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县是自治区15个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89年全县有桑园4560亩,饲养蚕种1.6万张,产茧325吨,收购(即丝茧和原种茧)255吨。桑园比上年增加1960亩,养蚕种增加1倍,收购量增1.42倍,并出现有常乐平心、阳月、火星三个村公所年产茧超50吨;有莲北村新联队,火星村苫西头队,阳月村西头队三个生产队养蚕户均收入超4000元,人均收入近千元,有王瑞辉等19户养蚕收入超万元;有新联队大面积186.4亩亩产茧143.25公斤;有王瑞奎等7户亩桑产茧超200公斤,其中:王瑞奎种桑3.8亩,亩桑产茧234.4公斤。

  • 标签: 养蚕 蚕茧生产 杂交桑 依靠科技 小蚕共育 阳月
  • 简介:笔者在合浦县从事蚕茧生产近四十年。回顾建国后本县蚕茧生产走过的历程,有起有落,通过总结这几十年来蚕茧生产兴旺和衰退的经验和教训而提出个人的浅见。

  • 标签: 蚕茧生产 合浦县 衰退 个人 经验 教训
  • 简介:回顾蚕业演变史兴衰成败在于桑珙县是四川盆地南缘的一山区,与云南省接壤。养蚕历史悠久,可算“资格老”,但零星数量少。解放后直到八十年代初,由于没有摆人议事日程,产茧几百担、千把担,经过业务部门的努力,达到两三千担而已。桑树

  • 标签: 蚕桑生产 科技兴蚕 茧质 “三高” 方格簇 蚕业
  • 简介:自从省丝绸公司提出“我省蚕茧生产从老区向新区战略转移”的战略措施之后,地处山区的高州县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有利条件,发挥本地劳力、土地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并逐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力争在短时间内把高州县建设成蚕茧生产基地县。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一个初具规模的蚕茧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下面就基地的建立和发展谈几点体会:

  • 标签: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丝绸公司 种桑 战略转移 蚕业技术推广
  • 简介:长期以来,广西蚕茧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产、供、销、管互相脱节,质量竞争意识薄弱,以至生产波动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生产经营者更是深受其害。要走出困境,稳步发展,必须引入系统管理的观点。并以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为中心,加强宏观控制,改变经营管理混乱、利益互相分割的局面,提高蚕茧生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蚕茧生产 经营管理 广西 茧丝绸行业 生产波动 质量竞争
  • 简介:<正>为了弄清目前我区桑蚕茧生产成本,笔者最近在本县蒙江镇的几个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均较高的养蚕重点户作了初步调查,分析其成本及构成,公斤茧成本0.067公顷,(亩桑)成本和投入与产出比等.旨在反映现行蚕茧收购价是否合理,供决策部门参考.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桑蚕生产包括种和养,环节较多,分析成本及其构成,蚕茧生产的各项经济指标,蚕茧价格是否合理,必须先确定成本及收入的范围.

  • 标签: 桑蚕茧生产 初步调查 种桑养蚕 蚕茧收购 投入与产出 蚕粪
  • 简介:潼南是四川省重庆市的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该县的蚕茧产量1979年突破2000吨后,又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长,于1982年突破2500吨大关.但从1983年到1992年10年间,蚕茧产量一直在2250—2750吨(表1)之间徘徊.1993年,该县的蚕茧生产出现了全面的滑坡.笔者对滑坡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简述于后.

  • 标签: 蚕茧生产 养蚕 蚕茧质量 蚕茧产量 1993年 1992年
  • 简介:茧、丝产大于销多年的累积的能量,终于在1995年下半年像“火山”一样来一次总暴发。工业亏损扩大,外贸出现亏损。茧丝价格像水银泻地一泻不好收拾。1995年全国茧价596.4元/50kg,比上年下降27.43%,其中春茧下降10.89%,夏茧下降40%,秋茧下降41.75%,有些产区下降50%以上,同时出现拒收现象;广东1995年茧价643元/50kg(高于全国茧价7.81%)比上年下降15.51%;全国厂丝市

  • 标签: 健康发展 树立信心 蚕茧 协调 各级政府 蚕种生产
  • 简介:近几年来,我省蚕茧质量大幅度下降,给丝绸行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了川丝优势的发挥,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职工的极大关注,当前对蚕茧质量下滑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我们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的活动中,全行业的桑、蚕、种、茧、丝、绸各个生产环节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狠抓质量,笔者就我省蚕虫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茧生产 小蚕共育 蚕病 簇中管理 丝绸行业
  • 简介:蚕茧单产是指一张蚕种(规定卵量)所能生产蚕茧量,实际是一张蚕种的总产.我市历年全年平均单产在22公斤左右,有时春季可达35公斤左右,夏蚕、正秋、晚秋各季的某些年份只有10公斤甚至几公斤左右.蚕茧单产极不稳定和总体水平较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如今年夏蚕,全市平均单产只有14公斤,晚秋蚕12公斤,张平收入100元左右,这样调动不起蚕农的积极性.蚕茧的价格政策是由国家制定,一段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单产高,栽桑养蚕的总体效益就高,单产低,效益就差.单产极度低下时,蚕农就

  • 标签: 蚕桑生产 持续稳定发展 蚕茧 单产 栽桑养蚕 “三高”
  • 简介:蚕茧的采摘和出售是养蚕生产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它关系到蚕茧的增值,科学采摘蚕茧可以提高茧质的等级,增加蚕农收入,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 标签: 科学采摘 蚕茧 质量 价格 分级
  • 简介:由于茧丝绸行业处于低谷,干茧积压较为严重,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户对蚕茧的选择十分挑剔;蚕茧质量决定着生丝的品质,通过对蚕茧生产、上蔟管理,收烘工艺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品种是蚕茧质量的基础,饲养和上蔟管理是决定蚕茧质量的关键,收烘是保全茧质的重要一环。如

  • 标签: 蚕茧质量 丝胶变性 半干茧处理 茧层 系统的调查研究 上蔟管理
  • 简介:业内人士最新分析认为,由于1997年蚕茧收购价格较1996年提高了33.1%,使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生产又无重大灾害,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因此,预计1998年茧丝供应量增幅在10%左右。1998年,丝绸出口和内销难有大的好转,其主要原因是:几年来,西欧市场一直不好,进口量减少;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大多受金融危机冲击,丝绸进口和消费受影响;港澳地区主要是转口市场,受主销市场制约,丝绸进出口也在减少,再加上目前出口价格已处于一定的高水平,难有较大幅度提高,也限制了其对国内价格的推动。从各种因素分析,尤其是由于出口形势严峻,有效需求可能不足,1998年的春茧上市前,茧丝价格可望回稳到正常值,即便上涨亦较乏力,春茧上市后价格可能会回落。

  • 标签: 蚕茧市场 行情分析 因素分析 金融危机 丝绸进口 国内价格
  • 简介:蚕桑生产是我国农村重要的传统副业。我国的生丝和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由于国际市场丝价上扬,国内茧价提高,国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蚕桑热”。笔者对黔江地区的蚕桑生产问题谈点认识,供参考: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坚定信心、稳步发展黔江地处四川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科技不发达,生活贫困,在商品经济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差异很大。1988年,为促进黔江地区扶贫经济开发,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

  • 标签: 蚕桑生产 蚕茧质量 经济开发 国内沿海 国际市场 栽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