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鉴别苍耳与南苍耳寻找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鉴别法对两者进行鉴别试验。结果:在性状鉴别中两者的果实顶端一对喙刺以及瘦果顶端的花柱基存在明显差异;荧光鉴别中两者的粉末、水提液荧光无明显差异,95%乙醇提取液苍耳显粉红色,南苍耳显暗蓝白色;在薄层色谱中采用《中国药典》收载的苍耳薄层色谱法无法区分两者;两者的乙醚提取物在展开剂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酸(10:2:0.2)展开后,苍耳比南苍耳多两个紫红色荧光斑点。结论:本实验方法为鉴别苍耳和南苍耳提供依据。

  • 标签: 苍耳子 南苍耳子 鉴别
  • 简介:我曾患扁平疣2年,内服外用药用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听人介绍一方,我连用20天后,扁平疣竞完全治愈了。具体如下:取苍耳10克,加入50毫升75%酒精或高度白酒中浸泡7~10日,去渣取液备用。取柴胡注射液20毫升。每日用棉球蘸药液交替涂搽患处,各搽3~4次。

  • 标签: 扁平疣 苍耳子 白酒 柴胡注射液 内服外用 毫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苍耳散治疗鼻渊头痛疗效。方法采用加味苍耳散治疗鼻渊头痛96例,并与头孢呋辛钠为主治疗的8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苍耳散治疗鼻渊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头痛 中药治疗 苍耳子散 治疗应用
  • 简介:苍耳为原料,采用超临界萃取装置,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苍耳进行萃取.并根据苍耳油的得率,确定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25kg/h,

  • 标签: 苍耳子 超临界萃取
  • 简介:摘要: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本品气微,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生用,或炒去刺用。近年开发生产的各种鼻炎片畅销不衰,且在治疗各种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的中药配方、软膏、洗液,里面都可见到苍耳的身影,可见其市场药用价值极高。因此,近年来一些不法药贩为了谋取利益,以伪品参与在真品中售卖,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 标签: 苍耳子 功效 伪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苍耳鼻炎胶囊抑菌性作用分析。方法:采用培养基培养法,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为模型,通过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苍耳鼻炎胶囊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滤纸法对苍耳鼻炎胶囊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证明苍耳胶囊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对不同微生物有抑菌活性, 3组微生物中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高,对芽孢杆菌有抑菌活性,但其 MIC浓度较高。实验表明苍耳胶囊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的 MIC分别为: 20mg/ml、 20mg/ml和 40mg/ml。结论:在 3种模型菌群中,苍耳鼻炎胶囊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对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较低,提示在临床应用该药品时应充分了解感染来源,充分考虑药品毒性和有效性,有针对性的提高药品剂量,以期实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苍耳子鼻炎胶囊 抑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苍耳散治疗小儿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90例小儿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西药治疗)及观察组(n=30,联合加味苍耳散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加味苍耳子散 小儿鼻炎 临床价值 疗效 症状消退
  • 简介:目的:优化苍耳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绿原酸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Design-Expert8.05软件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Box-Benhnken优化苍耳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9℃、9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2h,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平均提取率可达1.94%。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苍耳中绿原酸提取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价值。

  • 标签: 苍耳子 响应面法 绿原酸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剂量苍耳中毒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和色谱分析,建立和完善苍耳中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测方法。方法探索提取、纯化苍耳中毒性成分的最佳方法,并采用薄层色谱检测毒性成分的含量。结果提取小剂量苍耳中毒性成分的溶剂是70%(v/v)丙酮,用量是110,工艺是超声提取15min。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苍耳中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测方法。

  • 标签: 小剂量 苍耳子 毒性成分 快速提取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鼻腔冲洗配合苍耳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和预后。方法抽取180例典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常规应用抗组胺药、激素等药物治疗;B组患者应用鼻腔冲洗配合苍耳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腔冲洗配合苍耳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鼻腔冲洗 苍耳子油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过敏煎合苍耳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门诊患者,80例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10~60岁之间,其中儿童8例,成人72例;病程1个月至3年不等,以1~4年者为多。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8例(47.5%),显效24例(30%),有效10例(12.5%),无效8例(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过敏煎合苍耳散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效,值得临床推广,为患者减轻痛苦。

