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艺术美,作为人类共同文明之花是没有国界的;世界各民族艺术珍品皆可作为我们的鉴赏对象,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是艺术应当民族化,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因为这是艺术民族规律自身的要求。以往关于民族化问题的讨论之所以往往搁浅,就与对艺术民族片面的或简单化的理解有关。为此,笔者试图从艺术民族特定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民族化问题作些探讨。

  • 标签: 民族性 民族形式 民族化问题 民族艺术 国画 终目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12
  • 简介:保持民族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艺术精华

  • 标签: 民族性世界性 艺术民族性 试析艺术
  • 简介:保持民族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艺术精华

  • 标签: 民族性世界性 艺术民族性 试析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08
  • 简介:保持民族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

  • 标签: 民族性世界性 艺术民族性 试析艺术
  • 简介:保持民族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 标签: 民族性世界性 艺术民族性 试析艺术
  • 简介: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基本要素离不开民族、技艺和审美,合而为之即:艺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技艺表现出本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艺术给文化插上了审美的翅膀,使之飞往其它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民族艺术本身就是人类在劳动中为了交流情感而产生出来的,这就规定了艺术是一种沟通人类思想感情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人类都能够理解的共同语言,如音乐、美术、戏曲、舞蹈、建筑和园艺等等,她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一切空间。当然,由于艺术家和欣赏者在认识上的差距,会有一些具体的作品,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难以使一些人理解,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不能交流和无法理解的艺术门类。

  • 标签: 艺术交流 民族性 审美理想 民族文化 思想感情 艺术门类
  • 简介:<正>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二期刊载骆家彦的论文《民族化与中华文艺的振兴》。文章一开始就指出当今艺术论坛形成一种否定民族化或民族的理论,似乎一提它,便是“老调重弹”、“向后转”。作者认为对民族化问题的分歧,本质上是对民族问题的分歧。提出“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由于民族的存在和它的创造而导致的艺术的一种特殊属性”。所谓“世界

  • 标签: 民族自主性 民族化 民族性问题 艺术 武汉大学学报 特殊属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16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2-25
  • 简介:<正>艺术民族和世界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它对于我们建立自己的民族艺术学有原则、方向性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老问题再加以新思考。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增

  • 标签: 民族艺术 民族性与世界性 不同民族 艺术理论 各民族 相互吸收
  • 简介:民族,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特色、特点、特质,是与其它民族的区别之点、相异之处。在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其民族略同于国民性。我中华民族的民旗陛如何?我中国人的国民性如何?近百年以来,研究与争论从来也没有停息。笔者认为,民族研究应当在国际背景中加以比较,应当把握主流,把握基本面,宜粗不宜细。张岱年先生认为,许多人常说的“劣根性”,其实并不是“根性”,而是“习性”。因生物性根源而形成之谓之“根性”,如牛之不同于鱼之,鱼之不同于鸟之。因社会生活原因而形成之谓之“习性”,如古人之有异于今人之,欧人之有异于华人之。各国的国民性都是在各自的社会历史中习得的习性,但称谓各不相同。俄罗斯称之为“俄罗斯性格”,法国人称之为“法兰西精神”,美国人称为“美国精神”。他们对现实的国民性加以概括、归纳、提炼,然后再加以提升,使之理想化,用以重塑新的国民性。关于中国的国民性,前人的论述浩如烟海,不胜引述。有的人基于民族情感,多谈优点,溢美过甚;有的人“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而责之切”,重点批判国人的种种“劣根性”。全面、客观的平允之论尚不多见。

  • 标签: 民族性 儒学 精神生活 美国精神 国民性 劣根性
  • 简介:<正>遥远么?近百年来中西音乐交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关于“民族”问题的争论与纠缠仍在耳畔。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一个纯粹抽象的中华民族。我们可观察的实际上是一个由多民族、多中心、多支点形成的多源交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因此,评价什么是“中国的”音乐作品或作品体现了“民族”与否,其标准显然带有抽象与虚拟。其内容可视不同的“时空背景”而变换。比如通过“救亡”与“斗争”的

  • 标签: 民族性 近百年 虚拟性 中华民族 中西音乐交流 文化人类学
  • 作者: 吴丽侠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民族唱法,是我国当代歌坛上的一种重要声乐演唱流派,它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一起并称“四大唱法”,共同构成“四轮定位”的艺术格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书法是独具特色的艺术之一。在各类艺术宝库中,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她在最初以结绳记事、刻划符号来表示;以后随着历史的沿革、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又不断地创造,逐渐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发展到今日的通用文字。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古代书法家借助大自然赋予的意象,使文字的功能升华,达到能圆满地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抒发作者的感情的高度而自成体系,而有别于其它任何艺术

  • 标签: 书法艺术 时代性 民族性 历史文化 结绳记事 刻划符号
  • 作者: 李良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民族性作为生命的灵魂。而所谓“民族性”,又叫“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持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文艺作品要达到民族化,作者必须熟悉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爱好,继承本民族文艺的优良传统和创造性地吸取其他民族文艺创造的优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辞海》缩印本)。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