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200)【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03-02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术后,但以胃和十二肠球部最为多见,故分别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更为常见。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常在餐后一小时左右发生疼痛,经一到两小时后逐渐缓解,一般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溃疡通常是在两餐之间发生,至下次进食后疼痛缓解,一般规律是疼痛—进食—缓解,部分患者会发生夜间痛。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临床统计,约有10%的人患过此病。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最主要病因,胃酸分泌过多、饮食失调、吸烟、心理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此病病程长,有的可长达十数年,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交替,反复发作,且发作时患者有节律性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反酸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患上消化性溃疡切勿粗心大意,认为只用等疼痛自行缓解便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断与治疗,另外,还要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1合理调节身心,保证规律生活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其影响很大。紧张、焦虑的情绪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反复,因此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若情绪不稳很有可能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直接影响到食物消化和溃疡的愈合。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凡事不要太苛求。同时还要保证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若患者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情绪难以纾解,就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无论是在消化性溃疡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要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与舒缓的心理状态。多与家属、朋友沟通,解除自身的思想顾虑,保证身心健康,有利于病情愈合。2疼痛的自我护理患者出现疼痛,除严格遵医嘱用药外,还要做好自我护理,缓解疼痛。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咨询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停药或更换药物。为避免加重胃黏膜的损伤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和进食刺激性食物,嗜烟酒患者一定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调查消化科实施自我护理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患者 7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消化科实施自我护理,有效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与自理能力,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科 自我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中采用自我护理教育的成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1月到12月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98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我护理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对结果调查掌握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前后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治疗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治理能力分级表进行对比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数据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了解情况得分(87.5±12.3),治疗依从率为98.1%,明显超出了对照组的得分(54.1±6.8)和80.2%(P<0.05);干预后的对照组焦虑自评量和自理能力分级量评分(40.3±8.9)分和(89.0±3.5)分(P<0.0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31.7±7.5)分和(98.2±0.5)分。结论在消化内科采用自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力和依从性、自理能力,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改善,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而使治疗的效率达到理想状态。

  • 标签: 消化内科 自我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讨论了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特点和主要体征、消化性溃疡的常规治疗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方法,并建议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坚持自我保健与护理过程中,还要遵守基本饮食原则,消除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有度、不要过饱过饥,要避免刺激性食物。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治疗 保健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 的运用效果。 方法 : 10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常规 护理 基础 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 自我效能量 评分。 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媒体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奥瑞姆(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式,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理和护理的具体过程,来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护理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75%、100%,平均住院时间(7.1±1.3)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4%,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12%、78.43%、(12.9±2.3)d、26.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中行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满意率,缩短消化道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1。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自我护理理论在消化科士兵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l月~2020年l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科士兵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采取Orem自护模式。比较其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1)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自护知识、自护技能得分均显著提升(P

  • 标签: 自我护理 Orem理论 消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需要长时间规律、规范用药治疗,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对其用药依从性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疾病复发情况。本研究结合国内已有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展开分析,探索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提升管理能力的措施,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自我管理能力 影响因素 提升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调整张毅回国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地调整,是每个留学生回国后必须经历的过程。留学生在国外,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维持应有的位置,专业学习上都格外刻苦。...

  • 标签: 自我评价 自我定位 留学生 自我调整 回国工作 先进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符合标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对足三里、中脘、太冲进行自我穴位按摩,5min/穴,1次/d,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加用穴位按摩能明显减轻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标签: 穴位按摩 肝胃不和 消化性溃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