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在朝廷主导的改土为屯政策下,大量汉人开始进入青藏高原东端的嘉绒藏族地区。从居住格局来看,部分汉人群体居于山地并与嘉绒人错间杂处,不具备人数与文化优势;从地方性基础来看,土官势力抬头,其身份逐渐向土司恢复。由此,部分汉人发生了由文化表征适应自然环境,到土地、房名制度上融入土司制度,并最终发生身份认同改变的转变。

  • 标签: 嘉绒藏族地区 汉人移民 本地化 边疆
  • 简介:场景转换与移民信仰表达形式的变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寺院缺失导致了两个后果:部分公共性仪式向迁出地转移;都市流动僧人的大量存在及都市公共仪式的私密化。而宗教行为是信仰表达的重要形式,通过分析场景变化对都市藏族移民日常宗教仪式和特殊仪式两个层面的影响,本文认为,都市藏族移民的宗教行为正在经历一个分化——重组的过程。

  • 标签: 藏族移民 场景改变 分化重组
  • 简介:作者在小说中就写了上海当时还没有的新事物,在清末民初的上海小说中有大量的移民题材中长篇,    五    清末民初的上海小说中出现过一些外国移民的形象

  • 标签: 移民小说 移民都市 都市移民
  • 简介:Tibetanfolkdancesforentertainmentconsistofxieandzhuo."Guozhuang"isadancethatisfamiliartomanywhoareknowledgeableaboutTibetanculture.ItiscalledinTibetanlanguage"guozhuo,"

  • 标签: 民族学 少数民族 藏族 藏族舞蹈
  • 简介:藏族的礼仪1.献哈达:这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见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 标签: 藏族 礼仪 民俗 禁忌 姓名
  • 简介:西藏地域广阔,人口密度是全国最小的地区,地形复杂,交通很不方便。在旧西藏,教育十分落后,大多数学校被寺庙控制,以僧人、贵族、官员子弟为招生对象,当时的政府明文规定,不准

  • 标签: 学校 教育 藏族儿童 西藏 人口密度 中小学
  • 简介: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吉利藏族移民社区工程项目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典型藏族移民村近十八年来的社区变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两个主要模式:经济发展模型和心理慰藉模型。

  • 标签: 移民社区 社区社会工作 实务模型
  • 简介:藏族是以“蕃”自称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民族,考古资料证实其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即已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开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称雪域的这片土地上.古老智慧的藏民族依据自然地理条件选择了适合雪域高原的以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灿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游牧文化。

  • 标签: 藏族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游牧文化
  • 简介: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藏民族一直在世界的第二三极繁衍生息。由于长期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巾,因此,对环境的重要性感受和理解尤为深刻,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人们普遍具有热爱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 标签: 生态文化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 藏族 自然环境 主体民族
  • 简介:摘要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语舞蹈经过时间推移、不同环境、生活方式变化和宗教因素等等方面,在形式上更趋向多元化和在内涵上彰显魅力。

  • 标签: 藏族舞蹈 内涵 基本特征 分类 舞姿 服装
  • 简介:藏族哈达文化巴桑罗布哈达是我们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物,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而献哈达这一礼仪开始出现于1265年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八思巴是藏族历史上的著名伟人,特别是在元朝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于1253年随其伯父萨迦班...

  • 标签: 文化心态 藏族人 八思巴 白色崇拜 文化观念 《格萨尔王传》
  • 简介:藏族古印章起源于何时,于史无证。不过据史料记载,公元7世纪,吐蕃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形成了一整套官僚制度,法律等各种典章制度也很完备。吐蕃在统一西藏高原后,管理占领地区的广大属部,调兵遣将。发号施令,都需要印信作为凭证。公元752年,吐蕃册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并“赐为兄弟之国”。

  • 标签: 印章 藏族 史料记载 官僚制度 典章制度 西藏高原
  • 简介:电影作为一种影响力较大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推进,其影响与日俱增。作为一种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体,它不仅承担着娱乐休闲、艺术表达、文化表现和创造利润的重任,更是现代人类进步、社会演变的一面镜子。国内外研究电影艺术和文化的著作数不胜数,但在藏学领域内,还鲜有人涉足藏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存在藏族题材电影少得难以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还没有树立起“电影也是一种文化”的意识。

  • 标签: 电影艺术 文化反思 藏族 题材 艺术表达 现代社会
  • 简介:新中国诞生40多年以来,青海的民族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同全国其它省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彻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首先应该按照“改善环境,突出重点,开放联合,分类指导,分层次发展”的战略要求,抛却传统观念,调动各界志士仁人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坚决把民族教育列入我省诸战略的重点,优先发展。

  • 标签: 民族教育 藏族传统文化 新中国诞生 分类指导 教材编译 白史
  • 简介:本文在深度调查研究玉树藏族移民教育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延长义务教育、开展成人教育、拓展职业技术培训、加大民族文化教育的对策措施。

  • 标签: 三江源 教育生态 玉树州 藏族移民 教育问题
  • 简介: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1958年9月动工.1973年建成。移民搬迁工作自195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历时20年.先后分六批搬迁21万人左右。集中安置在新疆、青海、湖北等地。2008年.新一批移民开始,此次需搬迁移民15.6万人。为了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四十年里.约40万淅川移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尤其是初期移民,补偿款仅7070万元,

  • 标签: 移民搬迁工作 丹江口水库 1959年 2008年 集中安置 搬迁移民
  • 简介:第一乐章,奏鸣曲第一部分:(呈示部),主部主题命运如噩运的风魔骤至,铜管乐器猝不及防地发出锐利声响,划破长空,席卷幸福的房屋和安宁的树木。刹那间天地摇动,世界陷入昏暗,主人公怆然倒地,随后挣扎着匍匐前行。外界的毁灭辐射到内心,命运不停地给灵魂注入毒素:惊惶焦躁,抑郁悲凄。宿命难拒,人生若梦,精神的磨折绵延不断。逃离,逃离似乎是不绝的音调,而忧伤毫无结果……

  • 标签: 移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