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再造烟叶生产,可有效降低烟叶提取中的渣和蛋白质,改善感官评吸品质,从而提高再造烟叶品质。对比传统离心工艺只能除去一部分渣类物质的不足,有巨大优势。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再造烟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痔炎灵浓缩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7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肛窦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治疗,对研究组给予痔炎灵浓缩治疗,分析两组肛窦炎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肛窦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1%),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痔炎灵浓缩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患者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患者尽快获得恢复。

  • 标签: 痔炎灵浓缩液 肛管直肠滴注 肛窦炎 临床效果
  • 作者: 朱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3期
  • 机构:朱晓红虎林市中医院黑龙江虎林【摘要】中药浓缩新方法有蒸发浓缩、冷冻浓缩和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本文对主要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分析和述评,以供选择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heBethesdaSystem(TBS)报告系统分析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及细胞学特点。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6785例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探讨不同宫颈病变的细胞学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结果将分类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病例为细胞学阳性病例。36785例受检者中细胞学阳性病例3964例,总检出率10.77%。其中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占5.86%;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占9.35%;鳞状细胞癌(SCC)占0.200%;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占0.76%;非典型腺癌占0.03%;腺癌占0.0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2.31%。结论TCT细胞检查能够准确反映宫颈的病变情况,HPV是宫颈癌和非典型增生(CIN)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预防HPV感染,筛查和检测HPV感染对象,及时治疗以阻止CIN病变升级,可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宫颈脱落细胞学,TBS 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考察无机陶瓷微滤精制山茱萸水提过程中,不同孔径的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优化微滤过程。方法测定0.8、0.2和0.05μm孔径和不同参数下山茱萸水提高分子截留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污染程度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孔径为0.05μm的无机陶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的操作压差为0.1MPa,过温度为60℃。结论采用0.05μm的陶瓷对山茱萸水提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精制效果。

  • 标签: 无机陶瓷膜 微滤 精制 山茱萸水提液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铁精矿选厂Ф15米浓缩机在现场的使用状况,针对其运转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了简要的概述。通过现场的调研和计算,针对浓缩机传动机构作了大胆的改进,通过现场的使用反馈来看,效果很好。

  • 标签: 浓缩机 传动机构 减速机 传动力矩 铁精矿
  • 简介:采用体视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S)研究不同厚度0.1mol/LNa2SO4薄下浸银处理电路板(PCB-ImAg)和无电镀镍金处理电路版(PCB-ENIG)的电化学迁移行为与机理结合交流阻抗谱(EIS)和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对电偏压作用后PCB金属极板的腐蚀倾向和动力学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电偏压作用后,在不同湿度条件下,PCB-ImAg板上银的迁移腐蚀产物数量极为有限,而在高湿度条件下(85%)下,PCB-HASL两电极间同时发现了铜枝晶以及铜/锡的硫酸盐、金属氧化物等沉积物。SKP结果表明,阴极板表面电位明显低于阳极板表面电位,具有较高的腐蚀倾向。建立电偏压作用下PCB电化学迁移腐蚀反应机理模型,并对两种电路板电化学迁移行为差异进行比较。

  • 标签: 浸银电路板 无铅热风整平喷锡电路板 电化学迁移 电偏压 吸附薄液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信任,以及对中医药的需求,加快了我国中医药工作的发展,而传统的中药制作方法和加工方法,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目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目前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和需求状况,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设计了多功能的高效的中药浓缩系统,提高了我国中药提取事业的进步,并用来解决中药提取产业中常常面临的价格过高,中药资源紧张的问题。

  • 标签: 多功能 高效 中药浓缩系统
  • 简介:浓缩乳清蛋白粉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营养保健品和食品的生产.目前检测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方法大都采用化学方法,步骤繁琐且耗时较长.荧光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灵敏、选择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检测浓缩乳清蛋白粉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和不同浓度水溶液的发射谱,研究了其荧光光谱特性和产生机理,为其质量检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浓缩乳清蛋白粉 荧光特性 检测分析
  • 简介:选择鸦片类毒品中特征明显和结构明确的吗啡、可待因、美沙酮作为目标化合物,建立--三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其萃取效率的中空纤维材料种类及其孔径、有机萃取溶剂、样品相和接收相的pH值等因素进行优化和理论分析,阐明以中空纤维为支持体的三相相微萃取萃取机理,为相微萃取成为鸦片类毒品分离、纯化和浓缩的前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鸦片类毒品 中空纤维 液相微萃取 机理 毒品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它以膜分离装置取代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从而达到了高效的固分离及污泥浓缩的目的。MBR污水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近年来逐渐从生活污水处理发展到了工业废水处理,MBR污水处理技术将呈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膜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人采用腹水超滤浓缩经腹腔回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人采用腹水超滤浓缩经腹腔回输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体重、24h尿量、尿钠及血清白蛋白等显著增加(均P<0.01),治疗有效率73.33%。结论提示本治疗和护理方法能有效促进腹水吸收,利于原发病的治疗。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超滤浓缩回输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80-01
  • 简介:摘要热回流提取浓缩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大多是依靠热回流提取浓缩器来完成的。作为提取和浓缩的一种联合机组,热回流提取浓缩机组大多应用于对动植物、中药、食品添加剂等一些热敏性的物料的提取和加工。在当今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地,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药的研发和提取以及一些贵重药材的保存提取、浓缩药液等工作,大多采用了热回流提取浓缩工艺系统。本文将从热回流提取浓缩工艺系统入手,探究在系统中如何提高收膏率的问题。

  • 标签: 热回流 提取浓缩工艺 收膏率
  • 简介: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Plateletconcentrates,PC)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对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重要作用,在大量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逐渐开展临床实验。但是,对于PC的使用方法、疗效和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我们系统回顾了PC在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瘢痕及秃头症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对其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小板浓缩制品 组织再生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离心时引起滤盘、管道、血袋破损甚至导致血液报废的情况及原因,探讨应对策略与措施.方法统计本中心2011--2014年因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出现滤盘破损或血液报废情况,并分析导致破损或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用常规硬壳滤器装杯进入离心机制备血小板由于经验不足,装杯方法不对,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破损率较高,经过逐渐摸索改良,滤器破损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为节约血液资源,满足临床血小板需求,我站大部分血小板来自于手工制作。在制备过程中减少滤器破损发生,确保制备的血小板不报废,除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外.还不断摸索改进装杯方法,寻找合适的离心设备,经过不断改进,现已明显减少了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引起滤盘、管道、血袋破损和血液报废。

  • 标签: 带滤器离心破损 浓缩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0例进行研究调查,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水浓缩腹腔回输的方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腹腔穿刺排放腹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尿量、体重、血液指标等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增高,两组治疗前后腹围、尿量、体重、血液指标都有改善。结论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特点更加安全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大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浓缩腹腔回输 肝硬化难治性 腹水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与双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双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性分为单绒毛组(120例)和双绒毛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双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双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双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双绒毛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组产妇,且双绒毛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双胎妊娠差,针对双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绒毛膜 双胎妊娠 围生儿结局