叙文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仪器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便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检测技术。文章首先概述了CT检测技术,并论述了医用螺旋及多排螺旋(CT)X射线辐射源的检测,以供参考。

  • 标签: 螺旋CT 多层螺旋CT 检测
  • 简介:摘要:在食品生产中,不一定要将所有的原材料都处理成产品,而是要去掉不适当的成分。同时,还应按其感观、物理化学等的特殊需要,对其进行加工。螺旋破碎机适合各种水果、蔬菜的打浆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破碎机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目前,国内破碎机的工程生产与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参数没正确选择。截至今日,螺旋式破碎机的想法还停留在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公式中的大部分参数都是凭经验值来决定的,这就导致了破碎机的设计滞后,无法提高产品的设计和性能。

  • 标签: 破碎机 破碎桨叶 螺旋推进器 电动机 番茄浆液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描述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形式,通过分析螺旋输送机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受力、磨损状况、拆装便捷性,对筒体内侧耐磨焊层改成耐磨板、整体式的B筒改成可拆式的筒。改进后的螺旋输送机拆装便捷,寿命延长,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维修和使用成本。

  • 标签: 土压平衡盾构 机螺旋输送机 耐磨 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