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60例阴道混合感染患者阴道分布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阴道混合感染患者260例,另抽取同期体检阴道未感染者120例。采集受试者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种类并判读感染类型,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60例阴道混合感染患者以需氧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 )感染为主,占47.69%;其次为BV+UU,占26.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984、P=0.037,初次性交年龄≤22岁OR=2.853、P=0.016,性伴侣数量>2人OR=4.182、P=0.002,人工流产>2次OR=3.109、P=0.012,分娩次数>2次OR=3.342、P=0.009,未避孕套避孕OR=5.093、P=0.001。结论阴道混合感染患者阴道以需氧、细菌、解脲支原体为主,合并糖尿病、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量、人工流产、分娩次数、未避孕套避孕是阴道混合感染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细菌 解脲支原体 需氧菌 感染
  • 简介:摘要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通路。缺血性卒中可促进肠道菌群失调和移位,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反向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文章对缺血性卒中与肠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综述两者的联系及相关机制,并对靶向肠道的卒中治疗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胃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 要: 肠道的功能主要反映在其生物屏障效应、营养效应、免疫效应等方面,在动物的胃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它们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微生物系统,肠道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动物本身非常重要。肠道的检测方法是研究肠道的关键和难点,目前的主要技术是分离培养、质谱测定、宏观基因组测序等,本文总结了目前肠道功能的相关研究结果和方法,对几种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预测了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 标签: 肠道菌群 功能 检测 技术 研究 发展方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其在各种癌症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第三和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来的数据表明,肥胖、饮食和运动会影响CRC的发病率。而这些因素对CRC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肠道的代谢活动。肠道致病菌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定殖于结直肠组织,并通过其毒力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使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产肠毒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结直肠癌相关的重要致病菌。本文就F.n、ETBF和E.coli的毒力蛋白及代谢物,在CR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柔嫩梭对CRC的影响等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毒力蛋白 代谢物 益生菌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不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与A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在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肠道与AD临床标志物存在密切关联,通过改善AD患者肠道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因此,针对肠道领域的研究为AD的防治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肠道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参与了人体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合成、糖及蛋白质的代谢、矿物的吸收等。近年来,我们对肠道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的了解显著增加。其中,许多文章指出人体的健康不仅与自身的基因组有关, 还与肠道内环境微生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通过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肠道稳态,肠道菌群失调是多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和诱因。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疾病 代谢性疾病 癌症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心肌灌注减少导致缺血导致心绞痛,并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据说它占所有心血管疾病病例的1/3~1/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近年来,从大量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冠心病的变化。这为肠道的研究对冠心病诊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肠道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肠道菌群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肠道是T1DM发病的重要因素。T1DM 儿童肠道分布失调,肠道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和改变肠壁通透性以及非编码RNA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来参与T1DM的发病过程。目前对于肠道导致儿童糖尿病糖发病具体机制的分析研究较少。本篇文章将对T1DM儿童肠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1型糖尿病 儿童 肠壁通透性 肠道免疫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探讨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肠道结构的多样性及构成。采用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组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肺癌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同期招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收集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样本及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肺癌患者分为肺腺癌组(AC,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和肺鳞癌组(SCC,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对16S rDNA V3-V4区域进行PCR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应用QIIME分析肠道结构。采用方差分析、χ²检验、K-W检验等方法分析3组人群间性别、年龄、α多样性、相对丰度差异等的差异。AC、SCC和HC三组的年龄分别为(58.74±9.27)岁、(63.38±6.12)岁和(55.65±7.79)岁;AC、SCC和HC三组间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年龄分别为:χ2=5.155,P=0.076;F=2.598,P=0.086)。三组间肠道α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F=0.616,P=0.545;F=2.484,P=0.095),β多样性分析显示AC、SCC与HC 三组间肠道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物种差异分析显示,AC与SCC组均存在优势属,巨球型属(H=7.855,P=0.020)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属(H=7.426,P=0.024)在AC患者肠道中富集,而肠球菌属(H=8.400,P=0.015)、韦荣球菌属(H=9.957,P=0.007)和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属(H=10.514,P=0.005)在SCC患者肠道中富集。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肠道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肺腺癌与肺鳞癌具有各自独特的。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胃肠道微生物组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测序
  •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肠道稳态对机体免疫系统成熟及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肠道紊乱参与儿童多种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存在肠道群组成的改变,肠道紊乱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该文将对肠道与川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肠道菌群 免疫系统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世界上肥胖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多,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学者们关注到肠道在肥胖疾病的作用和治疗中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近些年关于肠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肠道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关系,肥胖治疗可以籍此为出发点,本文就肠道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与地位展开研究,以及如何调节肠道在机体内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的效果。迄今为止,学术界和医学界对肠道在肥胖发生和治疗中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下文展开详细的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肥胖 地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4152株大肠埃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的4152株大肠埃希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4152株大肠埃希,其中30.5%来自尿标本,72.2%来自外科,43.8%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60.6%来自女性。在4152株大肠埃希中,敏感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院感防控,科学应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快速法和酶底物法是目前国内测定水中粪大肠的常用标准方法。分别从方法的检出限、方法操作、准确度和方法间的一致性四个方面对水中粪大肠的测定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分析人员根据实      际条件和水样类型选择最佳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粪大肠菌群 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 纸片快速法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已成为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2/3的人在生活中曾经或正在经历慢性疼痛的困扰。但其发病机制及原因并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的研究,肠道紊乱与某些慢性疼痛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肠道紊乱与慢性疼痛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肠杆菌科 慢性疼痛 慢性痛 紊乱
  • 简介:摘要慢性胰腺炎(CP)以胰腺炎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临床特征,能够导致不可逆的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表明,C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被发现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相关。鉴于此,本文旨在剖析肠道微生态在CP胰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调节肠黏膜屏障、免疫、合成与释放代谢产物等,为探究肠道在CP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道微生物组 胰腺炎,慢性 粪菌移植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肠道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的改变。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检索出有关慢性心衰患者肠道改变的研究,检索时段为从各自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2月,系统评价慢性心衰患者肠道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的改变。结果共纳入10篇关于慢性心衰患者肠道的研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慢性心衰患者肠道β-多样性改变明显,粪杆菌属、布劳特属、拟杆菌属、普雷沃属、厌氧棒状属丰度降低,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属、韦荣球菌属、肠杆菌属丰度升高。慢性心衰患者增加的微生物功能模块是色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脂多糖合成等,且与氧化三甲胺生成相关的细菌基因明显增加,与生成有益性代谢物丁酸盐相关的细菌基因减少,有害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水平升高。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肠道的构成、功能及代谢产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心力衰竭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介导机体免疫应答,同时促进胃肠黏膜的自噬,两种途径都将影响肠道。儿童Hp感染后根据其适应证,选择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但该疗法可能打破机体的微生态平衡。该文就儿童Hp感染与肠道相关性及益生菌在Hp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肠道菌群 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