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5-2020年黄山市3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的臭氧浓度的逐时监测资料,分析黄山市臭氧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山市不同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超标时段主要出现在13: 00-17: 00;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较高,秋夏次之,冬季最低;臭氧浓度变化呈单峰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5: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7:00左右。

  • 标签: 臭氧浓度  季节变化 日变化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中O_3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因素,分析了臭氧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观测点夏季O_3浓度日均值高达0.107mg/m~3,其中6月份浓度最高,O_3浓度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特点。不同天气条件会影响O_3浓度变化曲线的峰值。工作时O_3浓度比周末更高。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会对O_3浓度产生影响,其中气温与O_3浓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与其成反比关系,西北风和西南风对O_3的水平和垂直输送。

  • 标签: 臭氧 日变化 光化学反应 气象因素
  • 简介:摘要: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太原市臭氧浓度逐日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太原市近地层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O3-8h浓度变化曲线基本呈现一个单峰状,以6月为中心对称分布,12月值最低;O3-8h浓度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高(138μg·m-3),春季(103μg·m-3)、秋季(68μg·m-3)次之,冬季(46μg·m-3)最低,超标日数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2015年至2020年太原市O3-8h浓度和超标日数均呈上升趋势;O3-8h浓度与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日照时数、极大风速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气压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太原市 臭氧浓度 资料与方法
  • 简介:以北京和河北兴隆观测站地面O3观测资料为主,结合我国其它地区的观测资料,给出我国近地面臭氧、逐日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和前体物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过量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臭氧 紫外辐射 人体健康
  • 简介:摘要:氟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无论在水、气、土中,还是动植物体内都含有该离子或以某种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中氟离子是大气降水常规检测项目,逢雨必测。但由于季节不同,特别是梅雨季节期间,该离子浓度会存在一定变化规律。本文以淮安市2021年度梅雨季节前后降水数据为基础,分析氟离子浓度变化趋势,查找变化原因。

  • 标签: 梅雨季节 大气降水 氟离子 浓度 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 标签: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CO2
  • 简介:重型肝炎患者病程中常常发生电解质紊乱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4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钾纳浓度,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临床资料43例重型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L997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22例,慢性重型17例。男39例,女4例,年龄6~65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钾 浓度变化 血清钠浓度 血清钾浓度 病死率
  • 简介:摘要:室内氨气浓度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室内氨气的来源、时间变化季节影响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室内环境管理策略,创造更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本文将探讨室内氨气浓度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变化对环境的意义,为建立更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空气污染 室内氨气浓度 变化特征 环境意义
  • 简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历来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所在。系统和熟练掌握地理季节变化规律,有利于迅速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高考中顺利准确选择答题、提高得分率大有裨益。

  • 标签: 地理事物 复习效果 探究 得分 高分 分率
  • 简介:基于2006至2007年“908”项目执行期间春夏秋冬共四个航次的CTD温盐数据,针对四个季节底层大面及大连一成山头断面温度和盐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北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初步探讨了其消长过程,并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发现了关于北黄海冷水团的新问题。研究表明:夏季,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和盐度与历史资料相比,低温中心位置存在东偏,但低温中心温度和盐度变化不大。春季,32.8psu高盐水舌主轴位置较冬季偏西约75km,123.5°E以东的原冬季盐度高值区的范围向北延伸的势力大减,退化为较弱的小高盐水舌冬。冬季,北黄海冷水团已经消失,黄海暖流呈舌状向北延伸。秋季,减弱的北黄海冷水团存在两个中心温度约9℃的低温中心。

  • 标签: 北黄海冷水团 季节变化 温盐分布 黄海暖流
  • 简介:基于《广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2年数据估算了广州2000~2011年人为热释放的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计算中考虑了人类新陈代谢、工业、交通以及生活排放人为热。计算结果显示:4种排放源中工业12年平均达到了55%,交通达到36%,其次依次为生活排放和新陈代谢排放。总的人为热在这12年时间里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2.7×10^17J增加到2011年的4.4×10^17J,但在2006年后有小幅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释放是人为热释放的主要部分,在2006年后工业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以致能源消耗排放率下降造成的。变化在10:00(北京时间,下同)和14:00达到最大,并且12年间随时间的推移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远远快于能源消耗、人口和车辆保有量增加的速度。对比WRF模式中城市模块中的人为热释放的变化系数,这些原始系数在广州使用的误差主要与广州地区和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有关。

  • 标签: 人为热估算 年变化 日变化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宁夏22个气象台站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最大熵谱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各区域雾日数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雾目数、霾日数均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特征,但雾日数南部最多,而霾日数北部最多。近52a来,雾日数除南部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3个区域均呈增多趋势,而霾日数各区域均呈显著的增多趋势;另外,二者均有明显的阶段性演变特征,1961—1980年为明显偏少阶段,1981~2000年为波动变化阶段,2001年以后为明显偏多阶段;雾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7.5a,4.3a周期振荡,霾日数具有较明显的准4.6a、3,0a周期振荡;各区域雾日数与霾日数均未发生突变现象。

  • 标签: 宁夏 雾日和霾日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季节变化对血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460名到我院参加临床试验受试人员,按照季节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四组,各115名,分别测量受试人员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等含量,对其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MCH外,小组成员中的各项峰/谷值季节组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季节变化将会对部分血细胞检验结果形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测前,需要临床检验人员需要对季节因素进行考量。

  • 标签: 季节变化 血细胞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在对区域旅游交通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旅游交通季节变化的计算模型,准确预测区域旅游交通的交通量,为规划区域旅游交通设施提供重要的支撑。

  • 标签: 旅游交通 不均衡性 智能公交信息系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活动的季节性变化意味着免疫系统在冬天会令发炎情况加剧。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与发炎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到了冬天通常会恶化,而且为什么人们通常在夏天更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秋冬季的园林施工中,无论是苗木移栽、修剪与养护,还是路面、园建的施工,都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施工难题。浪费人工、材料,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加强秋冬季节园林工程施工管控工作。

  • 标签: 秋冬季节变化 园林施工技术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