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艾滋感染者/艾滋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 随访模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艾滋是致命性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包括血液制品)和母婴3种方式传播。全球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我国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9月底,累计报告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为42.9万例。在治疗和控制的同时,做好艾滋患者的人文关怀,将有效降低艾滋的传播速度,遏制艾滋的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人文关怀 控制扩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报告,到2004年止,全世界艾滋毒感染者已高达4000万,其中新增艾滋550万,平均每天有近1.5万人遭感染。《2004年全球艾滋报告》称,亚洲艾滋人数正在迅速增加,2003年新增艾滋110万,目前亚太地区艾滋患者和艾滋毒携带者的人数为700万,由于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亚洲将成为继非洲后的艾滋重灾区,并有可能成为艾滋最多的地区。全球艾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 标签: 亚洲 增加 全球 亚太地区 公布 世界
  • 简介:  2001年12月10日晚8:30分,中国第一艾滋"--国内第一个公开真实姓名、地址、肖像的川中某镇农民、艾滋李孝清溘然离世.  2001年4月7日,李孝清毅然通过媒体直面公众,比有些媒体称之为中国直面公众的第一艾滋刘子亮(2001年11月27日)足足早了200多天.……

  • 标签: 生死历程 艾滋病生死 见证艾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艾滋的不可治愈性及人们对艾滋的不了解,使艾滋患者除了承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从而导致艾滋的特殊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艾滋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提供友情性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沟通
  • 简介:艾滋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在我国,艾滋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中处于高流行态势,由重点区域向其他区域蔓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正是借助“桥梁人群”这一媒介或载体来实现。对策:1.加强预防宣传教育;2.干预“桥梁人群”的行为;3.矫治“桥梁人群”的态度.

  • 标签: 艾滋病 “桥梁人群” 管理现状 降低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目标人群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措施及效果。方法分析艾滋的传播途径,提出预防艾滋的综合措施,特别是加强对艾滋目标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针对不同对象对艾滋目标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预防、控制艾滋健康促进的氛围;增强全民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和改变高危行为;减缓艾滋的蔓延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与危害。结论艾滋的本质是一种“行为病”。对待行为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持续的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艾滋病 目标人群 健康教育 实施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人的护理方法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3例艾滋病人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并详细记录护理效果。结果23例艾滋病人能从容面对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为艾滋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延长患者的生命,极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77-01
  • 简介:那个放纵的夜晚我不得不从那个噩梦般的夜晚说起。那是一个平常的星期二,没有风和雨。一项繁重的工作结束后,我和我的同事出去吃饭。烈酒在我们年轻健壮的身体里狂野地奔腾。我的同事邪邪地对我笑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问道:“什

  • 标签: 艾滋病 同事 父母 携带者 身体 恐惧
  • 简介:艾滋(AIDS)病人有300例,1 AIDS病人的临终心理过程1.1 心理否认期 包括对病史、病情的否认和对死亡的否认,不知道自己已被HIV感染的AIDS病人比得知真实病情的病人生存期长

  • 标签: 临终心理 心理护理 病人临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对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知识改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某自愿戒毒所277名自愿戒毒者进行艾滋知识及知识途径调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收看光盘、集中座谈等形式普及艾滋知识,随访知识改变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知识知晓率在45.8%-99.3%之间,干预后升高到70.4%~99.6%之间,除“感染艾滋从外表看不出来”、“接受血或血液制品能感染艾滋”、“共用注射器或针头能感染艾滋”外,其他项目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自愿戒毒所对自愿戒毒人员进行短期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该人群艾滋知识知晓情况,应重视和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 标签: 自愿戒毒人群 艾滋病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暗娼人群艾滋防治综合干预效果,为深入持久开展艾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对凤山县城区暗娼人群进行艾滋防治综合干预,观察其艾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生殖系统患病率及就医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暗娼人群防艾知识知晓率提高显著,从27.56%得高到92.95%,差异有显著意义;高危行为明显改变,最近一次性服务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36.28%提高到干预后的89.1%,最近一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从干预前的24.1%提高到干预后的83.97%,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从干预前的15.38%提高到干预后的75.64%,差异有显著意义,生殖系统患病率明显下降、医从性增高、选择正规医院治疗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在两年半的干预中未检出HIV阳性者;但中低层次暗娼干预难度大,初始干预459人,失访303人,失访率66.01%;出现知识与行为偏离,主要原因是客人不愿意使用安全套。结论凤山县对暗娼人群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适宜,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要做好中低层次暗娼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嫖客的干预,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艾滋综合防治,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的治本之策。

  • 标签: 艾滋病 暗娼人群 综合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