  • 标签: 过敏煎 苍耳子散 过敏性鼻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7岁男孩连续咳嗽7 d,家长给患儿喂食自行采摘并煎制的新鲜成熟苍耳(用量不详)1次。喂食后第3天,患儿出现阵发性上腹痛,伴呕吐、厌食、乏力、嗜睡和低热,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 34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 501 U/L,血清总胆红素(TBil)26.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9.0 μmol/L,血清白蛋白(ALB)32.8 g/L;血氨120 μmol/L。喂食后第6天,患儿乏力加重,易激惹,反应略迟钝,巩膜浅黄染,实验室检查示ALT 4 565 U/L,AST 4 335 U/L,TBil 32.9 μmol/L,DBil 23.4 μmol/L,ALB 30.2 g/L,血氨124 μmol/L。考虑为苍耳中毒并致急性肝衰竭。给予血液净化(2次血浆置换、4 d血液透析滤过)和对症治疗后复查:ALT 1 043 U/L,AST 203 U/L,TBil 22.0 μmol/L,DBil 12.3 μmol/L,ALB 39.1 g/L;血氨36.3 μmol/L。停止血液净化治疗,继续对症治疗。2周后ALT 24 U/L,AST 35 U/L,TBil 13.8 μmol/L,DBil 4.6 μmol/L,ALB 47.3 g/L。

  • 标签: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滤过 苍耳属 中毒 肝衰竭,急性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苍耳水提物对正常大鼠重复给药的肝毒性效应并探讨其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苍耳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1.67g生药/kg、5.01g生药/kg、16.70g生药/kg),每组32只,每日灌胃1次,连续30d,各组分别于第3d、10d、20d、30d四个流动时间点的同一时间段每次每组处理8只动物。检测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及敏感生物标志物,并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药物组大鼠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AST、ALT、ALP、TBIL在实验期内均未出现明显异常,而苍耳16.70g生药/kg组动物血清肝毒性敏感生物标志物GLDH、ArgⅠ、α-GST自第10d起明显升高;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苍耳16.70g生药/kg组动物肝组织自第10d开始发生线粒体或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轻微改变,肝细胞发生脂肪变。结论:苍耳水提物重复给药后确可引起动物正常肝脏的轻微损伤,早期可观察到血清肝毒性敏感生物标志物和肝脏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其肝损伤机制可能与肝脏脂质过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苍耳子 水提物 肝毒性 生物标志物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苍耳散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过敏药物以及苍耳散加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穴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耳散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苍耳子散 针刺 穴位 过敏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玉屏风散合苍耳药加减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9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奇偶数字法分成中医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玉屏风散合苍耳药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苍耳药加减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疗效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药 变态反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37-02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苍耳合剂结合西医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应用,为急慢性鼻窦炎诊治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急慢性鼻窦炎患者尽早得到治愈。方法收治2014年1月—2005年12月经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慢性鼻窦炎60例,所选60例均系吞服功能较佳的急慢性鼻窦炎患者。病程1周~4年,所选病例均有鼻塞、流黄浊涕、头痛、或畏寒、发热、恶心等症状。X线检查鼻窦密度增高,粘膜不同程度增厚。血常规检查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鼻科检查鼻粘膜充血水肿,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将60例按照不同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2~50岁,平均32岁,上颌窦炎17例,额窦炎8例,筛窦炎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3~52岁,平均33岁,上颌窦炎16例,额窦炎7例,筛窦炎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无锡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18例,有效6例,无锡6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苍耳合剂结合西医治疗急慢性鼻窦炎,为急慢性鼻窦炎诊治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急慢性鼻窦炎患者尽早得到治愈。

  • 标签: 苍耳子合剂 西医治疗 急慢性鼻窦炎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